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新冠”叠加感染?听专家解答,重点人群应如何防治

2023年03月27日21:42:22 健康 6059

根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于3月16日公布的流感监测周报,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仍呈上升趋势,我国流感病毒阳性率比第九周上升11.7个百分点。“这一波究竟是甲流还是新冠?是否还会叠加感染?”很多人充满担忧,那么,如何应对新冠二次感染呢?近日,南都健康大讲堂携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为大家带来一场主题为《如何应对新冠二次感染?》的健康科普讲座,直播获得38.6w+的关注。

“甲流+新冠”叠加感染?听专家解答,重点人群应如何防治 - 天天要闻

直播现场

甲流合并新冠症状会加重

“其实甲流和新冠属于两种不同的感染疾病,虽然发病症状类似,但两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教授解释道,甲流的症状通常比较急性,例如突然发热、喉咙痛、肌肉酸痛等;新冠肺炎的症状则相对较慢,通常在感染几天后才会出现,并伴随味觉和嗅觉丧失、干咳、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出现哪些症状可能是流感,需要尽快去医院就医呢?“普通大众仅从症状上比较难区别甲流和新冠,还是要做病原学的判别,居家可以做新冠的抗原检测或是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测。”彭劼提醒,如果出现了不仅仅是呼吸道的症状,还出现了肌肉酸痛、头痛、高热持续不退等症状,同时家里几个人都发生了,可能是流感,要及时就医。

“甲流+新冠”叠加感染?听专家解答,重点人群应如何防治 - 天天要闻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

“新冠和甲流存在叠加感染的风险。两个病毒同时感染,容易导致全身症状以及肺部病情的加重,免疫功能比较低下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尤其应该引起重视。”彭劼强调,尽管目前第一波新冠感染高峰已过,但国内的新冠病毒大多仍处于低水平散发的状态,并未完全消失。根据《柳叶刀》研究报告发现,与仅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相比,同时感染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患者需要呼吸机支持的可能性高4倍以上,死亡的可能性高2.35倍。

有基础疾病的老人、重度吸烟等是二次感染的高危人群

从病毒学及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阳康”后体内抗体水平会维持3到6个月比较高的峰值,短时间内再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较低。但去年12月感染高峰至今已有近四个月的时间,不少人开始担心过了这段“保护期”,再次感染新冠是否会更加严重?

彭劼表示,对于普通人群来说,预防二次感染主要还是靠提前接种疫苗以及做好个人防护,不需要过度紧张,二次感染一般来说会比第一次轻。但对于以下几类高危风险人群,老年患者;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以及维持性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肥胖(体质指数≥30);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重度吸烟者等人群仍需特别关注,避免重症风险。

“甲流+新冠”叠加感染?听专家解答,重点人群应如何防治 - 天天要闻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和主持人曾姐姐

彭劼:“若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烧三天以上不退、血氧仪饱和度下降到93%以下等症状,务必要及时就医,尤其是对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家人更要特别关注。”另外,百姓也没有必要囤太多的药,现在医院都做了很好的药物储备,就算二次感染的高峰来了,也能应对,不要太紧张。

抗病毒治疗前,这两个问题先弄清楚

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能够及时阻止新冠病情由轻转重,是临床上的重要手段。但是患者在服用抗病毒药物前一定要遵循医嘱,尤其有两个问题先要问问清楚。

患者是否有基础疾病?是否有长期服用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一直是慢性病合并传染病治疗的一大挑战,指两种或以上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导致药效及药物安全性改变的问题。比如对于一些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来说,若使用的新冠感染治疗药物与长期服用的慢病药物出现了相互作用,则可能导致疗效减弱、原有病情无法控制等不良后果,隐患极大。“患者、家属一定要知道这些信息,告诉医生平时有什么基础病、在用什么药,才能帮助医生在处方抗病毒药物时平衡利弊,规避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彭劼表示。

“甲流+新冠”叠加感染?听专家解答,重点人群应如何防治 - 天天要闻

彭劼主任

患者是否属于肝肾功能不全人群?彭劼强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高危风险人群之一,应尽早就医、谨慎选择新冠药物。肝肾是目前很多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当肝功能不全时,会损害新冠药物的代谢、排泄、剂量和预期浓度,从而导致药物治疗效果变差,甚至加大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而肾功能不全时,同样也会影响新冠药物的耐受性和疗效 。

