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阳”来了?江西疾控中心发布重要提醒

2023年04月25日23:09:16 健康 2885

来源 | 都市现场原创

未经发布 请勿转载

眼下,“二阳”又成为热点话题,4月25日,记者从江西省疾控中心获悉,疾控专家就大伙关注的问题进行回应并发布重要提醒。

监测到两类毒株有明显增加 但总体阳性检出率维持在2%以下

专家介绍,当前我省新冠病毒感染报告发病数、阳性检出率和阳性占比均维持在较低水平。近三周,我省主要流行株为ba.5.2.48及其亚分支和xbb.1.9.1,就在近一周,xbb.1.9.1和xbb.1.16两类毒株的监测报告数较前一周有明显增加。

“二阳”来了?江西疾控中心发布重要提醒 - 天天要闻

是否会二次感染 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

专家指出,是否出现二次感染,主要是与人体免疫水平、新变异株流行情况以及个人防护有关。随着大家抗体水平的下降,以及病毒的变异,二次感染的风险会逐渐增加,但不会像第一次那样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人群感染,与全民易感的情况相比,影响程度有所降低。

“二阳”来了?江西疾控中心发布重要提醒 - 天天要闻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所副主任医师 傅伟杰:前一波疫情里未感染的,约15%至20%的人群二次感染的风险较大,免疫力低下或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及儿童,也需要引起重视。

“五一”假期作好个人防护 减少感染风险

专家提醒,随着不少地方宣布可以不带口罩,加之五一假期将至,出游流动人数增多,感染风险也将有所增加,在前往旅游景点、人员聚集的活动场所时,需作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减少感染风险。

“二阳”来了?江西疾控中心发布重要提醒 - 天天要闻

没有打过疫苗的、疫苗没打全的人

现在赶紧去补打!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年过70岁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么,这6点千万要做到 - 天天要闻

年过70岁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么,这6点千万要做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人们常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越来越不符合现代人的生存标准了。现在中国14亿人口,超过70岁以上的人有1亿3139万之多,未来20年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虽然这些高龄老人想通过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但是绝大多数体育运动已经不适合他们了。基本上各类体育场...
男子抱冬瓜睡觉能降温?《黄帝内经》里的消暑密码大公开! - 天天要闻

男子抱冬瓜睡觉能降温?《黄帝内经》里的消暑密码大公开!

最近,全国多地高温“爆表”,空调、风扇全力运转都难以驱散周身暑气。这时,一条“男子抱冬瓜睡觉降温”的新闻迅速走红网络,不少人纷纷效仿,把冬瓜从厨房“请”上了床。那么,抱冬瓜睡觉真能有效降温吗?从古老的《黄帝内经》智慧中,又能找到哪些夏日养生
重磅通知 | 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活动启动 - 天天要闻

重磅通知 | 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活动启动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578 篇文章创新之星由上海市工程管理学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万方医学网、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共同发起,光明网、中国医学传播学教学联盟、医学传播学创新实践基地共同支持的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遴选活动正式启动。附:推荐表格第...
最高收费21万元,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叫停背后:借“创新治疗”之名收费 - 天天要闻

最高收费21万元,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叫停背后:借“创新治疗”之名收费

每经记者:陈星 每经编辑:魏文艺7月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了一则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在医疗界人士看来,这一喊停并不突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内某知名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处了解到,早在国家卫健委通知正式出台前,该主任医师所在医疗机构所在地的...
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 - 天天要闻

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

微美芒市—芒市具有影响力的公众号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来源: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中国应急管理报社责编:雷斑努 虞有琪审核:张崇喜 们文杰往期回顾收藏!2025年芒市公交漫游指南面对暴雨,这些知识要牢记“马路市场”退市 芒市山货交易有了“新家”“700开头” 15位电话号码要来了!@芒市创业者,市妇联2025年...
互联网掀起“抱冬瓜”消暑热潮?中医专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适合这些人群 - 天天要闻

互联网掀起“抱冬瓜”消暑热潮?中医专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适合这些人群

要问最近菜市场什么最火,无疑是冬瓜了。不仅是夏天家家户户必吃的一道菜,冬瓜“本瓜”还有消暑功效。近日,不少网友购入整个冬瓜,清洗后交给孩子或自己抱着用来消暑。抱着冬瓜真的能降温吗?湖南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熊暑霖介绍,冬瓜含水量高达95%以上,当人体接触冬瓜时,它能快速吸...
调查发现:每天都喝酒,多数到了75岁以后,身体或变成这样 - 天天要闻

调查发现:每天都喝酒,多数到了75岁以后,身体或变成这样

王大爷年轻的时候是一名资深销售,年轻时候为了跑业务,不得不参加各种酒局,经常把自己灌得烂醉。一来二去这种“不得不”就变成了习惯,退休之后每天不喝两口酒就感觉浑身不舒服,身边人常常劝他戒酒,他反倒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