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给大家复述一下:
“斯托克代尔是在越战中被俘的级别最高的美军将领。他被关押8年后放了出来,作者采访他,问:你为什么能熬过这艰难的8年?
斯托克代尔说:因为我有一个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出来,一定能够再见到我的妻子和孩子,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我,使我生存了下来。
作者又问:那你的同伴中最快死去的又是哪些人呢?
他回答说:是那些太乐观的人。
作者说:这不是很矛盾吗?为什么那些乐观的人会死得很快呢?
斯托克代尔说:他们总想着圣诞节可以被放出去了吧?但圣诞节没被放出去;就想复活节可以被放出去,但复活节还是没被放出去;就想着感恩节,而后又是圣诞节,结果一个失望接着一个失望,他们逐渐丧失了信心,在绝望中死去。
简单说,就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未来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今天猛女这个标题,就是要和大家讨论,目前的行情走到哪了?
关注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对于明年的行情是很看好的,基于的逻辑也很简单,就是美联储大约在明年Q3-Q4要开启降息周期,预计Q2-Q3是衰退,2024年美国经济强复苏,而咱们的经济强复苏大约在Q2-Q3开启,提前一点那就是正好对应牛市应该是明年Q1开始。
但是,以上是推测,也就是上面股市那个被俘将领的最底层的乐观自信,但如果把长远的乐观自信放在短期,那很可能被市场先搞死,然后市场再踏着一批批骸骨真正开始走牛。
经济到目前真正的节奏,是刚刚转向,但周末问一圈下来,基本上都是恐慌的,尤其是家里有老人有小孩的,大多处于焦虑中,应对方案都是“尽量两点一线”,广州那边人流量不增反减,已经开始体现我一直强调的第一波冲击的特点:经济无法恢复。
目前第一波冲击尚未到来,届时还有医疗资源等各种问题,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这波冲击2-3个月才能逐步平息,恐慌情绪大幅消散,那时候能够迎来人流量真正的强复苏。
所以这里提两个醒:
一:尽量不要凑第一波高峰的热闹,低谷期再考虑浪。
二:对股市保持长期乐观和当下节奏把握两个维度,不要混淆长期和短期的因素。
节奏提醒完了,现在来看周末发酵的方向,主要就是“放开以后炒什么?”
毫无疑问,确定需求爆发的是疫苗、常备药+抗原检测盒。已经有缺货的新闻爆出来了,顺着这个方向继续挖仍然有机会,人人备药备试剂的话,人口大国的我们显然比国外的需求高的多。
逻辑瑕疵主要是这咳速停糖浆又出来说对新冠病毒有效,实际上以后可能每一款感冒发烧止咳药都可以宣称对新冠有效,这导致短期内有效的中药供给就能无限制扩大。这就叫“自限性疾病”,不是吃药吃好了,反而是免疫系统的功劳。
另一条线就是食品、旅游(出境游)、消费、餐饮、免税,还有很少有人提的会展,以及逻辑递进一些的地产后周期(封控与地产销售数据显著反比,地产后周期叠加保交楼和消费复苏)。
从国外放开后的股市表现来看,也体现出消费(医药)->成长->周期的变化:
其中周期的变化大约已经与放开无关,主要是今年2-6月石油供给冲击的原因。
从目前的节奏而言,消费中的场景消费,医药中的抗原是相对而言前期涨幅较小,涨势较好的板块,地产后周期还无法摆脱地产本身的影响,这一板块的机会大约在明年,而会展确实走特立独行走行情,分期后仍然是值得关注的板块。
另外数据确权周五突然发酵,但强度主要在上午,下午的强度一般,这个板块看的不多,感觉有行情也是“你这样很容易踏空”的行情,再观察吧。
周末消息面:
1、因电力供应不足,瑞士或限制电动汽车使用。继续利空锂电,锂电本身也处于大周期景气度下滑的过程中。
2、人民日报仲音:做好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短期疫苗需求呈现爆发。
3、北京:12月3日起购买四类药品不再实名登记。短期医药需求呈现爆发。
4、格力地产:拟购买免税集团100%股权,股票停牌。对于壳资源地产企业情绪利好。
今天更文完毕,写文不易,记得给猛女点点赞和关注哦[绿帽子]开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