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成长|认知转变带来的改变-咨询室的日常分享

2022年06月30日19:07:13 心理 1571

柳洋整理简介的自我感悟分享:

1.以前整理简介,或者剪辑完音频就立即要整理简介,焦虑,着急,想一下子整完。现在心静了一些。比如简介也好,剪辑音频也好,我可以分两三天去完成。这不是一种懈怠,因为知道自己并没有浪费时间,就是一件事儿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去干,这样就会不着急,反而干得更顺手一些,平静的状态。也可以说目标切的更碎了,反而时间线会拉长。

2.以前总是有一种阻抗,阻抗去看一些内容,看一些视频,听一些音频。现在少很多了,就是在我说了关于“信任”的那个话题之后,感觉一下子心里的一层隔膜没有了。

心理咨询师成长|认知转变带来的改变-咨询室的日常分享 - 天天要闻

我想了下是什么原因:

第一,主要是开始为自己负责了。你开始信任一个团队,一个环境,某个人,你就开始为自己负责了,如果一个人不为自己负责,那么他也是不信任任何人的,因为他不信自己,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好不了,之前就是一种托付,托付给马老师,托付给身边的人,虽然做着同样的事儿,但是其实自己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所以你的干事儿的动力也就强了。

第二,当你开始负责了,你就会觉得这个事儿很重要,它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事情,你也会主动去做了,积极性会比之前更高一些。

第三,你开始决定为自己负责,其实自己的内心冲突就更少了,因为你没有抱怨、没有委屈、没有不甘心,这样自己的精力就会更足,不需要把经历花费在内心冲突上。

心理咨询师成长|认知转变带来的改变-咨询室的日常分享 - 天天要闻

3.破除“信任假象”之后,我和马老师的关系更好了,也可以说我和我内心父亲的关系更好了。

很明显的一个事例就是:比如催眠课,大家可能都当过马老师的面对面的被催眠者,或者和马老师亲近的做一些事情,我没有做,以前我就觉得有种“父亲的爱被其他人夺走了,或者我被忽略了”这种感受,现在我就没有了。

因为以前就觉得,你应该为我负责,完全的托付心态不合理,所以你不做某事或者由于自己的原因不想做,你就会把这个原因归咎给别人,可以说这是归因方式的原因,外控者。

其次还有种婴儿般的幻想,觉得有人会为你负责的,或者觉得现实生活中的父亲的某些做法或行为没有满足我的需求,马老师就是父亲的一个投射,然后我就希望马老师来满足,那当然不可能啊,然后就会有情绪,然后就会产生阻抗,阻抗马老师的音频或视频。

因为之前不合理的信念导致的结果就是:我等着你满足我,我等着你弥补我。而现实是不可能的,所以自己其实内心中有负面情绪,不过被粉饰太平了,没有深入挖掘。现在不仅暴露出来了,还解决了。

这个好好要去挖掘,这就是给自己做咨询。

现在我爸跟我说一些事情,我的情绪其实少很多,很理性地去看待这个事情,而不是他说一句话我就炸毛了——再一次验证,认知决定一切。

心理咨询师成长|认知转变带来的改变-咨询室的日常分享 - 天天要闻

分享后大家的回应:

茹梦:人所有苦难,皆来自于——拒!绝!成!熟!

张楠:赞刚看完了,这就是在给自己做咨询。柳洋这两天的变化很明显,特别是在剪音频和整理简介上,一做就可以坐1-2个小时不动,一个下午,专注力和持久力都很明显,好开心。

茹梦:柳洋姐以前经常活动吗

柳洋:专注力提升是被外界影响少了。专注于做一件事,其他的外界一切都可以忽略。之前容易被影响,而且哪怕做着同样的事情,自己的专注力其实不是很好。

现在就没有问题了。焦虑少了,情绪少了,冲突自然少了,那么你就可以把注意力更好的集中到当下做的事情。也不会有其他事情吸引你的注意力,不管这个事情是你潜意识里面的还是真实外界存在的。除非外界的噪音超出常值(比如电钻声,比如哪家店铺开业喧闹声……)

