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含泪推荐-今年读过最好的心理咨询书

2022年07月15日04:09:22 心理 1173

◽️《少有人走的路》告诉我们,人生苦难重重。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告诉我们,我们不能逃避痛苦,只能承认。

.

感谢自己在最崩溃的时候遇见这本书,39.7万字、4个日夜的陪伴,它像一个温暖的怀抱,包容我一切的坏情绪;像一双有力的手,在我掩面哭泣时轻拍我的后背,安慰着:“没事了,一切都会过去的。”

.

此刻我端坐电脑前,竭尽全力在大脑里搜索文字来表达我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却感到词穷,在此引用一位教授的评价:

.

“我读心理治疗的书超过半个世纪了,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书:这么大胆、这么直白、这么多好故事,又这么深刻而引人入胜。”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终身荣誉教授欧文.亚隆

.

书中主人公洛莉就像一位善解人意的老友,絮絮讲述着她作为治疗师的旅程,带我们走进四位来访者的故事:

✨一个40多岁、事业成功、自以为是,认为身边所有人都是蠢货的好莱坞制片人;

✨一个30多岁、刚新婚就被诊断出绝症,时日不多的大学女教师;

✨一个69岁、历经三段婚姻,感到孤独绝望、声称生活再不好转就要在70岁生日当天自杀的老太太;

✨一个20多岁、有原生家庭创伤和酗酒问题,在爱情中频频受挫的姑娘。

.

其实书中还有第5个寻求帮助的人,就是治疗师自己。她是一个单身职场妈妈,40多岁遭遇失恋几近崩溃。有朋友对她说“或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于是她给自己找了一位心理治疗师。当她切换到来访者的位置,坐到另一位心理治疗师的沙发上倾诉自己内心的脆弱和悲伤,更能感受到心理治疗治愈和改变的力量。

.

相较于之前读过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探讨的问题更能触及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痛点。《蛤蟆》告诉我们“原来我有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本书告诉我们“虽然生活有那么多无力感和局限性,但我们仍然有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

作者的坦诚和勇敢是本书最珍贵的地方,心理咨询师终于不再是只有专业气息的“镜子”,而是作为有血有肉的人站在我们面前。也正是那些脆弱和痛苦,让人与人真诚相对、紧密相连。

.

无论你是谁,有着怎样的身份背景,我们面对的烦恼其实都相通——爱与被爱、遗憾、选择、死亡,这都是我们生而为人必须要学习面对的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切肤之痛和生命困境,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共鸣和希望。


治愈含泪推荐-今年读过最好的心理咨询书 - 天天要闻


治愈含泪推荐-今年读过最好的心理咨询书 - 天天要闻


治愈含泪推荐-今年读过最好的心理咨询书 - 天天要闻


治愈含泪推荐-今年读过最好的心理咨询书 - 天天要闻


治愈含泪推荐-今年读过最好的心理咨询书 - 天天要闻


治愈含泪推荐-今年读过最好的心理咨询书 - 天天要闻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