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是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因此,加强妇科肿瘤的防治,提高妇科肿瘤的早诊早治和生存质量,是医院的重要任务。为实现2030年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病健康管理,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结合实际情况,成立了“妇科肿瘤多科综合管理诊治平台”,该平台项目实现了对妇科肿瘤患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发病前阶段”“肿瘤初次治疗规范化管理阶段”和“肿瘤复发治疗规范化管理阶段”等环节,整合多学科资源,为妇科肿瘤患者提供更为科学、全面、有效的诊疗服务。


构建多科综合管理新模式
1.打造立体化“号源交叉预约”模式。通过建设妇科肿瘤多科综合管理诊治平台,将平台内各相关学科有机有序地串联起来,打破专业间、医生间门诊复诊号源互约通路,平台内专家可根据患者进一步就诊需求实现平台内跨专科、跨专家复诊号源交叉预约,满足患者多专业就诊需求,建立切实可行的号源互约模式,确保就诊的延续性。

2.打造多学科mdt诊疗模式。平台确定妇科肿瘤各病种mdt时间及团队人员,根据患者需求多学科集中讨论治疗方案,不再“散作满天星”,而是“聚是一团火”,切实提高诊治效率。

以病人为中心,
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1.筛查高危人群。加强对健康人群的防癌科普宣传工作。开展妇科肿瘤筛查,开设妇科肿瘤遗传咨询门诊,利用宫颈细胞学、高危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妇科超声、ct、mri等方法,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

2.肿瘤初次治疗规范化管理阶段。组建妇科肿瘤专业化mdt团队,根据患者的个人身体状况和疾病指南,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利用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全球及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等多种手段对肿瘤进行规范化治疗,并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如营养指导、心理支持、生活方式改善等。同时,借助病理诊断、分子分型和基因检测等技术,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此外,对出现绝经相关症状的患者进行生活指导和健康管理,提供激素或非激素治疗,改善绝经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年轻有生育需求的妇科肿瘤患者提供生育力保存技术。医院还注重患者的护理和康复工作,通过开展伤口造口护理、深静脉血栓管理、快速康复外科等措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患者康复后通过健康档案和风险评估系统,定期追踪患者的病情,指导复诊。
3.肿瘤复发治疗规范化管理阶段。通过定期进行影像学和生化检查,及时发现并评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并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预后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采用二次减瘤术、再次化疗、靶向治疗、全球及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等方法进行救治。此外,医院还建立了妇科肿瘤患者的微信群和志愿者服务平台,为患者提供线上线下的心理支持、信息交流和互助服务。

4.全病程管理体系。创建全病程健康管理模式,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定制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专业团队远程在线咨询、复诊管理、追踪随访、健康教育、线下就诊、住院绿色通道等,肿瘤患者在完成初次治疗后即有相应辅助部门/科室提供后续随访及康复,按期提醒患者复查,确保每一位患者不因“就医”问题而中断诊疗。

主要成效
截至目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肿瘤一体化平台已收治妇科肿瘤病人9627人,收治病种前三为卵巢恶性肿瘤、子宫颈恶性肿瘤及子宫内膜恶性肿瘤。9627个患者中2679人接受了手术治疗、6948人接受了放化疗,共计完成mdt诊疗110例次,平台交叉预约挂号达85315人次,所有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延续性治疗及全病程个性化管理。通过以上工作,医院希望能在“妇科肿瘤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取得成效,提高西南地区妇科肿瘤的早期诊断率和5年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
编辑:周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