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过去的孩子挨骂、挨打,却很少有心理问题?值得家长深思

2022年06月26日17:40:09 心理 1453

叛逆、厌学、不听话、爱玩手机……如何读懂青春期孩子?!

前段时间,很多人都看到过一个报道。一位父亲,在16岁儿子(重度抑郁症)跳楼自杀后,父亲日日夜夜难以释怀。2020年7月26日凌晨5点34分,父亲收到儿子的最后一条短信:“我实在是走不出来

为什么过去的孩子挨骂、挨打,却很少有心理问题?值得家长深思 - 天天要闻

父亲回短信,儿子不回。去儿子房间,儿子不在。

父亲慌张冲上天台,不见儿子。回到一楼,110和120就到了……

用父亲的话说:“他的人生和我的人生都戛然而止了。”儿子去了,父亲不敢住在家里,不敢走进影院,也不敢走进餐馆。因为全是儿子的影子,因为全是和儿子的回忆。

为什么过去的孩子挨骂、挨打,却很少有心理问题?值得家长深思 - 天天要闻


照片成了父亲唯一的念想,他把有儿子照片,一张张地翻看:

产房里我拍下了他咂吧手指的第一张照片;

出生后8个小时就懒洋洋地在泳池里睡着了;

第一次拉便便,我情急之下用手接……

父亲做了无数的梦,梦里都是儿子。

在梦里,给儿子道歉:对不起,爸爸把你弄丢了。

为什么过去的孩子挨骂、挨打,却很少有心理问题?值得家长深思 - 天天要闻


看完这位父亲的日志,整个人很压抑,字字句句,直扎心口。为孩子惋惜,为父母心痛。

可却更为评论区一条留言,深深刺痛:


为什么过去的孩子挨骂、挨打,却很少有心理问题?值得家长深思 - 天天要闻

很多家长不解。

我们小时候,就很少有说抑郁自杀的。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有点挫折就抑郁了、跳楼了、自杀了,心理就这么脆弱??这到底是怎么了?

为什么过去的孩子挨骂、挨打,却很少有心理问题?值得家长深思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过去的孩子挨骂、挨打,却很少有心理问题?值得家长深思 - 天天要闻


当今的孩子,对话语权要求很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先问所有父母一个问题:你了解现在的孩子吗?从2000年以后,孩子就变了。当今的孩子,对话语权要求很高。

我们小时候,接受到的教育是“大人说话,孩子别插嘴”。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顶嘴这件事都是不可想象的,更别说跟父母对峙了。我们打心底里会觉得,父母的话不可违抗,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可现在呢?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最少是2个人,甚至是六个人围着他转。这几个人,全身心照顾她,好好听他说话,给他关爱。这种在爱和自由中长大的小孩,和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会觉得自己和父母、爷爷奶奶、老师都是平等的。既然是平等的,那你说的话,我想听就听;

你骂我,我也可以骂你;

你吼我,我自然要还嘴;

你喊我“滚”,那我也可以喊你“滚”……基本上,8岁左右的小孩,就已经能熟练运用“凭什么”这三个字了。

这在很多父母看来,就会觉得:小孩怎么可以这样,简直惊世骇俗,无法接受。

高话语权带来的就是,孩子的高自尊,高独立需求。

如果父母给不到足够的尊重和忍耐,孩子就会很难受!在父母权威下长大的孩子,却要去养育在尊重和自由中长大的孩子,对当代父母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为什么过去的孩子挨骂、挨打,却很少有心理问题?值得家长深思 - 天天要闻

当今的孩子,太孤独了

写过《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一系列教育剧的作者,鲁弓引说,现在的孩子很多都觉得自己很孤独。

有孩子跟他说:叔叔,我觉得我是孤儿,作业堆里的孤儿,精神上的留守儿童。

虽然世界越来越精彩,但孩子的世界却并没有越来越精彩

李玫瑾教授分享过一段和女儿的对话。

李教授和女儿聊天:你们这代人比我们这代人幸福,可以天天学东西,真棒!

