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步数和死亡率的关系,65岁后别和步数较劲,这个范围挺好

2022年07月04日06:35:12 健康 1586

江大爷在小区门口碰到钱大爷,两人互相打了一个招呼,江大爷说自己急着去做核酸,就不多聊了,说着便快步走开了。

钱大爷赶忙跟上:“我也去做核酸,一起吧!”

江大爷说:“我走路很快的,你能跟上吗?”

钱大爷不高兴了:“我还没七老八十呢!放心,我走得肯定比你快。”

“嘿,你都68了,我才65,我们俩到底谁年轻?”

“年轻三岁也不代表你能走得比我快!”

二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和对方比谁走得快,都不想自己落后于人。

研究发现步数和死亡率的关系,65岁后别和步数较劲,这个范围挺好 - 天天要闻

走路慢和走路快,谁的身体更健康?

没想到走路都开始内卷了,以前都是比谁走得多,现在是比谁走得快,可是走路快能得到什么呢?《自然》子刊上有一篇研究论文,走路快的人更年轻,生理年龄年轻16岁

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衰老和端粒长短有关,暂时没有办法延长端粒长度,但是通过走路运动,可以使端粒维持长度,不容易衰老。

其实也好理解,走路快的老人首先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他能走那么快,至少说明肌肉力量、心肺功能还不错,身体素质比较好。再者,这类老人通常运动积极性更高。

研究发现步数和死亡率的关系,65岁后别和步数较劲,这个范围挺好 - 天天要闻


老年人,别跟步数较劲!

翻翻手机上的步数排行榜,动辄两三万,再看看自己,才走了几千步,实在是过意不去。说实在的,日行两三万步着实有些夸张,不是用机器摇出来的,就是在拼命。

柳叶刀子刊揭秘了最适合老年人的步数,其实是6000-8000步,死亡风险降低40%-53%

要知道,这个结果是分析研究了四万多名中老年人的步行数据得出来的,而不是看所谓的步数排行榜。

这里要说一点,如果老年人走路速度慢,那么也别太纠结,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只要能满足6000步,同样对身体有益,突然改变节奏强迫自己快走,反而有可能摔倒。

如果想提高自己的走路速度,可以在慢走的同时增加肌肉训练,尤其是腿部的肌肉,例如深蹲、臀桥、金鸡独立、左右弓步等,当肌肉力量提升了,耐力和平衡能力都会提升,步速也会加快。

研究发现步数和死亡率的关系,65岁后别和步数较劲,这个范围挺好 - 天天要闻


“没事走两步?”老年人异常步态,隐藏着健康危机

行走艰难,左右摇晃

65岁以后的老人,腿脚不便很正常,但是日常行走不会有太大影响,如果老人下肢非常纤细,且行走艰难,一走路就不稳当,暗示了肌肉力量薄弱,可能是肌少症骨质疏松并存。不仅影响正常活动,还会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诱发心梗和脑梗

一脚深一脚浅,走一会儿就累

可能是足底有骨刺筋膜炎,还有可能和糖尿病足有关,如果脚底没有明显的伤口,但是走路却跛行,要关注腰椎、血糖、血管病变。

研究发现步数和死亡率的关系,65岁后别和步数较劲,这个范围挺好 - 天天要闻


一只脚站着不动,另一只脚画圈

两条腿不能自然弯曲,僵硬不已,就像圆规走路,要考虑是神经受损后脑出血,可能是旧疾留下的后遗症,也有可能是旧病复发,需要引起重视。

走路步子小,还会颤抖

就像刚学会走路不敢迈开双腿,上身歪斜而僵硬,手部颤抖,这种僵硬和迟缓的不太通畅和帕金森有关,要及时检查神经功能,采取干预手段。

老人走路的时候身边的人不妨观察下,若出现文中提到的异常现象,要引起重视。一个人老没老,从双腿很容易看出来,不能任由其衰老,只有适当练腿,才能更好地迎接晚年生活。

研究发现步数和死亡率的关系,65岁后别和步数较劲,这个范围挺好 - 天天要闻


人老腿先衰,中老年人如何练腿?

