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全面放开之后,就很少去关注每日发布的全国每日新增感染人数了,因为身边每天都有人在不断阳性,也有阳康的,甚至还有重阳的。
对于已经解封的当下,关注每日全国每日新增新冠病例数确实没什么意义。
但不久前看到一个统计,说全国一天新增感染病例才2000多例,而且还把各省市以及境外输入病例列的清清楚楚。
我不知道这些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也不知道编辑这些数字的人在写这些数字的时候是想了又想还是手在发抖。
曾经,我们确实因为一时的抗疫胜利以及“动态清零”政策让中国的新增感染人数比西方新增死亡人数还要少。
但那都是过往,不能因为放开后感染人数激增,就刻意去回避这个数字。
实际上,放开之后,我们的新增感染人数已经出现了几何级数的增加,可能一天的感染数量比别的国家人口还要多,这些是事实,不说,民众也能感觉的到。
如果真想发布,就好好发布。如果不想发布,那就直接说不发布,弄出这么个谁都不信的数据出来,到底是在糊弄谁?到底伤了谁的面子?又让谁看了笑话?
说到这里,再联系到另一件事,在2022年的最后两个月,我们国家先后走了一大批老科学家,这些人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有一大批老教授。
有些人是高寿,驾鹤西去,也算是喜丧了,但有些人却实在太年轻:比如著名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蒋华良去世时才终年57岁。对于这些科学家而言,人生旅途才过半,科研之路更远未走完,中道崩殂,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在他们的讣告中,我们常常见到这么一句话,“因病医治无效”,到底是什么病医治无效?是不是因为感染了新冠病毒病毒从而加速了死亡?
之前我们说过,如果因病无效死亡,基础疾病占99%,新冠病毒感染只占1%,那么新冠病毒顶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是现在看来,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即使基础疾病占99%,但是如果没有那1%的病毒引发的质变。可能就算有99%还能再撑一撑。
但如果就是这1%,引发了并发症并最终导致死亡,那么问题就来了,这1%的感染其中到底有多少人为因素?
如果是因为放开政策,那么我们的政策对这些真正的国宝能否再多点保护?但如果是因为缺药、延误治疗或者是误诊,那我们就要扪心自问,我们到底是怎么做的了?
也许,这些大师可能不会遇到,但是普通百姓却遇到了。缺药就不谈了,至今仍有很多人买不到药,而误诊也开始出现了。今天看新闻,广东一名即将结婚的新娘感染新冠病毒在被治疗过程中不幸身亡,而生前没有任何基础性疾病。
现在老百姓真的怕,除了病毒,更怕身处在一个未知的环境中,不知道周围危重症病例到底有多少,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因为新冠病毒而死。
更不知道在这场与病毒的对抗中,我们自己能不能挺得住,国家能不能挺得住。
不知道我们的医疗资源会不会哪天耗尽,我们的医护人员会不会被挤兑完?
更不知道我们目前对这个病毒到底了解多少,以目前的政策到底能不能扛过后面的高峰和病毒变异。
当很多人对未来充满迷茫的时候,那就真到了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了,国歌唱的没错。但面对困难局面,除了保持警醒,更要坚持实事求是。
其实疫情刚开始那会儿,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毒,大家的迷茫不比现在少。当时对于武汉封城,大家也质疑不断。
要阖家团圆还是封城防控?屈从人情还是坚持科学,最终我们顶着压力选择后者,才打赢了疫情防控的第一战。
那么现在也面临同样问题,躺在之前的功劳簿上还是积极面对新问题。
选择实事求是地说现在我们的危重症患者在持续增加,还是继续说我们的新增病例还很少?
只要对民众坚持良心还是对西方坚持面子?
老实说,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一个经济刚刚繁荣不过几十年的国家,能够做到如今这个水平已经相当不易了。
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承认;医疗资源底子薄,医护人员本身就紧缺,这也是事实。
这些民众都能理解,就像这次放开之后,其实民间都在自救,社会面基本井然有序,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放开必然是迫不得已,病毒的压力在那,共存只能是未来选择。
但现在的数据却让大家不安,我们基于实事求是地态度反映了危重症和死亡的数字了吗?为什么火葬场有烧不过来的传闻?民众到底该听谁的?
如果只是统计数字也就罢了,但这里面是一个公信力的问题,如果不相信主流舆论而去相信传闻,那么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你说市场上药品充足,那我一定会去抢药,你说马上菜价要趋于平稳,那我马上屯菜,你说下一波高峰到来前危重症患者数量将减少,那我恨不得到医院占个床位,你说养老院不会感染,那我马上把老人接回来……
如果民众全部行为都和主流声音反着来,那会是什么场景?如果是这样,那可能西方研究机构放出点病毒要变异的新闻就直接把我们的人心搞乱了,而这真是这些帝国主义求之不得的。
伟人说过,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怎么防?首先我们对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制度有信心,就算这个新冠病毒再厉害又怎样呢?我们过不好,那国外就更糟。
不要认为他们现在不戴口罩了,逍遥快活,那些隐没在平常人中的感染者,那些失去了劳动能力的人大有人在,只是我们没看到而已。就算别人现在过得潇洒,前面过早地开放不代表后遗症就不大。
我们现在是刚刚放开,拿放开后的“不正常”去对比别人现在的“正常”,或者一定要在数字上体现我们的优越性,体现了“厉害了,我的国”,其实没那个必要。既没有正视问题,也没有实事求是。
立足国情,尊重实际,相信科学,解决问题。先解决好自家问题,也许这也是这些已经逝去的科学家在天之灵希望看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