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张雁灵人文医学随笔录〗(49)医学的灵魂

2022年07月05日00:43:45 健康 1623


〖瞭望·张雁灵人文医学随笔录〗(49)医学的灵魂 - 天天要闻

医学的灵魂


什么是“灵魂”?可以有很多解释,但我总结就是一句话:它是人和一切事物的核心价值。医学有没有灵魂?我认为,医学人文就是医学的灵魂。

医学的诞生伴随着同情和照顾而不单是技术

近年来,对于医学人文是什么、开展医学人文干什么、人文和医学的关系如何处理等问题的认识并不到位,人文和医学结合的实践也有差距。

“医学,是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的”。医学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不是单纯的技术,伴随它同时产生的是对患者的同情和照顾,是人道主义的关怀。

只有将医疗技术与医学人文融合在一起,才能构成完美的医疗服务。医疗技术是用于行善还是用于作恶,用于造福人类还是用于伤害人类,取决于医学人文的引导和规范。

医学的发展绝不能缺少善良

医学科学是求真,要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

医学人文是求善,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

如果医学科学技术里缺少了善良,那么要么对人类毫无价值,要么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医学科学的属性是一门直接面对人的科学,它既以“人”为研究客体,又以直接服务“人”为主体。因此,医疗工作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对于当前医疗纠纷增多、伤医事件频发等医患之间互不信任的现状,我们应当进行深入反思。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复杂的,但从我们医疗卫生行业自身来说,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近年来医疗技术日益受到重视,但医学与人之间却渐行渐远,人文精神逐渐被冷落;二是医生职业是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但缺乏来自社会的理解,缺乏来自患者的信任,缺乏来自管理者的人文关怀,这不同程度地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职业精神。

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切入点就是大力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只有如此,才能使医学回归应有的人文关怀,才能重拾百姓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理解,增强医务人员自身的职业荣誉感,才能逐步化解医患矛盾,增强医患信任,营造温馨的医疗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可以说,加强医学人文建设,是解决当前医患关系紧张首选的一剂良药。

医学教育的过程时刻离不开人文教育

被誉为现代医学之父的威廉·奥斯勒认为:医学的教育过程时刻离不开人文教育。他提出的三部曲是“由病人开始,自病人引申,于病人完成”。这就是以病人为中心。21世纪以来,全世界科技进步的速度创造了奇迹,但这个奇迹也带来了某些方面的遗憾,即:物质淹没了人性,科技代替了人文。

今天的智能机器人走向了各个领域,但它永远是机器,永远替代不了人。让智能机器代替医生,让医生远离了病人,这将是莫大的悲哀。

走过弯路之后,我们需要校正方向,那就是回归人文。

怎样才能实现医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要靠培养大批既有高水平医学知识技能,又有丰富深厚的人文知识的新型人才来完成。缺少医学人文素养的医生,在行医路上,有可能短时间内走得快,但他一定走不远。

奥斯勒说:“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在这个使命当中,要用心如同用脑。”用“心”,即指要时刻对病人尊重、热忱、关怀和负责任。

我们倡导医学人文,就是要求不能“为医学而医学”,也不是“为人文而人文”,而是通过加强医学人文建设,让医学从实验室中走出来,面向社会;让医学从医院走出来,面向大众;让医学从医生中走出来,面向患者。实现医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让医学成为完整的、完美的科学,成为有深度、有人性的科学。

(根据2017年中国医学人文大会上的讲话整理)

〖瞭望·张雁灵人文医学随笔录〗(49)医学的灵魂 - 天天要闻

张雁灵


〖瞭望·张雁灵人文医学随笔录〗(49)医学的灵魂 - 天天要闻


〖瞭望·张雁灵人文医学随笔录〗(49)医学的灵魂 - 天天要闻


〖瞭望·张雁灵人文医学随笔录〗(49)医学的灵魂 - 天天要闻

〖瞭望·张雁灵人文医学随笔录〗(49)医学的灵魂 - 天天要闻

〖瞭望·张雁灵人文医学随笔录〗(49)医学的灵魂 - 天天要闻

瞭望中国新媒体刊头题字 马誉炜将军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为何天一热,反而是慢性支气管炎高发期? - 天天要闻

为何天一热,反而是慢性支气管炎高发期?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每天给您分享专业的医学科普知识,帮助您及其家人提高健康生活品质,感谢您的支持!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中国大部分地区迎来了盛夏的炎热季节。此时,许多人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频繁出现呼吸道问题,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
万山区开展健康敲门行动 守护失能老人健康 - 天天要闻

万山区开展健康敲门行动 守护失能老人健康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专门上门来服务,让我们免去了去医院来回奔波的困难。”近日,仁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签约医生来到失能老人周安贵家中,为老人进行血糖血压测量、四肢运动功能等健康检查后,家属连连道谢。
此物剧毒!一家五口全中招,2人进ICU! - 天天要闻

此物剧毒!一家五口全中招,2人进ICU!

一句开不了口的“我喜欢你”普通人会改口说:“我想你了”文艺青年最爱说:“今夜月色真美”广东人则会说:“我煲咗汤俾你”▲图源:聊广场说到广东人对煲汤的追求那可谓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能拿去煲汤就绝不放过……▲图源:深圳粤TV各式各样的中药材更是广东人的心头好不过汤可以每天喝药材可不能随便放最近就有一家...
这个集市带你揭秘中医养生秘籍 - 天天要闻

这个集市带你揭秘中医养生秘籍

为迎接“七一”到来,近日杨浦区中医医院联合大桥街道共同举办“‘杏’福市集·宝地健康行”主题活动,让市民近距离接触中医、了解中医、感受中医的魅力。认识生活中的“仙草”,学习内功心法和葵花点穴手,体验神奇小丸子……互联宝地杨浦园内,设置了健康市集和健康体验两大板块,为市民提供沉浸式的中医文化体验。杨浦区...
为什么我坚持不吃西瓜?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我坚持不吃西瓜?

烈日炎炎的夏天,西瓜是很多人的最爱。特别是冰箱里拿出来的冰镇西瓜,吃起来别提多爽口了。但是,我却不怎么爱吃西瓜。我已经有五六年不吃西瓜了。不是不想吃,是不能吃。西瓜富含维生素和葡萄糖、氨基酸等多种物质,性寒凉,特别适合解暑用。但我只要吃了西
Visualized Cancer Medicine征稿:最重要的问题 - 天天要闻

Visualized Cancer Medicine征稿:最重要的问题

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1866 - 1925)诞辰150 周年,Cancer Communication (其前身是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在2016年发起了一次十分独特的征文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征集有关癌症研究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