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掉”的一代人: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焦虑?

2022年09月26日04:07:23 心理 1200


“垮掉”的一代人: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焦虑? - 天天要闻



当下很多人,正在变得越来越焦虑。


不管是我邮箱、微信里收到一封封信和留言,还是单仁行后台里读者们的倾诉,很多人都在焦虑,焦虑当下生活、工作、事业、社会和未来。


这种焦虑不光是企业主,还呈现着一种年轻化,透过字眼,我似乎看到了一幅幅皱着眉头的年轻面孔。


它跟我们当下的经济环境有关,却又不是完全因为环境。


可能作为老一辈,面对这种“焦虑”,往往难以理解:


你们不愁吃不愁穿,比我们当初生活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你们有什么可焦虑的?


也有专家在喊,现代人焦虑是因为心里太脆弱,经历得太少了。


其实每代人成长环境不一样,面临的问题不一样,自然也会有不一样的烦恼。


“垮掉”的一代人: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焦虑? - 天天要闻


焦虑的年轻化,并不是今天的人变得脆弱了,而是社会变化所导致的集体现象,不是他们经历的太少,反而是他们经历的太多,太快了。


怎么理解呢?



“垮掉”的一代人: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焦虑? - 天天要闻



首先,焦虑≠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病。


而焦虑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出坏的预想,陷入了紧张和不安。


为什么这代人越来越焦虑了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在过去接受的教育中,缺乏了“如何做一个平凡人”的内容。


“垮掉”的一代人: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焦虑? - 天天要闻


中国的大部分父母都是“大家长式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用自己过去的经验教育孩子,省吃俭用让孩子上好的学校,上好的辅导班,也无时无刻不在告诉孩子:


你不努力做“人上人”,就只能做“人下人”。


很多老板也在用这样的“家长式方法”去管理团队。


但是,他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这个社会本来就是个阶级社会


只要是阶级社会,就有马太效应在起作用,绝大多数的人都只看到了20%的人高光时刻的模样,忽略了马太效应当中的倍增定律。


“成功是来源于不断学习积累和行动所产生的复利,只有一次次小目标的达成,加上恰到好处的幸运,才能产生大的成功。”


当大部分人没办法成为20%的人的时候,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好失败,是不是个废物,等到下一次要行动了,就会无比恐惧失败,反而耽误了行动本身。


“垮掉”的一代人: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焦虑? - 天天要闻


这就是“灾难化思考”,一旦陷入这种思维误区之后,人们的行动力就会越来越差,恶性循环。



“垮掉”的一代人: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焦虑? - 天天要闻



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获得快乐的“阈值”越来越高了。


过去我们的娱乐方式是什么?


看书、看电视、条件好一点玩玩电脑游戏。


“垮掉”的一代人: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焦虑? - 天天要闻


这些至少需要我们付出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甚至还要去主动思考才能获得快乐。


但今天社会的速度在加快,造富的神话也在加快。


原来的“快乐”被打包成了不需要动脑,“短平快”的短视频段子,变成了“我也可以一夜暴富”的神话。


“垮掉”的一代人: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焦虑? - 天天要闻


大脑在这种短时间、高频率的刺激之下,会大量分泌多巴胺,几十秒,几分钟就能让人觉得快乐。


但这种简单的“快乐”刺激多了,获得快乐的“阈值”就越来越高。


阈值被提高的后果,就是做一些需要长时间,正收益的事情,大家已经没什么耐心去感受快乐了,就像今天还有多少人能沉下心读一本书,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甚至很多人连几千字都不愿意看下去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沉迷一段时间的短视频段子、暴富梦想之后,会明显感觉自己变“浮躁”了。


因为大家都在渴望着即时满足,快乐的阈值提高了,不再愿意去接受延迟满足,做一些时间长,需要动脑思考,但收益更大的事。



“垮掉”的一代人: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焦虑? - 天天要闻


当然,你以为我聊这些,是要把这些问题甩给家长和社交媒体吗?


当然不是,这些问题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社会加速。


什么是社会加速?


“垮掉”的一代人: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焦虑? - 天天要闻


社会加速有三种类型:技术加速、生活节奏的加速、以及社会变迁的加速。


技术加速很容易理解。


过去20年里,科技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最直接的体验就是生产力大爆发。


绿皮火车变成了高铁飞机、写信变成了微信、人工生产变成了全自动生产线


“垮掉”的一代人: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焦虑? - 天天要闻


技术加速带来的结果显而易见:我们生活节奏的加速。


车越跑越快,但我们并没有省下多少时间去休息,去思考,反而要去往更多的地方;


发微信比写信快得多,但我们微信也装了几千个人,聊天都成了一件让人疲惫的任务。


这样的技术进步和生活节奏的进步并不是相互独立,它们会彼此促进:


也就是技术进步的加速,促使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导致生产生活的循环时间越来越短;


生产生活的循环时间越来越短,倒逼技术进一步加速。


在联欢的作用下,就产生了社会变迁的加速,越来越多的新事物加速出现,但我们进步的脚和手和脑袋,也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


旧有的线性思维,已经无法解决今天非线性的问题。



“垮掉”的一代人: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焦虑? - 天天要闻



对企业和个人来说,引导自己远离焦虑,更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和事业。


“垮掉”的一代人: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焦虑? - 天天要闻


首先,认清社会的现实,找到良性循环的起点。


只要是阶级社会,就会有二八定律在起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眼里只有目标,但是没有实现目标的方法和行动,自己拼劲全力也难以从“8”跨越到“2”。


这个时候,认清这一点,少一点对自己的责备和焦虑。


人不能跟着环境随波逐流,社会加速所带来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看到问题,相互责备,而是摆正心态,学着去解决问题,开始学习和积累,先专注做好一件事,进入孕育成功的良性轨道。


第二,避开灾难化思考的模式,找到能让自己获得成就感的手段。


获得成就并不是只有“做人上人”这一条路,即使我们侥幸成为了现在别人眼中的“人上人”,我们还会发现头顶还有更高的阶层。


“垮掉”的一代人: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焦虑? - 天天要闻


真正能让我们获得成就感的目标,不是应该跟别人比,做“人上人”,而是应该跟自己过去比,做“更好的人”。


第三,延迟满足,寻找“长期的快乐”。


做到延迟满足,就要着眼于全生命周期的收益去做决策,而不是只看眼前的收益,这是一种基于理性选择的智慧,


把一个长期目标拆分成一个个的短期目标,然后分阶段不断的“延迟”再“满足”,持续的给自己正面的反馈。


最终,我们可能就会发现,提升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功利的目标,而是一个结果。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