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的交通事故却让61岁的老人世,我们开车要注意什么?

2022年07月14日16:50:27 心理 1375

在晚上陈先生开车回家时,打着左转灯准备拐弯,对面快速来了一个车,两车蹭到一起倒车镜有了轻微刮痕迹。本来几百元就能解决的事,没想到对方是酒驾,下车后就开始骂,还把陈先生的父亲给打死了。具体事件就不做评论了,我都不敢想象会出现这种悲剧。关于酒后驾车的危害网上一找一大把,今天从专业角度说一下,新手开车怎么避免注意力分散。

都说开车打电话不安全,但是我们开车用的是眼睛,打电话用的是耳朵应该并不冲突啊。可是实际上心理学测验表明,同时做二件事,比做一件事困难很多。这个叫双重干扰

轻微的交通事故却让61岁的老人世,我们开车要注意什么? - 天天要闻


我们人类处理这些关于注意力的任务时,在大脑里面是按条处理的,类似在一条车道上,每个任务就是一辆汽车,每增加一项任务,就是需要并入同一条车道一辆汽车。很容易造成交通堵塞。比如你注意到一件事情,这时大脑让你去注意另外一件事,这时你就会放下第一件事,去关注另外一件事。而这时,如果第一件事你还没能处理好,那第二件事就只能等待你处理好第一件事后再开入车道,让你进行处理。

轻微的交通事故却让61岁的老人世,我们开车要注意什么? - 天天要闻


如果我们必须同时处理两项或以上的任务,那他们之间分配的注意力会是什么样呢?咱做个比喻,如果把你的所有注意力比喻成一个池子里面的水。你在执行任务就是从中放一个管道来取水。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管道。水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不管你的任务是多少,都会受到影响。虽然你感觉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但实际上却是每增加一项任务,就会减少其它任务的注意力的程度。

轻微的交通事故却让61岁的老人世,我们开车要注意什么? - 天天要闻


做过一个开车实验,安排了一列车队,领头的车以恒定的速度前进,要求后面的车要保持车距不变。也就是速度也必须恒定。在实验进行到某个时间时领头的车刹车了后面的车也要完全停下来。这个是一个测验视觉注意力的任务,但是开车是需要肢体配合的。所以还要兼顾一下开车的任务。

轻微的交通事故却让61岁的老人世,我们开车要注意什么? - 天天要闻


实验分三组,一组只是开车,另一组增加了一个任务,工作人员在车内播放一些词,要求司机重复这些词。还有一组在方向盘上增加了一个显示器,当司机发现显示器为红色时时,就要用手在边上的一个显示器上按一下数字“1”。结果是什么样的你们猜猜

这个实验是除开车之外,还增加了一个听觉任务,和一个视觉任务。听词的司机,在发现头车刹车后,踩下刹车后的反应时间,比专心开车的司机,慢0.8秒。虽然这0.8秒不多,但是在高速上还是很可怕的。需要看显示器并按数字的司机,完全没有发现前面的车停了下来,直到追尾

这也表明,当我们同时使用二个视觉任务时,比用一个听觉和一个视觉时注意力更容易分散。

红色 绿色红色 绿色绿色 红色 当你读这几个字时,字体的颜色是不是影响了你的阅读速度?这个现象叫自动加工,完全不受你的控制,在你读字的意思与颜色时出现了混乱。这在开车时也会有这种现象,你接听电话时,你大脑会自动产生电话内容相关的画面,分散你的注意力。

轻微的交通事故却让61岁的老人世,我们开车要注意什么? - 天天要闻


当你注意力分散时,你有肢体就会采用心理定式的方式来开车。什么是心理定式呢。比如我们这里有个快递员,每收一件快件是8元钱,刚开始工作时,快递员收客人快件时,会用计算器计算出件数X钱数,比如2件是2X8=16元、3件是3X8=24元。等快递员工作的时间长了,他会跳过计算过程,认为 2件就等于16元 3件就等于24元。而不需要计算过程了。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刚开始开车时,会判断路况,行人的情况,等开得久了,就跳过判断的过程,直接按以前的经验操作。这就是为什么新手刚变成老手的时候反而容易出现事故。

轻微的交通事故却让61岁的老人世,我们开车要注意什么? - 天天要闻


这个出事故的点叫“决策点”。一个给定的动作,是由很多细节组成的,每个细节之间转换时,如果大脑正在想其它事情,就容易出错。比如,我们决定去打个鸡蛋吃。这个是总的动作,你会分成二部,第一个动作是打鸡蛋。第二动作是把鸡蛋放到碗里,把鸡蛋皮放到垃圾桶里。


轻微的交通事故却让61岁的老人世,我们开车要注意什么? - 天天要闻


这时你接了一个电话,你一边接电话,一边把鸡蛋皮放到了碗里,把鸡蛋清和蛋黄放到了垃圾桶里。这就是因为你决定打鸡蛋吃时,下面的分节动作衔接出现了问题。在开车时也是一样,都是在分散注意力时细节出现了问题。

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没看到红灯,或者没看到突然出现在车前面的行人。而且我们打电话时,会不自觉的放慢车速,以为放慢车速会安全些,实际上车速放慢,让我们更加放心的构想和理解电话那边的内容,更增加了危险性。

轻微的交通事故却让61岁的老人世,我们开车要注意什么? - 天天要闻


同时心理学实验表明,如果在副驾驶上与你聊天,危险性就小得多。这种交谈与电话交谈不一样,他谈话的行为可以同时观察交通情况,但电话里的人却不能。

当然这并不是鼓励你老公开车时,你可以在边上唠唠叨叨的。


轻微的交通事故却让61岁的老人世,我们开车要注意什么? - 天天要闻


#轻微交通事故引冲突 61岁老人离世# #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