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专家朱建军:学会和“坏记忆”“和解”

2022年09月27日03:05:04 心理 1054

上一次我们讲心情和记忆力的关系,然后我说心情好的时候记忆力就更好。有人可能觉得不是,有人可能觉得我就是老记住那些特别不开心的事,越不开心,记得越牢,越念念难忘,叫耿耿于怀。


心理咨询专家朱建军:学会和“坏记忆”“和解” - 天天要闻


比如有些人在婚恋关系中,以前曾经有过一些这种不愉快的记忆。他自己也告诉自己说,“哎呀,这个已经过去了的事情,现在不要再想了,把这些事情忘了吧。


”但是就是忘不了,记得可好,隔段时间就可以把这些事情翻出来,然后再吵一次架,或者不吵架,自己再痛苦一次。


一些人听了我上一次课就觉得这胡扯啊,不是这么回事,谁说心情不好的时候记忆力也差?

心理咨询专家朱建军:学会和“坏记忆”“和解” - 天天要闻

是啊,是有这种情况,这就是我上次为什么要说一句有例外。原因就在这。当你心情特别不好的时候,就这个不好的程度比较高的时候,这件让你不开心的事情,你是非常容易记住的。


这其实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就是说我们会本能的记住那些让我们特别不开心的事情,轻微不开心不算啊,就是很不开心的事情。


这样的话呢,我们以后就可以,比如说避开同类的事情,对吧。保护自己不再次碰到类似的事情,它起到这样一个作用。

心理咨询专家朱建军:学会和“坏记忆”“和解” - 天天要闻

但是那种开心的时候记忆力好,和现在说的这种不开心的时候的记忆力好,这两个是有区别的。开心的时候的记忆力好,他不是仅仅记住那件开心的事,他是人开心了嘛,看什么都关心,对什么记忆力都好,他那个就进入了一个普遍性的记忆力好的状态。


但是不开心的时候呢,他并不是对其他的周围的发生的事情记忆力好,而是说他只对这件不开心的事本身记忆力好。


把不开心的事牢牢记住的这种倾向,它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痛苦。所以很多人这种时候,都宁愿希望自己记忆力别这么好,忘掉算了,但是就是忘不掉,这个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专家朱建军:学会和“坏记忆”“和解” - 天天要闻

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没法说清楚具体怎么办,但是我们可以简单的原则性的说一下,就是不要努力去忘掉它,不要告诉自己说不行,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儿忘了。


因为当你告诉自己说我一定要忘掉这件事的时候,实际上你等于是在提醒自己,有这么一件事,那你其实是更加忘不掉的。


其实相对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顺其自然,相对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无为。就是,“唉,想起来就想起来吧,难受就难受吧,”然后等着这种难受慢慢的过去好了,我自己也不用刻意的去做什么,用这种方式来对待它,它是不是就能很快忘掉呢?不能,但是他会慢慢忘掉,慢慢忘掉总比忘不掉强。所以这个也许是一个可用的方法。

心理咨询专家朱建军:学会和“坏记忆”“和解” - 天天要闻

在这种时候呢,要告诉自己不要懊恼,自己总记住这些消极事情,从心理学上来说,它是身体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就是让自己记住这些教训的一种方式。


然后我们感谢一下那个潜意识的自我,他宁肯忍受这样的痛苦,还是要提醒自己记住这些不愉快的经验,避免再一次掉在同一个坑里。


去感谢一个内心中这个部分的自我,然后就由他去,忍受、接纳、等待,然后它就会慢慢过去。这样多做几次,渐渐的那个消极记忆也就会逐渐的落下来。

心理咨询专家朱建军:学会和“坏记忆”“和解” - 天天要闻

虽然这不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它是一个可用的方法。心情不好的时候,那种强记忆让我们记住的这些消极的事情,总有一天也会慢慢的像石头上的字一样,风化掉。



(作者:朱建军,公众号:内明网校)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