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由身体疾病引起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2022年09月30日16:17:35 心理 1064

国内外临床观察和文献研究表明,患有其他疾病的人,如癌症、内外科相关疾病或慢性疾病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引起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

更常见的是内科和外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现患者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常见的情绪困扰可能是思考很多,负面思维强烈,情绪低落,整个人无法放松,甚至可能产生自杀自残的念头。

那么,如何解决生病带来的焦虑和抑郁呢?心理学专家荣教授建议,我们可以从以下五点着手。

如何改善由身体疾病引起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 天天要闻


一、搞懂药物副作用

曾有个患癌症的病患年仅20几岁,虽然有积极接受治疗,但因为癌症治疗严重影响工作,也使得原本稳定的感情生变,让她不自觉陷入重度抑郁的情绪,所幸有即时发现前来身心科求诊,在接受抗抑郁药物与心理治疗双管齐下,逐渐走出情绪低谷。一般来说,某些内外科疾病治疗药物,包括癌症治疗药物,确实有可能会引发病人产生焦虑及抑郁,例如有些降血压药,或是治疗发炎的类固醇用药、女性服用的荷尔蒙药物或避孕药,其副作用都有可能引发抑郁情绪。

二、有氧运动

除了适当的药物治疗与足够的日照之外,病人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更顺利解开纠结卡关的情绪问题呢?荣新奇教授认为,生活上可多从事一些正向休闲活动和运动,就会有很大的帮助!简单来说,一般会鼓励病人要保持规律运动的习惯,尤其是有氧运动,可促进大脑分泌让人心情愉悦的“脑内啡”,以缓解焦虑、降低抑郁的机率。

针对运动的观念,他也特别提及,“门诊常花不少时间跟病人卫教运动的重要,但很多民众常把运动跟劳动混为一谈,很多去运动的人会认为自己是被逼的,是为了健康才被迫去运动,认为运动是件很累人的任务,也就无法享受运动的当时以及其带来的正面助益。”

饮食方面,曾有临床研究分析发现,Omega-3不饱和脂肪酸(深海鱼油)富含的EPA对改善焦虑、抑郁有正面助益,但补充方式与剂量,建议还是由专业医师评估个人状况后再食用,效果会更好。

如何改善由身体疾病引起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 天天要闻


三、放松呼吸+催眠自我疗愈

除了有氧运动之外,腹部呼吸法、催眠自我疗愈对改善焦虑、抑郁也很有帮助。

其实,腹部呼吸是人类最原始的呼吸方式,是我们刚出生还没人教就会的呼吸法,只是随着年纪增长,不知不觉就习惯使用胸腔呼吸,然后紧张的时候就呼吸得更急促,身体跟心理就随之更为焦虑紧绷、心跳加速,甚至影响睡眠。

建议每天回到家,不妨给自己一小段时间,搭配喜欢的音乐,静下心来做点腹部呼吸,让紧绷了一整天的身心,得到真正放松的机会。

四、冬天注意日照要足够

尤其进入冬季,这种因生病引发的焦虑、抑郁更需要特别注意!“其实每年大概从秋天开始,身心科的诊间就会明显看到病患不约而同前来求诊,有些可能是之前已经很久没回诊、病况已稳定的病人却突然又跑来求诊。

就临床经验与文献来看,冬季确实是容易引发抑郁症复发的季节,主要原因可能与季节进入秋冬之后,光照时间缩短,日照不足所引起的体内生物节律性失调有关。”

由此可见,这类因为内外科疾病所引发焦虑、抑郁情绪或曾有身心科病史的民众及家属,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不妨多提醒病人,特别是进入冬季的时刻,每天还是要找机会适度晒点太阳,预防血清素浓度下降与褪黑激素的失衡,进而影响睡眠、饮食和情绪,尤其是过去明显只要一换季就容易复发的人,补充足够的日照是不可或缺的天然疗法。

如何改善由身体疾病引起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 天天要闻


五、家人倾听+正确治疗

一旦身旁的家人亲友出现这类因疾病引发的焦虑、抑郁情绪,又该如何协助他们跨越情绪低谷呢?

面对这类因为生病引发情绪低落的病患,身边的人通常会劝说:“不要想那么多,你就是因为想太多才会这样。”但其实这类的用语对病患来说一点帮助也没有。

建议家人亲友可先做好“倾听者”的角色,再进一步关心并了解病患出现哪些困扰,可以试着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是因为睡不好、吃不下或是感觉精神变差、总是提不起劲、心情不好等哪些症状。

用倾听了解取代太过主观的评断,再陪伴病患复诊由主治医师诊断,是否为主线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影响,由医师建议病患是否该转诊身心科门诊接受进一步的治疗,会比家人亲友直接建议或试探“你是不是该去看个身心科或精神科?”会更适当,因为专业医师的判断与建议,通常病患的接受度会更高,也才能给予及时且正确的治疗。

原文原创自荣新奇教授催眠心理工作室,如需转载,请取得许可并标明出处。有任何疑问,可以点击头像私信联系。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