对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首先要使用不经肝肾代谢的、包括没有用药禁忌的药物,目前国内已经上市的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如莫诺拉韦、阿兹夫定都可选择;发生感染后,需特别做好原基础疾病的维护。“随着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逐渐加深,创新药物研发也会越来越多,医生对治疗的经验也会越来越充分,大家可以放心。”彭劼强调。

如果你错过了直播可以通过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观看直播回放。

“甲流+新冠”叠加感染?听专家解答,重点人群应如何防治 - 天天要闻

直播:南都记者 曾文琼

采写:曾文琼

摄影:崔俊超

实习生:蒋源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科学与健康丨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 天天要闻

科学与健康丨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题: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新华社记者顾天成7月2日,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为何发布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如何分级?与普通天气预报有哪些不同?怎样筑牢高温下的“健康防线”?——预警分5个等级,按照与高温相关疾病风险分...
一动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可能得排查一下这4种病! - 天天要闻

一动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可能得排查一下这4种病!

闷热的天气出汗多,这不难理解。但同样的环境下,有人轻汗微微,有人则汗流浃背,甚至吃个饭,稍微走一走,整个后背都湿了……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吗?需要警惕哪些疾病风险?01比别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手段。
荣耀手表5 Ultra发布: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心脑血管风险评估 - 天天要闻

荣耀手表5 Ultra发布: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心脑血管风险评估

在 7 月 2 日的荣耀 Magic V5 暨 AI 终端生态发布会上,荣耀正式推出了全新的旗舰智能手表 —— 荣耀手表 5 Ultra,并行业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China-PAR 国人专属心脑血管风险评估”两大创新健康能力,以“AI 健康专家”的身份,为用户带来全方位的心脏健康守护与个性化健康管理体验。据介绍,荣耀手表 5 Ultra 行业首...
张家港首家“小哥体检中心”启用 - 天天要闻

张家港首家“小哥体检中心”启用

昨天(7月1日)下午,张家港市健康护航·“新”有所医关爱新就业群体健康项目启动,张家港市首家“小哥体检中心”正式揭牌。外卖小哥在“小哥体检中心”体检。通讯员 袁艺/摄新就业群体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
脾虚湿重别只知道参苓白术丸!这味中成药才是“全能选手”! - 天天要闻

脾虚湿重别只知道参苓白术丸!这味中成药才是“全能选手”!

一说到脾虚湿重,十个人里八个都知道参苓白术丸。但你有没有发现:吃了一阵子,舌苔还是厚得像白漆,肚子依旧胀得像气球?其实啊,调理脾虚湿重就像修下水道——光往堵了的管道里倒“补药营养液”可不行,得一边排水、一边修管道,双管齐下才有效! 为什么参
脾虚调理误区:别瞎补!中医说关键要让脾胃“动起来” - 天天要闻

脾虚调理误区:别瞎补!中医说关键要让脾胃“动起来”

很多人一听说脾虚,第一反应就是买人参、山药、黄精猛补,结果越吃越胃胀、口干,甚至便秘——其实这是踩了调理的大雷!中医里“脾虚”的核心不是“缺营养”,而是脾胃的“运化功能”罢工了。就像厨房下水道堵了,你还拼命倒鸡汤,只会让管道更堵一样,补脾前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时,饮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记在心上 - 天天要闻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时,饮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记在心上

“医生说我胆固醇高,给我开了他汀……可是我还爱吃肉,还能吃吗?”“听说吃他汀不能喝柚子汁,是不是真的?”类似这样的提问,在门诊上几乎天天都能遇到。确实,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高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主力选手”,很多中老年人长期服用。
这种饮料促炎又促癌,还让你更焦虑!很多人却把它当作健康水 - 天天要闻

这种饮料促炎又促癌,还让你更焦虑!很多人却把它当作健康水

说到“健康水”,你脑子里会浮现什么?是清晨一杯温开水,还是晚饭后一杯淡茶?可如果我告诉你,有一种饮料,它看似健康,其实却是“伪装者”,不仅会促炎、促癌,还会悄悄加剧你的焦虑——你还会相信它吗?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今天要揭开的,就是:“果汁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