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岁的林先生中年发福,
近日与朋友聚餐酒后险象环生……
医生提醒,
这样的病人不在少数
据悉
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一周就接诊中风病人近30例
(绍兴越城院区近10例)
春节及前后都需做好防范。
差点被“堵”窒息又发现脑梗
那天夜深,酩酊大醉的林先生由朋友送到家,没洗漱就睡了。没多久,他感到头晕目眩、恶心,吐了一大摊后又躺下。家人发现他嘴里哼哼,呛咳,身子扭来扭去,忙起身帮处理其口中呕吐物,让他漱口后侧身继续睡。
林先生早晨醒来,家人发现他头晕仍明显,走路很不稳,再细看,嘴巴也歪了、讲话含糊不清,赶紧送至浙江省人民医院医院神经内科就医,接诊医生马上给林先生做了头颅CT、验血等检查,判断其得了急性脑梗死。
“发病4.5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这是目前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可患者是酒后睡着状态下发病的,无法知道准确的发病时间。”家人只知道睡下去的时候大约晚上12点,如果从那时候开始计算的话,早就超过了4.5小时,也就错失了溶栓的机会。
为尽可能准确估算发病时间,医生又安排林先生做了磁共振,通过不同序列信号的对比,发现他缺血的脑组织还未完全坏死,预计发病时间还较短,仍有机会溶栓。患者和家人商量后果断选择接受溶栓治疗。溶栓后,林先生的症状逐渐好转,住进病房进一步治疗。

这种脑梗易与醉酒混淆
“患者脑梗部位在脑干和小脑,常常表现为头晕、呕吐、行走不稳,恰好他又喝了酒,很容易被误认为是醉酒,因此延误了就医。”医生表示,而脑干、小脑等后脑部位的梗死,易加重进展,更容易出现意识障碍、四肢瘫痪等严重情况。
如何防治脑中风?
神经内科医生指出,上述患者出现在脑干与小脑部位脑梗易与醉酒相混淆,在生活中不要酗酒。脑梗塞常见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

事实上,
长期酗酒的患者
发生脑梗的概率要大于普通人。
酒精可以直接刺激血管壁,
使血管失去弹性,
硬化了的脑血管弹性减弱,
管腔狭窄,容易造成脑血栓脑梗塞。
换句话说,
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度增高等
都与长期饮酒、或大量饮酒有关。

在这里小坊也要补充一句
如果和朋友聚餐饮酒不幸发生猝死
一桌上的同饮者也可能会摊上事
因此自己适量饮酒的同时
也不要起哄劝酒
详情可回看小坊此前报道
↓↓↓
春节临近,一些有基础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
若猛吃畅饮,加之熬夜、情绪激动等,
就可能增加脑中风的几率。
医生建议
做好保暖,尤其是冷空气(寒潮)袭来时,减少寒冷刺激;
按时服药,控制好血压。高血压确诊后就必须坚持服药治疗;
戒烟少酒;
保证睡眠,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重要提醒
如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
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说话不清楚或理解困难;
突然眼前出现发黑,数秒或数十秒内恢复即所谓的一过性黑蒙,单眼或双眼视物不清;
突然发生短暂性头晕、眩晕等;
如出现上述这些症状、怀疑脑卒中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将患者就近送往有溶栓和机械取栓条件的医院。
END
来源:都市快报(记者 张慧丽)
编辑:lady w
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