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记忆集体被篡改?曼德拉效应带我们走近三个认知偏差的真相

2022年07月15日17:11:15 心理 1568

2013年,南非名人曼德拉去世的新闻发布后,许多人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记忆发生了混乱,不是他很久之前就去世了吗,还有人信誓旦旦地说,看过新闻的报道,他在监狱中死亡。

心理学将之称为曼德拉现象,这是典型的自我认知与事实不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新近发行了玄慧雯编著的《曼德拉效应》一书,带我们一步步地抽丝剥茧,探寻常见的心理学认知偏差,以及教会我们如何避免自我认知的偏差。

人类记忆集体被篡改?曼德拉效应带我们走近三个认知偏差的真相 - 天天要闻


一、记忆不真实的真相

我们的记忆为何会出错,这也许同大脑的记忆存储模式有关,外界的信息从临时存储区(如海马体)转移到前额叶皮质,并永久地储存下来时,信息才进入巩固期。在这一过程中,海马体将经历的事件形成情景记忆或自传性记忆,用记忆碎片的方式将它们记录下来。

当受到某一刺激或出于某一目的对经历的这些事件进行回忆(即信息的输出)时,海马体就会进行场景构建,即海马体的神经网络将这些记忆放在一个空间里进行重新组合。


类似于信息查询-信息重组-信息输出的过程。


在这些过程中,海马体会按照人类个体的逻辑和当下的信念对内容进行编辑,这样就形成的虚假记忆。


比如:我们回忆起《罗马假日》时,那个漂亮、高贵的公主,有没有同心仪的记者一起游过小河,躲避伪装皇室保镖的追赶呢?公主在许愿池边有没有抛过硬币呢?又是怎样抛的呢?


很多人的答案不尽相同了。我们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也就是俗称的认知与选择性记忆。


最理性安全的方式,就是对于记忆,不要想当然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人是错的,客观地对待事情,这样才能避免陷入尴尬,给他人带来伤害。


二、不要在意别人的眼里得“自己”

个体行为很大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人们爱用这面“镜子”来认识和把握自己。这是著名的“镜中我”的理论。


古希腊阿波罗神庙上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哲学家尼采解读为: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对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是“知者”。

我们需要唤醒个体的自我,不用太在意外在的眼光。

1902年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镜像自我”的概念。每个人分为“纯我”和“社会的我”两个部分,而镜中的我,并不是真实的,比如:我可能向灾区捐了款,他人会认为我是一个热心肠,乐于助人。我们通过别人的评价,开始确认自己就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并以此标准要求自己,这就是我们的自我认知,是在他人的评价和认识基础上形成的。


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罗森塔尔效应。经常表扬一个人,后来他就真的优秀了。

我们需要的是降低对别人评价的高评价,而逐渐提升对自我认知的高认同。这才是个体慢慢成熟的表现。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三、每个人都很优秀,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我想变成一颗明亮、璀璨的星星,即使身处黑暗,也能发出一丝独特的光芒。”这是南非歌手拉里.乔的歌声。


31岁的乔,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去,这个来自底层黑人家庭的歌手,生活贫困,经常挨饿。乔清晰地记得,有次妹妹哭着对他说,自己特别想吃面包,但乔无法满足妹妹,家里别说面包了,没有任何可以吃的东西。后来的他,为了解决生活困境,结识了一些“坏朋友”,还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在南非的道格拉斯监狱,一个小小的窗口望出去,他可以看见狭小天空中的7颗星星。他服刑期间,父亲去世了、女儿夭折了,乔听说后,几乎崩溃了。他苦苦思索自己过往的人生,他坚信自己原来是一个好人,可人生为什么发展到如此糟糕的境地呢。


在入狱的第八个月,他开始和吉他、歌曲为伴,并在内心燃起生活的希望。他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倾注在歌词中,他的歌让听者心碎。


他的歌声打动了狱官,乔在得到许可后,参加过一场音乐义演,他的表演让观众震惊,成功收获了大批粉丝,也打动了现场的一位音乐制作人。


制作人从乔的歌声中,听出了对生命的渴望、以生活的向往,他对乔录制了专辑。


我们常常对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感动无所适从。但只有我们不断地发掘内心真实的感受,认清自我,变换思维,大胆创新,不断成长,才能顺应当下的变化,重新迎接新生。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