邢晨:我看完了,柳洋姐和茹梦的心得我都看完了,今天约了两节健身课,第一节上完中间看了柳洋姐和茹梦的对话,看完之后很焦虑,第二节课上了一半跑出来往家走,一边走一边哭就觉得天呐,好伤心啊!回家之后在房间里继续哭,最近几天经常这样,走着走着就很伤心开始流眼泪,好像是在为小时候的自己哀悼,感觉自己一路长大,就是咬着牙忍一忍过来了,很少在乎自己的感受,就是往前走往前走,这几天突然清楚的意识到我原来是这么长大的啊!觉得很悲哀、很心痛,以前有人知道我的成长经历说心疼我的时候,我觉得很奇怪、很疑惑,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现在才明白,我忽视自己太久了,我太应该为自己痛哭一场了。今天看柳洋姐和茹梦的对话焦虑,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格格不入,把自己放在你们的位置想你们的问题,好像理解不了,我懂你们说出来的话,但不会用你们的思维想问题,就像一人之下里陈果回到社会生活一样,我不懂为什么你们是这样,而我是这样。哭了一会之后好些了,又重新看了一遍聊天记录,还是有不懂的地方,不过我打心眼儿里佩服你们,柳洋姐雷厉风行的解决了信任问题,一边实践一边收获心得,我觉得你又勇敢又智慧,茹梦最近的进步我都看在眼里,勤奋、笃定、思考越来越深入,为你感到高兴!

今天看你们的对话,把我的一个伪装打破了,我一直在装合群,但今天发现自己有些方面心智都不怎么成熟有些时候大家说话,我觉得我应该懂,就用应该这么想的思路让自己假装懂了,我不会的东西太多了,以前不想面对自己这些奇怪的方面,可好多地方就是空白错乱的,所以才格格不入,不过那又怎样,事在人为不记得的事找回来,不会的东西努力学呗,我就先从模仿你们开始。

柳洋:@邢晨我刚开始来的时候,其实很坦然,因为无知,反而像茹梦一样的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学了一段时间“其实不会”,但是像你那样的想法“这么长时间你应该会”开始自我讨伐,其实不会就说明自己功夫还没下到位,给自己时间,不要急于求成,每天学一点,终究会学懂得,以前中期的时候就会装,这种装不仅仅是在团队,其实深究以前小时候或者上学的时候也有,老师说会不会,不会的举手,明明自己不会还要说会,为什么呢?第一,害怕,害怕什么,害怕被说笨(爸爸以前情绪不好或者我做事做不到他想要的结果就会说,你笨得跟猪一样),第二,比较,大家都会,我不会,很丢人。你会发现都是向外寻找原因,而非自省。

现在的想法就很简单“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对于会的人,你会不会一眼就看穿了有啥可装的,对于自己而言,不会再学呗,这样反而比装更踏实,更安心,反而内心没有学习的阻碍。

想通了,然后面对他人的成长,面对别人比你优异的地方你也能坦然面对,取长补短。

张楠@在我眼中的邢晨,无论是哭泣的、顽皮的、幽默的、还有忧郁的、大笑的,或是对人是完全袒露还是刻意伪装的友好,你就是邢晨,我不曾遇到过的人。所以我想,马老师说的在生活中学习,就是向自己过去的经验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因为每个人都是一本百科全书,哪怕是过往中阴暗不堪的某个时段,也是一笔财富值得记录回看。谢谢你邢晨,愿意打开你的百科全书,愿意让我们翻阅

邢晨@张楠姐:早上看了张楠姐的话又稀里哗啦哭了一通,我也说不上来为啥哭,想到的就是小时候幼儿园小学经常被老师说奇葩古怪,让我罚站。我把心里的这些话发到咱们群里不觉得害怕,就是有点陌生,不像是自己平常说的。柳洋姐,我不是知识上不懂装懂,我是发现大家的身、心、脑子好像是一体的,你们进步成长的那个过程是连贯的,但我是在下跳棋,中间省去了一些和自己有关的步骤,马老师说了,我做了,然后成长了,这个过程里有些东西就没加工过,我也不知道为啥会漏掉,这种感觉让我觉得自己是残缺的,就像是阿甘正传里那个阿甘一样。

我现在才发现自己挺不了解自己的,我说不清自己在想啥,不知道自己为啥哭,这几天我过得迷迷糊糊的,应该是潜意识里有东西冒出来了,我跟你们说我感受到自己现在的状态,我感觉自己像个呆呆傻傻的小孩,对你们也没有防备,好像重头开始要长一遍似的。


这就是心理咨询室的日常,跟随马承宁老师学习心理咨询,你的每一天都在进步,每一件小事都是巨大的收获~~~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