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多见于50~70岁的老年人群,但是近年来,由于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在门诊就诊的患者中发现,患有血小板增多症的趋势越来越年轻化。希望所有的年轻人都能以此为鉴,重视身体健康!
从中医的观点来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是由肾气不足、气虚血瘀、或邪滞、瘀血阻滞所致。
在治疗方面主要以温阳补肾、活血化瘀为主,兼有脾虚,肝弱者证属虚中夹实,所以要在祛邪同时不忘扶正,尤其是年龄偏大的人群要以扶正为主。
就拿之前接诊的一位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为例。
吴女士,46岁,查出血小板增多已经2年了,一直在服用西药,效果并不明显。一次在网上刷到了我,便想试试中药治疗。
吴女士自述,平时有头晕乏力、易出汗、大便溏稀的情况。舌质淡、苔浮白,是典型的脾虚湿蕴、上热下虚之症,所以在用方上以补脾祛湿为主,兼顾清虚祛火。
于是拟方:
黄芪、牡蛎、女贞子、龙骨、白芍、水蛭、苍术、栀子、川芎、防风。
用方10剂后,头晕乏力的症状有所好转,继续服用三个月后,身体其他不适症状均已消失,去医院复查,血小板也降到正常范围内了。
在这里,我要再次强调,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多是由于脾、肾两虚,易伴水湿,痰浊,需温阳利水、祛湿化痰;对于中老年病人,则应以扶正为主,不宜服用太多的破血化瘀、燥血等药品。
所以我想表达的是,针对不同的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要结合患者的病情、体质来辨证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其实这就是中医辨证治疗的好处,讲究专人专方,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病情,选择适合他的治疗方案。
我是血液科中医肖君,有近30年的治疗血液病的经验,在临床上治愈了无数的血液病患者。如果你有血液病这方面的困扰,可以在下方留言“帮助”,我来帮你辨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