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培训分享:学习心理学,让我能够读懂孩子,与爱同行

2022年07月02日15:20:12 心理 1346

阅读前请先点击关注,以免错过每日的内容更新~

人生的很多事,都需要一个契机。

家中的一对“好”之于我,也许是促使我在亲子关系、家庭教育上不断思考和学习的又一个契机。

如果觉察是改变的开始。

我想是在那一年,妞姐刚上小学,睿哥刚进幼儿园。同样初到一个全新的环境,睿哥温暖有爱、热情大方、乐观活泼的状态,在短短的时间内,成功助力他适应了新的生活和环境。

反观妞姐,对于新阶段的开启,虽同样的充满好奇和兴奋,但明显也能感觉到她内心的小心谨慎、纠结慢热、拘谨保守。

心理咨询师培训分享:学习心理学,让我能够读懂孩子,与爱同行 - 天天要闻

是同学关系出了问题,还是学习能力跟不上?

同一个家庭出生,同样的教育方式,为什么两个孩子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状态,她茫然无助,我也无从入手;很长一段时间,进展到我们互相纠结、互相煎熬……

常说,为人父母是「陪孩子一起成长」。

父爱和母爱是本能,但并不是每一个人天生就会当爸妈,大家都是在跌跌撞撞中打拼成长。

作为新一代的父母,我们虽知道不能用传统的方法去对待现在的孩子了,但是疑问随之而来,不用传统的方式,那用什么方式呢?

于是开始关注和学习各种育儿理念,寄希望于所谓的“专家”,却发现事情越来越复杂,夹缝在那些原本冲突的观点之间,更加困惑,教育鸡汤喝了不少,却无法付诸实践。

遇 见

偶然的一个机会,看到了一本叫《天性》的书,紧接着听了泡爸的18分钟视频,了解到顺应天性的教育理念。

心理咨询师培训分享:学习心理学,让我能够读懂孩子,与爱同行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上的天生气质,在这称为“思维偏好”亦“思维模式”。

早在50年前,美国的奈德·赫曼博士的《全脑优势》模型,经由德州大学以脑电仪证明了大脑思维偏好的存在。

人的大脑有ABCD四种类型的思维偏好,也称为四种天性。

A天性以分析逻辑见长,B天性以纪律执行见长,C天性以感觉感受见长,D天性以想象创造见长。

每个天性既都有其自身的优劣势。有意思的是,早在500年前,吴承恩老先生便已发现了人的天性差异,创造出了ABCD唐僧师徒四人经典角色。
A天性像唐三藏,坚定好胜,但强硬固执;B天性像沙和尚,规矩细致,但纠结慢热;C天性像猪八戒,温暖体贴,但黏软胆小;D天性像孙悟空,活泼灵动,但急躁马虎。

心理咨询师培训分享:学习心理学,让我能够读懂孩子,与爱同行 - 天天要闻

顺应天性的教育倡导:接纳劣势、激发优势;顺势教育、事半功倍,其和心理学上的“瓦拉赫“效应--经营自己的长处完美重叠在一起。

不同天性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养方式。可实际中,我们更多是在实行哪里不会补哪里,不断的在做补短纠偏的教育。

据不完全统计,病人负人的比例在成年人中超过80%、在孩子中为2/3左右。“负”人伤人,“病”人伤己,可病负并不是他们错,只因他们自小就被用错了教育方式。

而顺应天性养出的正人,自信、自洽、自省、自立;于是,就有了: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在治愈童年。

感 恩

天性的明确,让我们认识到彼此诸多的不同,两个孩子的养育原则也有了更为清晰的方向。

2020年在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下一再延迟开学,在一个空间里长达五个月的朝夕相处,对家庭成员的关系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心理咨询师培训分享:学习心理学,让我能够读懂孩子,与爱同行 - 天天要闻

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两个性情天渊之别的孩子之间,矛盾随时出现,争吵时时都有,生活和学习的叨叨,让老母亲被贴上了大大的嫌弃……

也正因为有了理解和尊重,有了接纳和认同,每当亲子矛盾再次发生的时候,我们都多了一份释怀,多了一份从容的力量,从而平稳度过这一特殊的时期。

什么是好的教育?

我想说,适合的一定是最好!不是以家长的喜好,不是家长的理解和盲从,而是认清自己、读懂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根据他的思维习惯,用适合他的方式顺势教育,才能把他内在的优势最大化地激发出来,同时,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让他的人生尽情释放。育如同健康 也需要“治末病”

心理咨询师培训分享:学习心理学,让我能够读懂孩子,与爱同行 - 天天要闻

一位学医的朋友说:教育也同健康,也需要“治未病”。“治未病”的思想出自《黄帝内经》,它明确提出:圣人不是治疗已经发生的病,而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圣人不是治理混乱的局面,而是在混乱发生之前,就加以避免。如果疾病已发生,然后再去治疗,混乱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口渴了,再去挖井,战乱发生了,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中医尚倡导珍惜生命,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延长生命时限和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对照一下我们目前的育儿状况呢?

我们也常常徘徊在一些已发生的具体问题上:比如,学习差,习惯差,孩子不听话,不上进,不自律,网络游戏,青春期叛逆…(当然,也包括未来有可能出现的考不上学,就不了业,啃老等问题)遇到问题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培训分享:学习心理学,让我能够读懂孩子,与爱同行 - 天天要闻

解决这些“鸡飞狗跳”的问题,最好的时机,那就是在它们发生之前。也有的家长会觉得目前看来,孩子没出现那些“鸡飞狗跳”的问题,那么,就顺手养着,这样一拖就到了中学,以及孩子长大成年。

反过来思考,如果想要让一件好的事情发生,是否就要尽可能早地做好准备和铺垫,读懂孩子,如此重要。

亲子关系 从父母的自我学习开始

通过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的学习,在各位优秀心理导师精湛的专业引领中,我内心一次次为之动容,父母在养育孩子的同时,孩子何尝不是在滋养着我们。

为人父母,唯有不断的反省和学习,觉察自己的内心,觉察自己的教育观念,学习新的观念和新的行为模式,时刻保持警醒和觉察,因时因事调整策略,才能和孩子一起更好的成长。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