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中考结束,成绩不错,45岁的汪女士(化名)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精神放松下来后,她决定去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查查这些天来被自己忽视的“胸”痛问题。
“医生,我最近乳房隐隐作痛,还有点‘硬邦邦’的感觉。”她心里有些担心,几年前体检时查出“水泡样”乳腺结节,当时是评判为良性结节。这些年一直也没有复查。
这次,她又做了乳腺超声检查。
“这个所谓的小‘囊肿’已经不‘单纯’了!”普外科赵丹主任医师经过详细B超检查并对照了汪女士历年的体检单,发现她的乳腺结节从三年前单纯的单发囊肿,逐步演变到多发样的囊肿,并有逐年增大趋势。
不仅“皮”(囊壁)逐渐变厚,皮上还生出了很多“亮晶晶”的小点点,这些都是结节可能“变坏”的信号。
为了尽快明确诊断,赵医生马上安排汪女士进行了超声造影以及超声引导下结节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显示乳腺导管原位癌(低级别)。
很快,汪女士进行了乳腺癌保乳根治手术。不幸中的万幸,病理回报癌灶没有转移,手术十分成功。这和病灶的早发现有着莫大关系。

根据《2021年中国女性乳腺健康粉红报告》统计,乳腺异常(通过乳腺彩超检查发现的异常)的检出率为32.21%。超声造影为结节的性质以及穿刺活检提供了更丰富的影像数据支持。
乳腺结节的生成因素多种多样,例如年龄、情绪、基因、激素水平等等多方面因素相关联。当女性检查处乳腺结节时,根据不同的分级,医生会制定不同的后续检查及治疗方法。
乳腺检查的项目包括乳腺彩超、乳腺钼靶、乳腺磁共振和乳房外科检查等。

怎么读懂乳腺结节评分?
“对于超声报告单上描述的结节评分,很多女性会对此非常紧张,其实抓住关键字,就能获取有效信息,一般来说,数字越小,就相对越安全。”赵丹主任说,想要读懂乳腺超声报告单,要学会关注BI-RADS分类,它是超声检查报告单重的重要指标,一般分为0~6级,级别越低,代表结节恶性的几率就越低。
赵丹主任同时也提到,一些患者虽然BI-RADS评分低,但也不能够大意,如果胸部不舒服,还是要及时复查的。
定期复查,多久一次更加合适?
中国女性应从35岁开始,每年乳腺检查频率建议1年1次。
如果年龄>35岁,且有乳腺癌家族史女性,建议缩短到半年一次。
如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自己通过触摸自检发现乳房有肿块,或疼痛肿胀,有硬物感,应随时来院就诊检查。
潮新闻记者 杨茜 通讯员 张弛 于秀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