老年人注意!头晕恶心不一定是中暑,还可能是 “热中风”

2024年08月07日06:12:05 健康 1494

如果要用一句话

概括最近的天气

那必然是:

出门5分钟,流汗2小时

老年人注意!头晕恶心不一定是中暑,还可能是 “热中风” - 天天要闻

炎炎夏日,不少人会感觉

昏昏沉沉、乏力嗜睡

或者突然感到闷热、恶心

年纪大的人更明显

有人认为是“中暑”了

但其实可能是中了“热中风”的招

有数据显示

在气温达 32℃ 以上时

脑卒中的发生率较平时增加66%

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

危险性还会增大

对于老年人来说

要格外注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什么是热中风?

脑卒中,又称“中风”,通俗讲是一种以脑血管堵塞或破裂而导致脑梗死脑出血的急性脑血管病变,它致死致残,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夏季气温高,人体会大量出汗导致体内水分散失,如果未得到及时补充,容易造成“脱水”。

而“脱水”又会使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度相对增加、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或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这无异于“火上浇油”,发生中风的概率自然会增高,这就是我们俗称的“热中风”了。

夏季热中风的高危因素

在夏季,也不是所有脑中风的患者都是因为天气炎热导致发病的,还有以下高危因素:

空调使用不当

夏季避免不了会吹冷气,如果长时间待在温度过低的空调房内,而室内外温差大,频繁进出空调房容易导致脑血管不断收缩、舒张,增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的风险,诱发脑卒中。特别是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这种影响更为明显。

不良饮食习惯

夏天部分人群可能过多频繁的撸串、饮酒、进食冷饮雪糕等,容易导致血管迅速收缩痉挛,血压突然升高,血液黏稠度增高,出现凝血,引起血管堵塞,诱发脑卒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

而且这些食物多为含糖或重口味的,也容易造成血糖增高、血脂增高等风险,这些都属于中风的危险因素。

情绪烦躁不安

高温酷暑易使人心情烦躁、易怒,情绪波动大,导致血压不稳定,增加脑卒中风险。

基础疾病控制不佳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夏季由于天气炎热,部分患者可能未能坚持规律用药和监测病情,导致基础疾病控制不佳,也会增加发病风险。

热中风的典型症状

老年人注意!头晕恶心不一定是中暑,还可能是 “热中风” - 天天要闻

通常典型的中风都会出现肢体无力、吐词不清等症状,但是热中风的首发症状可能没有这么典型,部分人首先表现出头晕头闷、周身乏力、恶心等症状。

夏季也是中暑的高发季节,由于这两种疾病发病症状较为相似,也极易让人把热中风误认是中暑。

区别中暑和热中风

两者都会出现头晕,浑身无力甚至是晕倒的情况,中暑常见的表现有体温上升、脉搏急速、意识丧失等,但是不会出现肢体无力、偏瘫等表现。如果没能及时区分和发现,很可能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中国卒中学会提出了“BE FAST口诀”是一种用于快速识别‌脑卒中症状的方法

B 代表平衡(Balance)

平衡或协调能力的丧失,表现为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 代表眼睛(Eyes)

突发的视力变化,如视物困难或一过性黑蒙。

F 代表面部(Face)

面部不对称或口角歪斜。

A 代表手臂(Arms)

手臂突然出现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的一侧。

S 代表言语(Speech)

说话含混或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 代表时间(Time

如果发现上述任何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就医。

黄金6小时

“中风”的抢救要牢记“黄金6小时”,我们强调缺血性中风的急救有一个6小时时间窗,而且越早干预,疗效越好。在最佳救治时间内来医院进行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或取栓等治疗,可避免脑组织坏死,及时恢复血流。因此如果发现中风的先兆症状,应立即就近就医,减少搬动,避免紧张、恐惧。

