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胖了影响健康,可现实情况往往是,减肥太难了,管不住嘴,喝水都胖,还又迈不开腿。
面对这些减肥难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王世东主任说,有一些人可能是脏腑出了问题!
那么,到底是哪个脏腑出了问题,导致我们减肥如此困难?王主任又带来了什么样的调理方法呢?
01
“管不住嘴”——胃火太旺
推荐银耳玉竹羹
1、胃口太好,是脾胃功能过强
有的人胃口非常好,总是忍不住想吃东西,吃完了还想吃。照这样的吃法,体重很快就涨上去了。
王主任说,中医认为这是脾的运化功能太过、脾胃积热所致。
脾胃和我们身体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有密切关系,当脾胃的功能过强,胃火太旺,就会让人老想吃东西,“管不住嘴”。
这种大吃大喝导致的肥胖,还会引起脂肪肝、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尿酸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到健康。
特点:体型胖而壮实,胃口好、总是饿、特别能吃,平时急躁易怒、大便干结。
2、银耳玉竹羹
脾胃功能太过了,我们要让它恢复到和缓、不紧不慢的功能状态。
《黄帝内经·素问》记载: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中医用的“甘”味药并不单指糖,而是泛指一些自带甜味的药材。王主任这次用到的是养阴清热的玉竹。
玉竹银耳羹
食材:银耳、玉竹(干品)。
方解:
银耳:有很好的养阴作用,适合胃火大、胃阴不足的人。
玉竹:味甘、性微寒,有养阴清热、生津止渴的作用,中医常用于调理糖尿病。
干品玉竹
做法:银耳和玉竹按照重量1:2的比例,泡发后煮成银耳羹吃。具体用量看家里有多少人吃。
02
“喝水都胖”——脾虚痰湿
推荐健脾祛湿粥
1、喝水都胖,是脾虚
明明吃的不多,但是还是长胖,这也是减肥过程中经常面对的难题。中医认为,这是因为脾胃功能弱、运化功能差所致。正好和“管不住嘴”是相反的。
脾胃负责运化吃进去的食物以及水分,当脾胃运化功能出问题时,营养吸收不了,水湿代谢不出去,停留在脾胃,就会让人水肿、发胖。
特点:虚胖,脂肪主要集中在腹部,大便不成形、食欲不好。
2、健脾祛湿粥
对于脾虚痰湿型肥胖人群,王主任推荐健脾祛湿粥。
组成:猪苓、茯苓、白术,比例1:1:1,大米适量。
方解:
茯苓:健脾、安神,祛湿的作用不如猪苓
猪苓:祛湿作用强,祛除困聚于脾胃里的湿邪
白术:祛湿之后,用白术健脾益气,防止再生湿邪
茯苓
做法:上述药材浸泡1小时,然后和大米一起熬粥即可。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增加薏米、燕麦、大豆等粗粮,口感更好,还能补充膳食纤维。
禁忌:糖尿病人群不宜喝粥,可以将此方改为代茶饮。
03
“迈不开腿”——肾虚
推荐三杯水
1、老年人多见肾气虚
“迈不开腿”可能是偷懒,也可能是精神头不好,没有力气去运动。后者这种有心无力的情况,在老年人中非常多见。
中医认为,肾是一身之本,肾气充足则精力旺盛。老年人年龄大、慢病多,往往肾气亏虚,容易腰痛、腿脚无力、水肿、精力下降、脸色发白等。
2、脾肾双补的食材:黄精
王主任给大家推荐了一个中药——黄精。
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经过九蒸九晒的黄精,虽然看起来黑乎乎的,但口感是甜的,有点像红薯的感觉。
九蒸九晒的黄精
黄精药食同源、具有脾肾双补的功效,国医大师金世元老先生,就特别推崇用黄精来养生保健。
国医大师金世元
你可以用黄精和山药搭配,做一道药膳小点心。
黄精紫薯糕
食材:黄精、山药、紫薯。
方解:
黄精:脾肾双补
山药:补脾胃
紫薯:粗粮,适合肥胖人群和糖尿病人群
做法:
①黄精煮水,然后用这个水把紫薯和山药蒸熟;
②紫薯、山药混匀捣成泥,倒入模具中成型即可。
注意:黄精每天食用量不可超过30克,一旦出现胸闷、气闷等不适,应立即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