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来临,放屁先知?放屁出现这3种异常,可能是肠癌“预警”!

2023年06月23日21:21:16 健康 1858

放屁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每个人每天都会有数次排气的需求,放屁可以排出体内多余的气体,缓解人体内部的不适感。

但是,我们是否意识到,放屁出现异常,也可以反映身体健康,甚至是癌症信号?

医生提醒,放屁出现以下三种异常,可能是肠癌“预警”:

癌症来临,放屁先知?放屁出现这3种异常,可能是肠癌“预警”! - 天天要闻


一、腥臭味

肠道癌症会使得排便产生腥味,常常带有血腥味道。这是因为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容易引发大肠菌群代谢产物,从而让排泄物带有一定程度的腥臭味。

二、臭鸡蛋

当身体遇到某些细菌、真菌、病毒感染时,常常会产生硫化氢等化学成分,从而造成臭味过重。这种臭味往往像是烂鸡蛋、硫磺等气味,甚至让人感到无法忍受。

三、恶臭味

第三种异常是恶臭味,这种放屁味道非常刺鼻,有非常强烈的腥臭味,往往伴随着嗝气、腹泻等症状。


这种放屁异常往往意味着肠道中存在严重的感染、炎症和疾病,如炎性肠病、结肠癌等。

当放屁带有以上三种异常气味时,不必惊慌失措,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如若放屁异常,应及时去医院进行体检,以便早日发现疾病,积极治疗。

癌症来临,放屁先知?放屁出现这3种异常,可能是肠癌“预警”! - 天天要闻


经常放屁是什么原因?

放屁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每个人都会经常放屁。但是,如果每天放屁很多,则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

一种常见的原因是饮食问题。某些食物,如豆类、气泡饮料、高纤维食物等,会导致肠道产生过多气体,从而增加放屁的频率。


特别是对那些消化习惯不良的人来说,吃这些食物后更容易出现放屁频繁的情况。

此外,肠胃道健康情况也是影响放屁频率的重要因素。当肠胃道消化功能受到干扰时,例如胃酸过多消化不良或胆囊问题等,就会导致肠胃道无法有效地消化食物,从而产生大量气体,引起放屁频繁。

另一个原因是缺乏运动。当人们长期久坐不动,就会导致肠胃道运动减缓,降低肠胃蠕动的效率,从而使气体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增加放屁频率。

最后,还有一些疾病也会导致放屁频繁,例如肠胃道炎症、便秘、溃疡等。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

癌症来临,放屁先知?放屁出现这3种异常,可能是肠癌“预警”! - 天天要闻


对于经常放屁的人,也可以适当地改变饮食结构,减少肠胃压力,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等。

比如,多吃富含纤维素和水分的蔬菜、水果等,尽量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利于肠道健康。

总之,放屁作为一种正常的排气行为,平时不用过于关注。但是,当放屁异常时,我们应该警觉自己身体的变化,并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避免疾病演变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经常放屁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吃过于辛辣、油腻的食物,少喝含气饮料。

其次,应该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和排便困难情况。还应该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坐着,可以适当进行锻炼,增强肠道健康。

总之,放屁虽是正常生理现象,但是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特别是上述三种异常情况,更需要密切关注,加强肠道健康管理,预防肠癌发生。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可降46%胃癌风险,医生:别错失肿瘤干预时机 - 天天要闻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可降46%胃癌风险,医生:别错失肿瘤干预时机

为响应全国“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号召,提升市民早筛意识,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家团队走进静安区江宁路长者照护之家,举办“胃肠道精查,早癌早发现”专题健康讲座。活动中,中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医师周敬结合临床案例为居民讲解胃癌及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早期症状及防治策略。周敬特别强调,幽门螺杆菌感...
马德兴:丁旋腰椎四根骨头骨折,代陈颖半月板受伤 - 天天要闻

马德兴:丁旋腰椎四根骨头骨折,代陈颖半月板受伤

5月25日,足球记者马德兴介绍了武汉江大女足在今年的一些困难情况,并认为,这个女足亚冠冠军对目前正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中国女足而言,这无疑是输入了一针强心剂,更显得弥足珍贵。马德兴:从2024年开始,武汉江大女足的整体实力就因为足协推出的女足俱乐部“投入帽(即年度总投入不得超过3000万元)”“工资帽(含奖...
它的维生素C含量是蓝莓的4倍! - 天天要闻

它的维生素C含量是蓝莓的4倍!

【来源:广西台新闻910】又到了吃桑葚的时候,紫黑透亮的小果子,酸甜可口、丰满多汁。桑葚的吃法颇多,可洗干净后直接生吃,还能榨汁、配酸奶、泡酒……特别百搭。桑葚的营养 膳食纤维桑葚的膳食纤维含量在水果中属于优秀水平,其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达
我国8成胃癌与该风险相关,分子医学中心携手体检机构破解“三高一低”难题 - 天天要闻

我国8成胃癌与该风险相关,分子医学中心携手体检机构破解“三高一低”难题

幽门螺杆菌(Hp),被称为藏在胃里的“隐形杀手”。它是一种寄生于胃黏膜的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40%至60%,且呈现高致病率、高耐药率和低根除率的“三高一低”特征。传统经验性治疗方案因缺乏针对性,易导致治疗失败、药物副作用叠加及耐药性...
顾玉东,因病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 天天要闻

顾玉东,因病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5月25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布讣告,著名医学家、教育家顾玉东院士逝世,享年87岁。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医学家、教育家,中国手外科、显微外科、肢体功能修复重建外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党的十五大代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山)主任,《中华手外科杂志》总编辑,国家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