在练腿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下肢力量如何,不妨借用一下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的测试方法

老人坐在凳子上,上身保持坐直姿态,两手抱在胸前,随后开始重复“起身-坐下-起身”的动作,看看30秒能做几组。65岁后男性少于12个,女性少于11个,说明下肢肌肉力量薄弱,要加强训练。

5个深蹲练习:座椅深蹲、靠墙静蹲、负重深蹲、原地箭步蹲、台阶深蹲

座椅深蹲:将椅子放在身后,往下蹲的时候感觉臀部碰到椅子边缘即停止,稍微借点力让自己放松。

靠墙深蹲:上身依靠墙壁,下身往下蹲。两手可放在大腿上,也可放在墙壁上。

研究发现步数和死亡率的关系,65岁后别和步数较劲,这个范围挺好 - 天天要闻


负重深蹲:不仅锻炼肌肉,同时还可锻炼关节,刺激骨细胞生长,可以在左右手分别拎两瓶矿泉水,也可借助哑铃、沙袋。

原地箭步蹲:两腿前后交叉,然后慢慢向下蹲,可以锻炼腿部的肌肉,还可增强核心力量,提升整个身体的稳定性。

台阶深蹲:站在台阶处,左右腿迈弓步,横跨两级或三级台阶,然后慢慢下蹲。要注意安全,不要站在台阶的中央部位,防止摔倒。

这五种深蹲方式,相比较来看箭步蹲、靠墙蹲比较容易做到,适合中老年人入手,刚开始深蹲下不去不用强求,臀部抬高一点也没关系,要慢慢来,等到下肢力量逐渐增强,支撑力和耐力会更好,到时候深蹲起来也会比较容易。

总之,老年人到了65岁以后,还能每天走上6000步且走得很快,说明身体还不错,死亡风险较低,若不能完成,则应锻炼下肢力量,可尝试根据身体情况尝试深蹲。

参考资料:

[1]全民健身 | 老年人下肢力量锻炼方法,干货在此→·新福建.2022-04-14

[2]六种怪异步态 暗藏健康危机·北青网.2021-12-09

[3]一上岁数为啥就步履蹒跚?可能是患上肌少症·人民网科普.2022-01-12

[4]走路越快人越年轻?新研究发现延缓衰老的秘密·齐鲁壹点.2022-04-27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社保卡使用遇到问题怎么办?指南来了 - 天天要闻

社保卡使用遇到问题怎么办?指南来了

社会保障卡是国家民生服务的基础性载体用卡遇到问题怎么办?指南来啦!快收好1实体社保卡补换卡后电子社保卡要重新申领吗?实体社保卡进行补换时原卡将进行注销电子社保卡中与个人业务相关的服务将不可使用领用新补换的社保卡后电子社保卡即可恢复正常使用,无需重新申领。2社保卡状态显示封存,怎么办?如果社保卡状态为封...
哈佛研究:若是确诊了荨麻疹,这7物马上停止食用,别害了自己 - 天天要闻

哈佛研究:若是确诊了荨麻疹,这7物马上停止食用,别害了自己

荨麻疹这东西,一旦确诊,它带来的不止是皮肤上的红肿瘙痒,更像是一场身体内部的“误会大爆发”。很多人一开始只是觉得皮肤过敏了,吃颗抗过敏药就万事大吉,结果反复发作,越拖越严重。荨麻疹看似只是皮肤问题,背后牵扯的是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甚至可能是
惠州六院荣获“破伤风防治规范急诊”称号 - 天天要闻

惠州六院荣获“破伤风防治规范急诊”称号

南都讯 记者黎秀敏 6 月 28 日,在急诊专科医联体、北京急诊医学学会等多单位联合主办的 2025 年急诊外科分会年会上,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凭借在破伤风防治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荣获 “破伤风防治规范急诊” 称号,成为淡澳地区唯一一家获此荣誉的医院。此前,为进一步提升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为患者提供更科学高效的预防...
越来越多的人查出糖尿病!医生劝告:罪魁祸首已揪出,5物少吃 - 天天要闻

越来越多的人查出糖尿病!医生劝告:罪魁祸首已揪出,5物少吃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我也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