女儿却说:我们这代人才羡慕你们,你们太幸福了。

李玫瑾不解,女儿答道:你们感受不到我们的痛苦。

每天早上7点10分坐到教室,要坐到下午5点半,晚上回家写作业要写到11点半。

妈妈,这不是一天,是12年。”

为什么过去的孩子挨骂、挨打,却很少有心理问题?值得家长深思 - 天天要闻

平心而论,女儿说得确实有道理。

想想我们小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社交软件,也没有五花八门的娱乐设施。

可孩子的生活总是多姿多彩,学习之外的时间,全是自由安排。无论是踢毽子、抛石子、跳房子,都是最纯粹的互动和嬉戏。即使挨了骂,转头就能找小伙伴疯跑疯玩,精力和情绪,永远有宣泄的地方。再看现在的孩子,虽然可以去的地方很远,甚至动不动就能出个国,接触到的玩具和游戏也比我们小时候多且精彩。但大多数孩子,放了学,都是急急忙忙被家长接回家,大门一关就开始写作业,写完作业看会儿书就该睡觉了。

家-学校-家-学校。

太多的时候,他们都是,别无选择地被圈养着。

如同一尾小鱼,孤独地游荡在自己的鱼缸里。

物质丰富了,快乐却稀缺了。

这样长大的孩子,怎么能不焦虑、抑郁呢?

为什么过去的孩子挨骂、挨打,却很少有心理问题?值得家长深思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过去的孩子挨骂、挨打,却很少有心理问题?值得家长深思 - 天天要闻


当今的孩子,现实感很弱

准确来说,00后是中国真正的第一代的网络原住民。

90%以上的孩子,在上小学甚至小学前,就已经开始接触互联网。


为什么过去的孩子挨骂、挨打,却很少有心理问题?值得家长深思 - 天天要闻

现在的孩子,可以说是活在电脑世界里的,现实感很弱。

心理专家陈默,讲过这么一件事。

两个孩子呢,都是手办爱好者,经常在网上讨论交流,聊得很顺畅。

一来二去,俩人准备网友线下见面,坐在一起聊。

结果,两个孩子一见面,居然无话可说,一合计,得“我们网上去说吧,再见。”

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虚拟感。

换句话说就是,他在现实世界找不到自我的价值,就去网络世界里寻找价值感。

这也就是很多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

去年接过一个咨询。

一位妈妈忧心忡忡,她带了一个手机给我看。

她说,“老师,我女儿上的是重点高中,可我在她手机里看见这个群,这群里玩这个东西”。

我一看吓一跳,玩什么?一人割自己一刀。

这就是现实感缺乏的表现。

现实感虚弱,造就孩子贫瘠的自我,必须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真实的存在。

社会心理学家简·特温格就曾在《互联网时代》中指出:

“现在18岁的孩子,举动像极了过去15岁的孩子,而13岁的孩子就好像10岁的孩子。

青少年的人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安全,然而他们的心智却更脆弱了。”


为什么过去的孩子挨骂、挨打,却很少有心理问题?值得家长深思 - 天天要闻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脆弱?

不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玻璃心,而是从来没有哪一代人,像我们的孩子这样。

还没长成,就要面对一重又一重的压力。

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同龄人的社交压力、父母长辈沉重的期待……

承载了太多的心血、精力和资源,孩子们不愿辜负,也不敢辜负这份心意。

就像那句话说的:

“中国的孩子真的太难了,要背世界上最沉的书包,参加世界上最多的考试,最早品尝孤独与压力。”

一百年前,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结尾,掷地有声的喊出:救救孩子……

然后,写出了那篇令人深思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为什么过去的孩子挨骂、挨打,却很少有心理问题?值得家长深思 - 天天要闻

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现在怎么做父母”,成为我们家长的新难题。

面对着复杂的环境,社会的剧变,孩子的改变……

可以说,这个时代的父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彷徨、都要焦虑、都要艰难。

可为人父母,本来就从不是易事。

父母子女一场,是我们莫大的缘分。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不做压垮孩子的那根稻草。

用爱、用理解、用尊重,支撑孩子,共同前行。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