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者赚钱,过于乐观者如何?#A股

2022年12月04日23:38:09 心理 1050

周末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给大家复述一下:

“斯托克代尔是在越战中被俘的级别最高的美军将领。他被关押8年后放了出来,作者采访他,问:你为什么能熬过这艰难的8年?

斯托克代尔说:因为我有一个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出来,一定能够再见到我的妻子和孩子,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我,使我生存了下来。

作者又问:那你的同伴中最快死去的又是哪些人呢?

他回答说:是那些太乐观的人

作者说:这不是很矛盾吗?为什么那些乐观的人会死得很快呢?

斯托克代尔说:他们总想着圣诞节可以被放出去了吧?但圣诞节没被放出去;就想复活节可以被放出去,但复活节还是没被放出去;就想着感恩节,而后又是圣诞节,结果一个失望接着一个失望,他们逐渐丧失了信心,在绝望中死去

简单说,就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未来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今天猛女这个标题,就是要和大家讨论,目前的行情走到哪了?

关注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对于明年的行情是很看好的,基于的逻辑也很简单,就是美联储大约在明年Q3-Q4要开启降息周期,预计Q2-Q3是衰退,2024年美国经济强复苏,而咱们的经济强复苏大约在Q2-Q3开启,提前一点那就是正好对应牛市应该是明年Q1开始。

但是,以上是推测,也就是上面股市那个被俘将领的最底层的乐观自信,但如果把长远的乐观自信放在短期,那很可能被市场先搞死,然后市场再踏着一批批骸骨真正开始走牛

经济到目前真正的节奏,是刚刚转向,但周末问一圈下来,基本上都是恐慌的,尤其是家里有老人有小孩的,大多处于焦虑中,应对方案都是“尽量两点一线”,广州那边人流量不增反减,已经开始体现我一直强调的第一波冲击的特点:经济无法恢复。

目前第一波冲击尚未到来,届时还有医疗资源等各种问题,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这波冲击2-3个月才能逐步平息,恐慌情绪大幅消散,那时候能够迎来人流量真正的强复苏。

所以这里提两个醒:

一:尽量不要凑第一波高峰的热闹,低谷期再考虑浪。
二:对股市保持长期乐观和当下节奏把握两个维度,不要混淆长期和短期的因素。

节奏提醒完了,现在来看周末发酵的方向,主要就是“放开以后炒什么?”

毫无疑问,确定需求爆发的是疫苗、常备药+抗原检测盒。已经有缺货的新闻爆出来了,顺着这个方向继续挖仍然有机会,人人备药备试剂的话,人口大国的我们显然比国外的需求高的多。

逻辑瑕疵主要是这咳速停糖浆又出来说对新冠病毒有效,实际上以后可能每一款感冒发烧止咳药都可以宣称对新冠有效,这导致短期内有效的中药供给就能无限制扩大。这就叫“自限性疾病”,不是吃药吃好了,反而是免疫系统的功劳。

另一条线就是食品、旅游(出境游)、消费、餐饮、免税,还有很少有人提的会展,以及逻辑递进一些的地产后周期(封控与地产销售数据显著反比,地产后周期叠加保交楼和消费复苏)。

从国外放开后的股市表现来看,也体现出消费(医药)->成长->周期的变化:

乐观者赚钱,过于乐观者如何?#A股 - 天天要闻

其中周期的变化大约已经与放开无关,主要是今年2-6月石油供给冲击的原因。

从目前的节奏而言,消费中的场景消费,医药中的抗原是相对而言前期涨幅较小,涨势较好的板块,地产后周期还无法摆脱地产本身的影响,这一板块的机会大约在明年,而会展确实走特立独行走行情,分期后仍然是值得关注的板块。

另外数据确权周五突然发酵,但强度主要在上午,下午的强度一般,这个板块看的不多,感觉有行情也是“你这样很容易踏空”的行情,再观察吧。

周末消息面:

1、因电力供应不足,瑞士或限制电动汽车使用。继续利空锂电,锂电本身也处于大周期景气度下滑的过程中。

2、人民日报仲音:做好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短期疫苗需求呈现爆发。

3、北京:12月3日起购买四类药品不再实名登记。短期医药需求呈现爆发。

4、格力地产:拟购买免税集团100%股权股票停牌。对于壳资源地产企业情绪利好。

今天更文完毕,写文不易,记得给猛女点点赞和关注哦[绿帽子]开盘见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