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张雁灵人文医学随笔录〗(49)医学的灵魂

2022年07月05日00:43:45 健康 1623


〖瞭望·张雁灵人文医学随笔录〗(49)医学的灵魂 - 天天要闻

医学的灵魂


什么是“灵魂”?可以有很多解释,但我总结就是一句话:它是人和一切事物的核心价值。医学有没有灵魂?我认为,医学人文就是医学的灵魂。

医学的诞生伴随着同情和照顾而不单是技术

近年来,对于医学人文是什么、开展医学人文干什么、人文和医学的关系如何处理等问题的认识并不到位,人文和医学结合的实践也有差距。

“医学,是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的”。医学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不是单纯的技术,伴随它同时产生的是对患者的同情和照顾,是人道主义的关怀。

只有将医疗技术与医学人文融合在一起,才能构成完美的医疗服务。医疗技术是用于行善还是用于作恶,用于造福人类还是用于伤害人类,取决于医学人文的引导和规范。

医学的发展绝不能缺少善良

医学科学是求真,要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

医学人文是求善,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

如果医学科学技术里缺少了善良,那么要么对人类毫无价值,要么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医学科学的属性是一门直接面对人的科学,它既以“人”为研究客体,又以直接服务“人”为主体。因此,医疗工作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对于当前医疗纠纷增多、伤医事件频发等医患之间互不信任的现状,我们应当进行深入反思。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复杂的,但从我们医疗卫生行业自身来说,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近年来医疗技术日益受到重视,但医学与人之间却渐行渐远,人文精神逐渐被冷落;二是医生职业是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但缺乏来自社会的理解,缺乏来自患者的信任,缺乏来自管理者的人文关怀,这不同程度地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职业精神。

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切入点就是大力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只有如此,才能使医学回归应有的人文关怀,才能重拾百姓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理解,增强医务人员自身的职业荣誉感,才能逐步化解医患矛盾,增强医患信任,营造温馨的医疗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可以说,加强医学人文建设,是解决当前医患关系紧张首选的一剂良药。

医学教育的过程时刻离不开人文教育

被誉为现代医学之父的威廉·奥斯勒认为:医学的教育过程时刻离不开人文教育。他提出的三部曲是“由病人开始,自病人引申,于病人完成”。这就是以病人为中心。21世纪以来,全世界科技进步的速度创造了奇迹,但这个奇迹也带来了某些方面的遗憾,即:物质淹没了人性,科技代替了人文。

今天的智能机器人走向了各个领域,但它永远是机器,永远替代不了人。让智能机器代替医生,让医生远离了病人,这将是莫大的悲哀。

走过弯路之后,我们需要校正方向,那就是回归人文。

怎样才能实现医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要靠培养大批既有高水平医学知识技能,又有丰富深厚的人文知识的新型人才来完成。缺少医学人文素养的医生,在行医路上,有可能短时间内走得快,但他一定走不远。

奥斯勒说:“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在这个使命当中,要用心如同用脑。”用“心”,即指要时刻对病人尊重、热忱、关怀和负责任。

我们倡导医学人文,就是要求不能“为医学而医学”,也不是“为人文而人文”,而是通过加强医学人文建设,让医学从实验室中走出来,面向社会;让医学从医院走出来,面向大众;让医学从医生中走出来,面向患者。实现医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让医学成为完整的、完美的科学,成为有深度、有人性的科学。

(根据2017年中国医学人文大会上的讲话整理)

〖瞭望·张雁灵人文医学随笔录〗(49)医学的灵魂 - 天天要闻

张雁灵


〖瞭望·张雁灵人文医学随笔录〗(49)医学的灵魂 - 天天要闻


〖瞭望·张雁灵人文医学随笔录〗(49)医学的灵魂 - 天天要闻


〖瞭望·张雁灵人文医学随笔录〗(49)医学的灵魂 - 天天要闻

〖瞭望·张雁灵人文医学随笔录〗(49)医学的灵魂 - 天天要闻

〖瞭望·张雁灵人文医学随笔录〗(49)医学的灵魂 - 天天要闻

瞭望中国新媒体刊头题字 马誉炜将军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清晨第一眼看手机?身体正在悄悄抗议 - 天天要闻

清晨第一眼看手机?身体正在悄悄抗议

清晨第一眼看手机,似乎成了现代人的 “开机仪式”。解锁屏幕、回消息、刷社交媒体吃瓜、打开短视频,这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却可能让身体在刚苏醒时就埋下健康隐患。
生姜可以预防脑梗?医生提醒:保持大脑健康,这6物要多吃 - 天天要闻

生姜可以预防脑梗?医生提醒:保持大脑健康,这6物要多吃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在中国人的厨房里,生姜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炒菜提香、驱寒暖胃、泡水解腻,一物多能,风头不减。最近有种说法在网上悄悄流行开来: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9岁!哪个省市的人更长寿? - 天天要闻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9岁!哪个省市的人更长寿?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9岁,比上一年度的2023年提升0.4岁,在53个中高收入国家中排第4位。而在1949年时,这一数据还仅是35岁。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另外,什么是“人均预期寿命”?不同省份之间,这一数据又有多大区别呢?这些电影史上的经典角色和形象,你能认出几个?▼先别沉迷黑神话悟空了,这些游戏没20年网...
小暑时节,要护好心脾,推荐10个小妙招 - 天天要闻

小暑时节,要护好心脾,推荐10个小妙招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_大医精诚】天渐渐热起来,人们很容易感觉到精神疲惫,口渴汗多,会觉得脘腹胀满,有时候会感觉到恶心,甚至腹满腹泻、胸闷气短。之所以出现这些症状,跟盛夏暑邪的2个特点有关:一个是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火
“直线升高”胆固醇的3种食物,管好自己的嘴,别自己害了自己 - 天天要闻

“直线升高”胆固醇的3种食物,管好自己的嘴,别自己害了自己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我这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