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河南,中央为郑州建6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2023年06月28日18:38:03 健康 1945

近些年来,我国60岁、65岁以上老年人口,在全国人口结构中的占比日趋增加,这意味着我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时代。伴随着这一时代大背景,一个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的数量,将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截至2022年末,河南省拥有9872万常住人口,排名全国第3位。省会郑州的数据为1282万,排名全省第一。由此可见,郑州作为全省医疗中心城市,有着巨大的优质医疗资源需求。值得高兴的是,从2019年开始,我国启动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国家级的优质医疗资源开始下沉到地方。

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河南,中央为郑州建6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 天天要闻

而河南省郑州市,就是受益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目前,中央确定在全国建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郑州一个城市就有6个。你知道这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都是哪些领域的吗?它们的技术输出医院又是谁呢?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① 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2022年恶性肿瘤发病例数超过29万,可以说对优质的肿瘤医疗资源需求很大。中央选定位于北京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作为技术输出医院将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郑州市,依托河南省人民医院,在郑州市建设1个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全国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名列第一。

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河南,中央为郑州建6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 天天要闻

②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河南省有2600多万14岁以下儿童,也是对儿科医疗资源需求量很大的省份。为了助力河南儿童医疗提升,中央选定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作为技术输出医院,依托河南省儿童医院,在郑州市建设一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这就意味着河南省的儿童患者,足不出省就能接受国内最顶级的医疗服务。

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河南,中央为郑州建6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 天天要闻

③ 国家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

心血管疾病,一直都影响国人健康的一个大类疾病。为了支持提升河南在这一领域的医疗实力,中央选定了本部位于北京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作为技术输出医院来到郑州市,建设一个国家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阜外医院是我国心血管领域的顶级医院,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

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河南,中央为郑州建6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 天天要闻

④ 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

除了上述三个来自北京的国内顶级医院之外,中央还选定了本部位于北京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作为技术输出医院来自郑州市,依托河南省排名第一位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一个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北京天坛医院,也是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所在地。

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河南,中央为郑州建6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 天天要闻

⑤ 国家妇产科区域医疗中心

我国医疗实力最为雄厚的城市,排名第一位是北京,排名第二位的就是上海。除了来自北京的4大顶级医院之外,中央还选定了2家来自上海的顶级三甲医院,来自郑州市建设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河南,中央为郑州建6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 天天要闻

其中,第一个就是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为技术输出医院,依托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建设一个国家妇产科区域医疗中心。而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已有近140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上海著名的“红房子医院”,年接诊量有170万人次。也将大大助力河南省妇产科领域的发展。

⑥ 国家中医(肿瘤)区域医疗中心

除了上述5个领域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之外,中央还在郑州建设一个中医方面的国家中医(肿瘤)区域医疗中心,这也是唯一的一个中医领域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河南,中央为郑州建6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 天天要闻

这个中心由来自上海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依托河南省最大的中医医院——河南省中医院,来建设这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四大中医临床基地之一,实力也是走在全国前面的。

写在最后

据统计,郑州市目前拥有41所三甲医院,在全国33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可以排名全国第9位,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医疗高地。郑州位于中原腹地河南省正中心,也是一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河南省近1亿常住人口,遇到大病重病时,首选的就医城市。

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河南,中央为郑州建6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 天天要闻

郑州已有优质医疗资源,再加上国家层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设的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可以让很多患者和家属,不用再奔赴上海、北京、武汉、西安、南京等周边大城市就医,这样能大大降低他们的经济负担,可以说是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对于河南省这个一个人口大省来说,可以说是大大的厉害,值得我们为这些来到郑州的顶级医院们点赞!

猜图:这是郑州市的哪一个地标性建筑?

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河南,中央为郑州建6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 天天要闻

除了我们提到的6个郑州参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医院外,你知道郑州还有哪些知名的医院吗?也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爱家乡爱河南,从熟悉河南的方方面面开始,了解更多河南发展,也欢迎大家关注小编后续内容!

#暑期创作大赛#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大一女生头孢过敏,拔针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应 - 天天要闻

大一女生头孢过敏,拔针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应

4月15日深夜,在湖北省宜昌某高校就读的陶兰,因腹痛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就诊,被诊断为肠胃炎。输液室走廊上,陶兰静静坐在长椅上,盯着吊瓶里的头孢曲松钠缓缓滴落,突然,一阵强烈的不适感袭来,陶兰呼吸急促。4分钟前,护士为其换上这袋药后匆匆离开,陶兰起身呼救,却发现身边没有医护人员,尽管她立即自行...
维生素C是西梅的16倍,还高钙高蛋白质!这种菜现在吃正好 - 天天要闻

维生素C是西梅的16倍,还高钙高蛋白质!这种菜现在吃正好

有一种野菜,经常在乡间田野、路旁沟边出现,以前人们会拿它喂家畜;然而又因为其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被人称为“长寿菜”。它就是生命力旺盛的野菜——马齿苋。马齿苋又叫蚂蚱菜、长命菜、五行草、马苋、五方草等,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协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学霸班,无后门内幕曝光! - 天天要闻

协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学霸班,无后门内幕曝光!

近日,董小姐凭一己之力,将协和4+4培养模式,推入“录取公平性”争议漩涡,人们这才发现,上交大才是国内4+4模式最早的实践者,3年后浙大也采用4+4模式培养医学博士。不过,浙大的巴德年医学班,以695分的变态高考门槛、20%以上的残酷淘汰率,以及“纯分数说话”的招生规则,硬生生撕开了医学教育争议的另一个切口——在公...
协和躺枪背后:浙大4+4医学班695分起底,无后门规则引热议 - 天天要闻

协和躺枪背后:浙大4+4医学班695分起底,无后门规则引热议

近日,董小姐凭一己之力,将协和4+4培养模式,推入“录取公平性”争议漩涡,人们这才发现,上交大才是国内4+4模式最早的实践者,3年后浙大也采用4+4模式培养医学博士。不过,浙大的巴德年医学班,以695分的变态高考门槛、20%以上的残酷淘汰率,以及“纯分数说话”的招生规则,硬生生撕开了医学教育争议的另一个切口——在公...
张国栋栋梁大健康:运动后滋补,快速恢复身体活力 - 天天要闻

张国栋栋梁大健康:运动后滋补,快速恢复身体活力

运动能强身健体,但运动后身体会消耗大量能量,流失水分和电解质,及时合理的滋补有助于快速恢复身体活力,减少疲劳感。运动后首先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及时补充因出汗流失的钠、钾等元素。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汉25岁男子一夜之间眼睛看不清,医生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汉25岁男子一夜之间眼睛看不清,医生紧急提醒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白内障往往是 50 岁以上人群的 “专利”然而武汉 25 岁的市民小吴却在一夜之间患上了白内障经医院检查医生判断这一罕见病症与他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回想起自己患上白内障的经历,25 岁的武汉市民小吴至今仍感到难以置信:“就一夜之间,睡一觉起来开始,左眼看不清了。然后慢慢没过两天,右眼也看不清了。...
应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须知 - 天天要闻

应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须知

" 五一 "假期余额告急!返程高峰要来了!你是否已经踏上了返程之路?假期返程,安全第一!这份假期返程安全攻略一定要了解!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社融媒体工作部...
明日立夏,切记: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传统 - 天天要闻

明日立夏,切记: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传统

明日立夏,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立夏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更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养生智慧。古人通过长期观察自然规律,总结出一系列立夏时节的禁忌与习俗,以顺应天时、调养身心。这些老传统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