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不能常吃?医生提醒:这3种人最好少吃,很多人还不知道

2023年07月29日12:09:14 健康 1672

玉米,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它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诸多益处。每年7月至10月份,是玉米集中收获的时间。这个时候的玉米,既营养美味而且价格也特别实惠,所以很多朋友也会经常的购买一些玉米煮着吃,或者是用来炖排骨汤。但尽管玉米广受欢迎,却有着一些隐藏的禁忌和健康警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的,特别是对以下三种人群,最好就要少吃玉米,它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一些负面影响。那到底是哪三种人群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玉米不能常吃?医生提醒:这3种人最好少吃,很多人还不知道 - 天天要闻

一:糖尿病患者。

我们都知道,玉米中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的,它可以有助于控制血糖,但玉米中含有一定量的淀粉和糖分,这些成分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可能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高血糖是非常危险的,容易引发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将玉米的摄入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避免过度摄入,引起血糖波动。

玉米不能常吃?医生提醒:这3种人最好少吃,很多人还不知道 - 天天要闻

二: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玉米中含有很高的纤维含量,这对一般人来说是非常好的,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然而,对于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来说,食用过多的纤维可能会刺激肠胃,导致胃肠道不适,如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这些患者最好减少对玉米的摄入,每天最多吃1根玉米,避免进一步损害胃肠道。另外,老人和小孩最好一次不要多吃玉米,因为一般老人与小孩的消化系统都不好,而玉米又是不易消化的食物,食用之后会对肠道造成很大的负担,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玉米不能常吃?医生提醒:这3种人最好少吃,很多人还不知道 - 天天要闻

三:钙铁等微量元素缺乏的人。

在玉米中还含有膳食纤维和植物酸,而这些物质容易与钙铁结合形成沉淀,从而就会影响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因此,钙铁等微量元素缺乏的人就最好要少吃玉米。

玉米不能常吃?医生提醒:这3种人最好少吃,很多人还不知道 - 天天要闻

对于糖尿病患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以及缺乏钙铁等微量元素的人来说,最好尽量减少对玉米的摄入。接下来,再给大家分享一个煮玉米的方法,这样煮好的玉米香甜软糯,非常的好吃。

玉米不能常吃?医生提醒:这3种人最好少吃,很多人还不知道 - 天天要闻

首先,我们将玉米的外皮剥掉,但也不要完全剥完了,要给它留有一两层的外衣。这样煮的时候,玉米的甜味和营养就不容易流失掉了。

玉米不能常吃?医生提醒:这3种人最好少吃,很多人还不知道 - 天天要闻

接着,我们用剪刀把多余的玉米须剪掉,然后放在盆中将玉米清洗一下。洗的时候,可以往盆里面倒入一勺食盐,用淡盐水将玉米先浸泡一下。在玉米中特别容易隐藏虫子,我们用淡盐水泡一泡就能将里面的虫子浸泡出来,也能使玉米表面的脏东西清洁的更加干净。

玉米不能常吃?医生提醒:这3种人最好少吃,很多人还不知道 - 天天要闻

玉米浸泡上四五分钟之后,我们再用流动水冲洗一下,玉米就清洁好了。

玉米不能常吃?医生提醒:这3种人最好少吃,很多人还不知道 - 天天要闻

接下来,我们再将清洁干净的玉米放入锅中,然后加入没过玉米的清水。俗话说得好“要想甜,加点盐”,再煮玉米时我们需要往里面加入一点食盐,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激发出玉米的甜味。

玉米不能常吃?医生提醒:这3种人最好少吃,很多人还不知道 - 天天要闻

加好我们还需要往里面倒入一点小苏打,也不需要太多,一点点就可以了。在玉米中有一种叫尼克酸的营养物质,但却很难被人体吸收。而加入小苏打,就可以激发出玉米里面的尼克酸,使我们更好的吸收玉米的营养物质。

玉米不能常吃?医生提醒:这3种人最好少吃,很多人还不知道 - 天天要闻

最后,我们只需要开大火,盖上盖子,让玉米在锅里煮上15分钟的样子。当我们煮好玉米之后,务必及时将其捞出并沥干水分。如果让玉米一直泡在水中,会导致其味道逐渐淡化,同时也会使营养成分直接流失,口感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建议大家在煮好玉米后立即将其捞出来。

玉米不能常吃?医生提醒:这3种人最好少吃,很多人还不知道 - 天天要闻

这样煮好的玉米不仅保持了玉米的香甜味道和软糯口感,还能够保留其中的营养成分,让人吃起来既美味又健康。如果今天的文章对您有帮助,那就点一个关注,点一个赞,感谢您的支持。

玉米不能常吃?医生提醒:这3种人最好少吃,很多人还不知道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头晕乏力……当心“热中风”来袭!| 科普时间 - 天天要闻

头晕乏力……当心“热中风”来袭!| 科普时间

大太阳底下,突然感到头晕乏力、精神不振……小心!这可能不是普通中暑,而可能是“热中风”的警报。什么是“热中风”?它有什么症状?它和普通中暑有什么区别?“热中风”究竟是怎么回事“中风”是卒中的俗称,“热中风”是指在高温天气(气温超过32摄氏度
他26岁,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现3种症状,或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 天天要闻

他26岁,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现3种症状,或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糖尿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警告,仿佛是一个隐藏在生活中的潜伏者。它不像一些急性病症那样突如其来,而是悄悄地侵入,在不经意间改变身体的平衡。26岁的张凡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三种症状悄然出现在他的生活中,让他意识到糖尿病的早期信号可能正在悄悄逼近
“韭菜免收通行费韭菜薹要收费”引热议,专家呼吁:让绿通目录更“鲜活” - 天天要闻

“韭菜免收通行费韭菜薹要收费”引热议,专家呼吁:让绿通目录更“鲜活”

近日,在四川乐雅高速符溪收费站外,一名司机与收费站员工因运输的韭菜薹(俗称韭菜花)是否应该收费的问题发生争执。有网友提出,蒜薹和韭菜可免收通行费,韭菜薹为何却被收费?高速路公司称,韭菜薹或韭菜花不在《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中。对此,行业相关专家呼吁,随着农产品种类的丰富和细化,《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也...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后,多名网红医生未下架宣传视频是否违规?律师回应 - 天天要闻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后,多名网红医生未下架宣传视频是否违规?律师回应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7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随后,多所医疗机构立即叫停了LVA手术。多名医生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宣传视频未删除7月11日下午,记者注意到,在多个社交平台仍有一些网红医生尚未删除发布在个人账号上的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宣传视...
专家谈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不符合临床技术推广的规范 - 天天要闻

专家谈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不符合临床技术推广的规范

“任何一项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批和临床研究验证,在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再开展。”7月11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群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7月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