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迷信泡脚和敷药吗?

2022年07月03日04:32:32 健康 1498

我们家是有相信中医的传统的。


从小到大,但凡家人有个小病小痛、感冒发烧之类,如果自身抵抗力抗不过去,拖延几天之后,我父母基本上都是要先找中医号脉,拿汤药,再不济拿中成药,如果还是不行,就开始找医生吃西药比如消炎的药品,假如还是没有效果,最后才是输液了。


如果运气不佳,这套流程走完,基本上会在2-3周左右。


相信中医,应该是很多老人的传统。


现在传统文化复兴,中医药理,再结合传统阴阳五行解说,而现在很多保健行业常用的讲座那类说辞,经常把人讲得云里雾里的。这里面的很多道理,这个角度看正确,那个方向看也是说得通。


#143 迷信泡脚和敷药吗? - 天天要闻

我自己曾经经历有些中医治疗或者理疗,确实有效果。比如大夏天贴的“三伏贴”,我曾经在多年前抵抗力低下,差不多一个月会感冒一次,但是自从连着贴“三伏贴”之后,确实抵抗力上来了,再也没有畏寒怕冷了,也不经常感冒发烧了。


针灸疗法在有些神经肌肉疼痛上也效果明显。


祖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几千年的沉淀还是有很多精华所在的。


但是这些年,经历几次手术,还有一些急症之后,我也越来越能接受西医,相信现代医学。


比如之前有一次身体比较大的不适;还有此次膝盖损伤,核磁共振查出损伤程度3级,我都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找对几家西医医院的医生咨询情况,选择不是那么保守的治疗方案。而确实,也是西医解决了病症病痛。


对此,家里的老人似乎并不是特别赞同。他们始终认为应该采取保守疗法,养生保健为主。


虽然偶尔我也采用一些中医疗法,但是这些年,我也慢慢了解到,很多中药里面含有硫,如果长期服用,是损伤肝肾的。


但是这些却无法和老人沟通,讲多了还会引起纷争,有些话也只能点到为止而已。


一周以前,我姐在暴雨中摔了一跤,竞争导致膝盖也损伤、撕裂。我当时建议她抓紧时间去医院,找医生看看,拍片、制定治疗方案都尽快。然而老家老人还有她自己,可能都认为中药敷药过往效果不错。于是只是在一个信任多年的诊所开了敷药,贴了几天。


然而前天就听说,好像更严重了。这才想起再去医院检查,甚至有了溃烂的趋势。今天最新的消息是,她已经住院了。


看来还是耽误几天了。


我前天就发图片告诉她,我看到一个人因泡脚导致的脚部溃烂图片。


这次一方面在祈祷老姐膝盖能尽快恢复的同时,也真是希望家人能慢慢接受一些科学的理念。


中医在有些保健上,有一定疗效,但是真正的很多病痛,还是靠现代医学解决。


有病不能拖,及时去医院查,哪怕多去几家查。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治疗高血压时,为什么低压难控制,选择药物时需注意什么? - 天天要闻

治疗高血压时,为什么低压难控制,选择药物时需注意什么?

有位患高血压的老年朋友跟华子说,他服用降压药之后,现在血压是130/90mmol/L,高压控制得很好,但低压还是偏高,要怎么办,要不要换降压药呢?华子说,在高血压的治疗中,收缩压(高压)对降压药物的敏感性较高,效果明显;而舒张压(低压)对降
清晨第一眼看手机?身体正在悄悄抗议 - 天天要闻

清晨第一眼看手机?身体正在悄悄抗议

清晨第一眼看手机,似乎成了现代人的 “开机仪式”。解锁屏幕、回消息、刷社交媒体吃瓜、打开短视频,这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却可能让身体在刚苏醒时就埋下健康隐患。
生姜可以预防脑梗?医生提醒:保持大脑健康,这6物要多吃 - 天天要闻

生姜可以预防脑梗?医生提醒:保持大脑健康,这6物要多吃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在中国人的厨房里,生姜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炒菜提香、驱寒暖胃、泡水解腻,一物多能,风头不减。最近有种说法在网上悄悄流行开来: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9岁!哪个省市的人更长寿? - 天天要闻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9岁!哪个省市的人更长寿?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9岁,比上一年度的2023年提升0.4岁,在53个中高收入国家中排第4位。而在1949年时,这一数据还仅是35岁。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另外,什么是“人均预期寿命”?不同省份之间,这一数据又有多大区别呢?这些电影史上的经典角色和形象,你能认出几个?▼先别沉迷黑神话悟空了,这些游戏没20年网...
小暑时节,要护好心脾,推荐10个小妙招 - 天天要闻

小暑时节,要护好心脾,推荐10个小妙招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_大医精诚】天渐渐热起来,人们很容易感觉到精神疲惫,口渴汗多,会觉得脘腹胀满,有时候会感觉到恶心,甚至腹满腹泻、胸闷气短。之所以出现这些症状,跟盛夏暑邪的2个特点有关:一个是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火
“直线升高”胆固醇的3种食物,管好自己的嘴,别自己害了自己 - 天天要闻

“直线升高”胆固醇的3种食物,管好自己的嘴,别自己害了自己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我这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