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作为家长可能都经历过,在超市孩子要买一样东西,你不给买,他就大哭大闹。或者孩子在玩积木,他总是搭不好,他很着急,很生气,把积木扔了。甚至有的孩子太生气了,生气得以致于打他人或打自己。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负面情绪?
李松蔚21天系统养育成长营其中有一课专门讲了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负面情绪的方法,分享给你:
一、区分“感受”和“应对感受的方式”
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负面情绪前,需要区分两个概念:感受和应对感受的方式。
比如,孩子很生气,生气就是他的感受,这个感受没有对错。
而孩子生气的时候会打人,或者会打自己,或者会大哭大闹,又或者会说脏话……这是应对感受的方式。应对感受的方式有好和不好的区别。
我们要承认的是孩子的感受,它是孩子主观体验到的感觉,没有对错好坏。这个部分不会因为我们的批评或者我们的否定,发生变化。但是,应对感受的方式是可以变化的。
更多示例:
开心是一种感受,笑是应对感受的方式。
爱是一种感受,表达爱是应对这种感受的方式。
悲伤是一种感受,哭是应对这种感受的方式。
紧张是一种感受,深呼吸是应对这种感受的方式。
如果我们能够区分开感受和应对感受的方式,我们就可以一边承认孩子的感受,一边对他应对感受的方式有所处理。
二、方法论
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负面情绪的方法论在心理学的专业名词是言语化,是指用言语的方式表达感受。说白了就是说出来,“君子动口不动手。” 因为最初的感受是身体的一些主观体验,它没办法用理性、用大脑的皮层来加工,它没法被表征出来,直到我们给它找到一些词,为它赋予语言的符号,我们才可以思考讨论和交流这些感受。
用言语的方式表达感受,是一种非常具有适应性的情感加工机制。是我们用来应对感受的一种很成熟的方式,而且在这个方式里,不太容易伤害到自己或者别人。
三、操作步骤
我们怎么帮助孩子学会用言语化的方式处理他的感受?
第一步,我们用语言说出他的感受。
我们承认孩子的感受,理解他的感受,同时控制住他的行为,直到他恢复到比较稳定的状态。
比如,孩子非常生气,他正在打人。生气是他的真实感受,打人是一种不恰当的应对感受的方式,我们该怎么做?
我们抓住他的手,制止他打人,同时我们用语言来表达对他感受的接纳。我们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但你不能打人。”
第二步,我们用语言说出孩子应对感受的行为。
比如孩子打自己,我们知道他打自己,是在应对他愤怒的感受,我们可以说:“我能感到你很生气,你太生气了,所以你很想打自己,你没有别的办法来表达你的生气。”
我们用这句话帮助孩子看到他是怎么应对他的感受的,帮助他把行为和感受建立连接,这是一种重要的自我觉察。
第三步,我们来反馈孩子应对感受方式的调整和改变。
当我们看到他的情绪在慢慢平复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很好,这次你没有打自己,你在不断呼吸,然后你就会慢慢地平静一点。
我们用这样的一个反馈来帮助孩子看到他的感受,是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来调整和改变的。
第四步,复盘。
等孩子平静下来,我们再复盘。
为什么要等孩子平静下来?因为孩子处在激动、生气、害怕等情绪中时,他的整个情绪脑被激活,负现理性的大脑皮层就不怎么工作了。这时候你跟他讲道理,他是听不进去的。
因此,从神经生理的角度来说,一个人要学习新的东西,最有效的时间是他比较平静和愉悦的时候。
这里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不赞同的并不是情绪本身,而是他应对情绪的方式。
我们通过支持性的表达,共情式的沟通,把他的情绪说出来,给他必要的承认和接纳,这是我们在帮助他平复他的情绪,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的更安全有效的来帮他学会自我管理这些情绪,引导他思考他的情绪是什么,他可以怎么做,这些做法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果不好的话,那更好的方法是什么?
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就会逐步地承担起管理自我情绪的责任。
注:以上内容整理自武志红心理平台李松蔚21天系统养育成长营09期,想要系统学习的朋友可以关注李松蔚老师的课程。
感恩遇见,欢迎关注和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