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深入潜意识的漩涡

2022年07月05日00:33:02 心理 1288

“在梦里挣扎,在梦里呼救,在梦里感到神经冻结,仿佛一口气,永远深入在那个世界。”

人们对意识的探索一筹莫展。意识对于人类的世界而言,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理解壁垒。这座壁垒屹立于人类的大脑之中。它是无形的,亦是不存在的。即便目前最高级的计算机,也无法破译意识的奥秘。人类的一切认识,起源于意识。而意识却无法在人类体内找到对应的器官。人类拥有着意识,却找不到意识。事实上,如果不是刻意寻找,我们不会意识到我们的意识。

精神分析:深入潜意识的漩涡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大脑与意识


在意识的探索领域中,有一个地方被称为神秘的禁区。自从弗洛伊德将这个地方列为重点关注对象以来,人们并没有变得更加清醒,反而陷入更多更深的混乱。意识尚且是有序可循的,尽管它隐匿,且无法找到所在的区域。但是意识是如同一条又一条的信息编织在一起,缓缓地被我们感知到的“一整块的东西”。在难以理解上,意识属于无法理解的秩序化身,而潜意识则完完全全依托于混沌。

弗洛伊德率先开展了对潜意识探索,并且绘制了意识与潜意识之分的冰山,同时为之设计了一套内在却虚无的精神官能器官。弗洛伊德把“精神”视为一种运行于人体之内的系统,是和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同个位阶的存在。意识也被抓到了这个系统里面,且占据了这个系统的一小部分。“我们能看到的,只有海面上的冰山。然而,在冰山之下,潜藏着更多的秘密!

精神分析:深入潜意识的漩涡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冰山



固守科学原理,执拗于生物原则的科学家们,即便把大脑打开一百个,也找不到所谓的“精神系统”。脑科学家们尝试用神经传导信号来解释人类的行为,在理论上似乎无懈可击,但是在信息次序上却陷入了茫然。每个人感知到世界的方式,是整体的,一整片地进行感知。而非区分出具体的通道来。而且意识似乎只能内在于人体内,而无法靠“制造的”方式模拟出其原理。我们如今可以造出人造心脏,可以造出人工耳蜗。人体内的各种器官和系统的运作,我们不说一清二楚,起码已经可以略知一二。

然而,“精神系统”把我们的智力和求知欲统统拉入到深不见底的涡旋之中。我们无法造出意识,我们也无法创造出潜意识。我们无法捕捉潜意识,除非用潜意识的手段。在弗洛伊德的理解中,潜意识是一直存在的。他只是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把这片漂泊的冰山找了出来。在弗洛伊德之前,就已经有了催眠术。催眠术的核心就在于对潜意识的把控,而当时的催眠师们,把催眠过程中发生的潜意识作用理解成了磁场的作用。

在弗洛伊德之后,名为“精神分析”的学派开始了时至今日的研究。比起其他心理学学派,精神分析一脉无论换了什么领导,革新了多少理论,一直都是在以各自的方式探索着潜意识。哪怕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上的收获。20世纪时,弗洛伊德所掀起的“精神分析浪潮”,深刻影响着西方世界。精神分析渗入到文学,艺术,电影,哲学等各个人文领域之中,也使得人们对“精神”的好奇与日俱增。

精神分析:深入潜意识的漩涡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第一位精神分析师“弗洛伊德”



膨胀的好奇心并不能带来完备的研究成果。我们应该如何研究一种无形的事物,用唯物的科研手段?我们应该如何发展出一种无形的技术,来对抗同样是无形的疾病?人们的好奇,只是将原本混乱的认识变得泛滥。甚至成灾。

我们深陷潜意识的涡旋之中,就像是真的面对着一片深沉的海洋。海上漂浮着的是可见的极小一部分的冰川,而地下是庞大到难以看清实相的宏伟结构。这座冰山在结构主义者眼中,成为了揭开人类精神奥秘的钥匙。人们也逐渐从热衷于冰山底下的内容转移到冰山上和下的结构。这种探索神秘和研究无形之物的热忱,丝毫不亚于前往陌生的国度淘金。

意识以清晰而决然的姿态告诉了我们,一切对意识的探索终将在“笛卡尔剧院”的假想中溃败。“哲学家的僵尸”思想实验则尽情嘲笑着人们的无知。自我心理学开枝散叶,放弃了对不确定性,即“意识”的本质的深刻探索,转而研究流于表面的“情感”,“情绪”,“认知”,“行为”。无数定义完善的理论如同脱缰的野马,在学术领域飞驰,宣告着人类在心灵领域的赫赫战功。意识就这样慢慢地沦为了一个背景板,人们谈论意识,却不去理解它。

精神分析:深入潜意识的漩涡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计算机与脑科学实验



我们将意识分解,变成更具有确定性的人类感知觉和体验,以此来悬置起本身“无解”的命题。用浅薄的大脑研究,通过控制变量的手段,得到有限性的脑区理论。这样的方法却难以运用在潜意识的探索上。一辈又一辈的精神分析师,最开始只是掌握了一把打开潜意识大门的钥匙。但是他们却需要花尽毕生精力,来研究这把钥匙是什么,钥匙所对应的门是什么,门后面的事物是什么,以及钥匙和门之间的关系。每一个精神分析师,都会在执业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技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投入到潜意识的涡旋之中,而不是刻意地去回避他们。梦境,呓语,癫狂,幻想,妄想,这些人们或是讳莫如深,或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事物,却是精神分析师要去主动接触的。不去回避暗流涌动,而是激流勇进。慢慢地描绘出存在的形态,慢慢地让无形滑入到有形之中。潜意识和意识的结构并非牢不可破的。正如人类的精神疾病并非不可战胜的。我们终将知道一切,我们也必将知道一切。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