热中风的预防措施

合理饮食

夏季注意不吃剩饭剩菜,不可贪食冷饮,像冰的雪糕、啤酒、矿泉水要少吃少饮,冰冻的瓜果一定要放置至室温后再食用,且不宜过量,饮食应以无糖、少油、少盐的清淡饮食为主,烹调方式以蒸、煮、炖、凉拌等为好,最大化保持食物的营养成分。

居室通风

早晚室外气温不高,应打开门窗,中午室外气温高,应关闭门窗、启动电风扇空调等。做好室内的防暑降温,合理地关闭门窗、通风换气,忌久待在高温、密闭的环境里。

不要贪凉

夏季高温中老年人不宜暴冲暴洗冷水澡,避免导致躯体温度骤降,引起关节疼痛、肢体麻木等。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洗澡后要尽快擦干身上的水穿好衣服,然后再去阴凉处。

此外,夏天家里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太低,中老年人群可以将温度调节至26℃或以上,避免居室内外温差太大,尽量避免频繁出入空调房,以免引起人体血管收缩和舒张,血压波动过大,诱发心肌梗死或中风。

少量多饮

夏季饮水要以少量多次为佳,即使不渴也需要多次饮水。值得注意的是,清晨醒来,是血液比较浓缩的时候,此时可以喝一杯温白水,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利于血液循环。日常每天的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至2000毫升左右,但不能猛灌冰水,否则容易刺激血管收缩而发生危险。

情绪稳定

酷暑难耐易让人心情烦闷、生气,导致血压骤升,致使原本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出现脑出血或脑梗死,故而要保持心情愉悦,多听听舒缓的音乐,当火气上来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

规律作息

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炎热影响睡眠,睡眠不好又容易导致头晕头痛、血压增高。中老年人每天可有30分钟左右的午休,短暂的午休不仅可以补充夜间睡眠时间的不足,还可以放松身心,保持精力充沛。适当的锻炼是有必要的,在炎热的夏季,可选择在傍晚,选择在阴凉处散步、慢跑、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等低强度的运动。


来源:武汉市中医医院

本文指导专家:武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 副主任医师 张京兰

责编:夏天

编审:王俊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清晨第一眼看手机?身体正在悄悄抗议 - 天天要闻

清晨第一眼看手机?身体正在悄悄抗议

清晨第一眼看手机,似乎成了现代人的 “开机仪式”。解锁屏幕、回消息、刷社交媒体吃瓜、打开短视频,这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却可能让身体在刚苏醒时就埋下健康隐患。
生姜可以预防脑梗?医生提醒:保持大脑健康,这6物要多吃 - 天天要闻

生姜可以预防脑梗?医生提醒:保持大脑健康,这6物要多吃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在中国人的厨房里,生姜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炒菜提香、驱寒暖胃、泡水解腻,一物多能,风头不减。最近有种说法在网上悄悄流行开来: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9岁!哪个省市的人更长寿? - 天天要闻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9岁!哪个省市的人更长寿?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9岁,比上一年度的2023年提升0.4岁,在53个中高收入国家中排第4位。而在1949年时,这一数据还仅是35岁。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另外,什么是“人均预期寿命”?不同省份之间,这一数据又有多大区别呢?这些电影史上的经典角色和形象,你能认出几个?▼先别沉迷黑神话悟空了,这些游戏没20年网...
小暑时节,要护好心脾,推荐10个小妙招 - 天天要闻

小暑时节,要护好心脾,推荐10个小妙招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_大医精诚】天渐渐热起来,人们很容易感觉到精神疲惫,口渴汗多,会觉得脘腹胀满,有时候会感觉到恶心,甚至腹满腹泻、胸闷气短。之所以出现这些症状,跟盛夏暑邪的2个特点有关:一个是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火
“直线升高”胆固醇的3种食物,管好自己的嘴,别自己害了自己 - 天天要闻

“直线升高”胆固醇的3种食物,管好自己的嘴,别自己害了自己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我这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