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贵的眼霜,熬最晚的夜,大家好我是精神科夏主任,这句话我听到很多年轻人讲过。
“能熬夜,就证明自己还年轻。”但是你知道吗?睡好觉才是保持健康的根本。
失眠是万病之源,但有些人依然对于睡眠问题毫不关心,甚至一些人还存在很多误解。
今天夏主任说一下关于睡眠的几个误区,看看有没有你不知道的。
1、睡眠不足可以补回来
有些人认为,晚上没有睡好,那明天多睡会补回来不就好了,俗话说,“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通常情况下,人体是可以克服睡眠不足带来的疲劳继续工作学习的,但那也只是暂时的,因此,一味地想要通过“调整状态”的方法来缩短睡眠时间,也是不可行的。长期下去会对脑神经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2、睡眠时间越长,睡眠质量越好
人们的睡眠周期可分为,“入睡阶段、浅睡眠、深度睡眠、快速眼动期”4个阶段。
通常情况下,一个睡眠周期约为90-110分钟,当这样一个周期重复4-5次后,人们就会醒过来,由于每个人自身都存在差异,因此,所谓的睡足八小时,也并不是真正衡量睡眠质量好坏的标准。
3、做梦就等于睡眠质量不好
不少人会认为,一夜无梦,就是说明睡了个好觉。其实,「做梦」算是一种极为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说,一个人经常性地做噩梦,或是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其它不良表现,如梦游、梦话等,那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诊断了。
4、睡前喝酒有助睡眠
“睡前喝点酒,可以睡更香”,这样一个看似毫无问题的说法,其实是大错特错。酒精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可以使人们较快入睡,但是酒精所致的睡眠状态,却无法使人进入深度失眠,而是会让人仅停留在浅睡眠阶段。
然而,若长时间处于这样一个睡眠状态,极易造成睡眠障碍。
长期睡眠不足给人们带来的伤害,远不止停留在人们肉眼可见的疾病上,而更多的是,它会提升很多高风险疾病的患病率。例如,心脏病、抑郁症,糖尿病等等。
睡得好不好,其中一个自测标准,就是第二天是否可以精神抖擞的工作、学习。如果没有影响到正常生活,一般不需要太多干预。如果对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影响,那就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把握住睡眠,就是把握住健康,我是夏主任,有睡眠障碍的朋友,可以找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