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斯科特.派克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我们每天都处于一个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不愿意面对现实,即棘手和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选择了逃避,结果往往是,问题得不到解决,人生在那一刻停滞了,于是痛苦便产生了。
不得不承认,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是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在选择的便捷选项。我们总是认为,问题放在哪里,只要不去干预,总会自然解决的,这种思想与西方的经济学的自由放任思想不谋而合,大量的实验告诉我们,这种解决问题的想法只能被淘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告诉我们,世界在不断发展,我们需要改变,于是,当代大多数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基本上是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相协调。从经济的发展移步到人生,如果需要人生的一直进步,我们确实需要不断改变我们的思想,尤其是这种不作为的思想,一直应用于现实,只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痛苦。
越王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一定是耳熟能详,倘若越王勾践没有正视实力不够而亡国这一问题、这一痛苦,那么越国一定不会成为一代强国、越王勾践也不会成为一代霸主。
苦胆苦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在勾践眼中,他不认为是苦的,相比于亡国,自己和妻子被吴人侮辱,它是甜的,倘若苦胆没有悬挂在越王勾践头顶,越王选择规避问题和逃避所谓的“痛苦”,那么他的余生必定是极度凄凉。
知道了痛苦和问题的来源,那么我们该如何做了?以下几种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首先,学会自律。自律的内涵挺多的,在这里不一一说明,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让大家查验一下自己是否自律,那就是——是否拖延。今日事,今日必,单单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一天中绝大多数的苦难便迎刃而解了。
其次,正视问题。问题都是能解决的,即使不能得到很好的结果,那也要去面对,心理学上一个很著名的治疗方式便是不断地向患者施加他所惧怕或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时间一长,原本对于患者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小了,将这个理念移步到日常生活,道理也是如此。况且,不去面对问题,问题也会一直存在的,所以呀,尽管去面对,去接受,没什么大不了的。
最后,承担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过好自己的生活,行使好自己的责任,这种趋势按道理来说是不会出现的。
愿所有的朋友都能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多一点微笑,少一份痛苦。
扎西德勒!
如果大家觉得我的文章对大家有帮助的话,动动小手,点个关注可好[灵光一闪]?
往期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