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并发症知多少?控好血压,别等出现在治疗!

2024年03月29日13:35:22 健康 1604

高血压并发症知多少?控好血压,别等出现在治疗! - 天天要闻

高血压,这个看似普通的词汇,却隐藏着无数的健康危机。当血压持续升高时,不仅会对心脏、血管造成损害,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高血压并发症知多少?

高血压并发症知多少?控好血压,别等出现在治疗! - 天天要闻

心脏篇:逆流而上的冲击波

首当其冲的是心脑血管系统。高血压若不受控制,将会对心脏造成巨大负担。

冠状动脉疾病:由于心脏需要源源不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冠状动脉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高血压时,血管壁持续承受高压,容易导致动脉硬化、狭窄甚至堵塞,出现胸痛、心绞痛乃至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长期高血压使得心脏必须更加努力地工作以维持正常血液循环,最终可能导致心肌变厚或者僵硬,从而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症状包括呼吸短促、极度疲倦和腿部肿胀。

脑部篇:不见硝烟的战场

接下来是影响智力与生命的大脑,在高血压的侵袭下,脑部遭受的损害是不可小觑的。

脑卒中: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风险因素。血管内压增高可能导致血管破裂或者堵塞,从而引发脑出血或缺血性脑卒中,严重时可能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认知功能障碍:长期高血压还可能导致微小的脑血管损伤累积,进而影响记忆力、判断力和学习能力。这种情况有可能发展为痴呆,特别是阿尔茨海默病。

高血压并发症知多少?控好血压,别等出现在治疗! - 天天要闻

肾脏篇:无声的滤网危机

肾脏——这两个拳头大小的器官,承担了清除代谢废物的重任。然而,高血压却可能成为它们的噩梦。

肾功能衰竭:高血压会损害到肾脏的微小血管,长此以往,肾脏的过滤功能会受损,导致肾功能渐渐衰退。一旦发展为尿毒症,可能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视网膜篇:视线背后的隐忧

你知道吗?眼睛里也有细小的血管,而这些血管同样会受到高血压的侵袭。

视网膜病变:持续的高血压可以导致视网膜血管的改变,引发视力模糊甚至失明。所以,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异常重要。

骨骼肌篇:不只是血管的事

最后,别以为高血压只与血管有关,连我们的骨骼与肌肉也会受其影响。

骨质疏松:研究表明,长期高血压可能与钙质流失有关,进而增加骨折的风险。

高血压并发症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使得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持续增大,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引发炎症反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进一步损害各器官的功能。

高血压并发症的危害有多大?

高血压并发症的危害不容小觑。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例如,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高血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肾脏疾病和眼部疾病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高血压并发症知多少?控好血压,别等出现在治疗! - 天天要闻

如何预防高血压并发症?

1. 健康饮食:

吃富含全谷物、水果、蔬菜和低脂肪乳制品的饮食。

减少盐(钠)摄入,推荐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2300毫克,有条件可以进一步降至1500毫克。

限制饮酒:女性每日不超过1杯,男性不超过2杯。

2. 保持健康体重:

通过健康的方式减轻体重,如必要请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关注腰围,男性腰围应小于40英寸,女性小于35英寸。

3. 定期锻炼:

至少每周进行中等强度锻炼150分钟或高强度锻炼75分钟。

结合肌肉增强活动至少两天一次。

4. 戒烟:吸烟会损害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过程,应完全戒烟。

5. 管理压力:进行放松技巧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瑜伽或进行个人喜欢的活动来缓解压力。

6. 规律监测血压:定期在家或医生办公室监测血压。遵医嘱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7. 遵医嘱使用药物:如果需要,按时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并与医生保持沟通以调整剂量。

8. 定期健康检查:保持和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定期联系,及时进行相关的健康筛查。

9. 教育自我:了解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知识,认识到高血压的严重性。

这些策略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带来的风险,包括心脏病、中风、肾脏问题和视网膜疾病等。重要的是要了解,即使没有明显症状,高血压也可能正在损害您的身体系统,因此预防和治疗都是至关重要的。

高血压并发症并非不可逆转

虽然高血压并发症带来的后果严重,但并非不可逆转。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并发症都可以得到控制和改善。因此,高血压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努力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高血压并发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我们应该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关注血压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中暑就喝藿香正气?这些解暑药的用法与禁忌要知道 - 天天要闻

中暑就喝藿香正气?这些解暑药的用法与禁忌要知道

7月20日入伏后,一年中最潮湿闷热的“烤验期”即将上线。购置祛暑药品成了当下热门的健康防护选择。​数据显示,某外卖平台的防暑药品订单量月环比增长超120%。不过,热销的背后也藏着疑问,不少人把藿香正气类药物当成“万能解暑药”,这样科学吗?面对五花八门的防暑药,又该怎么选怎么用? 藿香正气类药品更适用治疗暑湿...
年过70岁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么,这6点千万要做到 - 天天要闻

年过70岁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么,这6点千万要做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人们常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越来越不符合现代人的生存标准了。现在中国14亿人口,超过70岁以上的人有1亿3139万之多,未来20年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虽然这些高龄老人想通过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但是绝大多数体育运动已经不适合他们了。基本上各类体育场...
男子抱冬瓜睡觉能降温?《黄帝内经》里的消暑密码大公开! - 天天要闻

男子抱冬瓜睡觉能降温?《黄帝内经》里的消暑密码大公开!

最近,全国多地高温“爆表”,空调、风扇全力运转都难以驱散周身暑气。这时,一条“男子抱冬瓜睡觉降温”的新闻迅速走红网络,不少人纷纷效仿,把冬瓜从厨房“请”上了床。那么,抱冬瓜睡觉真能有效降温吗?从古老的《黄帝内经》智慧中,又能找到哪些夏日养生
重磅通知 | 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活动启动 - 天天要闻

重磅通知 | 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活动启动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578 篇文章创新之星由上海市工程管理学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万方医学网、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共同发起,光明网、中国医学传播学教学联盟、医学传播学创新实践基地共同支持的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遴选活动正式启动。附:推荐表格第...
最高收费21万元,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叫停背后:借“创新治疗”之名收费 - 天天要闻

最高收费21万元,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叫停背后:借“创新治疗”之名收费

每经记者:陈星 每经编辑:魏文艺7月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了一则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在医疗界人士看来,这一喊停并不突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内某知名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处了解到,早在国家卫健委通知正式出台前,该主任医师所在医疗机构所在地的...
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 - 天天要闻

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

微美芒市—芒市具有影响力的公众号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来源: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中国应急管理报社责编:雷斑努 虞有琪审核:张崇喜 们文杰往期回顾收藏!2025年芒市公交漫游指南面对暴雨,这些知识要牢记“马路市场”退市 芒市山货交易有了“新家”“700开头” 15位电话号码要来了!@芒市创业者,市妇联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