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喜剧作品,揭开“中国式爸爸”给孩子内心带来的“伤疤”

2022年12月06日22:36:06 资讯 1509

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中看了一个作品,名叫《开不了口》。讲述的是典型的中国式父子关系,感受特别深。

儿子考上了大学,爸爸很开心,他在别人面前夸赞,儿子是他和妻子的骄傲。上一秒还在说:“我儿子从小贼有管理能力。”下一秒看到儿子后立马变了脸色。不仅说儿子“没什么、讨厌的不得了。”还说他:“连自己的东西都管理不好,还管理市场呢?”

一个喜剧作品,揭开“中国式爸爸”给孩子内心带来的“伤疤” - 天天要闻

那些在别人面前夸奖的话,儿子面前就很“烫嘴”,愣是说不出来。脸色比六月天变化的都快,简直就是“戏精本精”。很多网友说,这个作品简直就是在演我和我爸的日常。

那些说不出口的赞赏

《开不了口》能引起大家强烈的共鸣,只有一点:天下的爸爸都是一样的。明明很欣赏儿子,为什么欣慰的话到嘴边却要换成严厉语呢?这种中国父亲的别扭,主要源自三方面。

一个喜剧作品,揭开“中国式爸爸”给孩子内心带来的“伤疤” - 天天要闻

1、源于自古以来父亲的形象

“父爱如山”,这是一直以来对于父亲疼爱子女的形容。母亲可以是温柔的风,轻柔的水,父亲就是一座冰冷且捍卫不动的山。

小时候不懂为什么要说“父爱如山”,慢慢长大了发现,爸爸稳重、沉默、寡言、付出,确实就同巍峨的大山一样。

也许正式因为这样的词汇,每一个男子在成为父亲以后,就逐渐让自己从调皮爱闹的男孩,变成了“山”一样的男人。这大概是中国“父亲”一直流传的形象吧,仿佛不这样就不合规矩了。

一个喜剧作品,揭开“中国式爸爸”给孩子内心带来的“伤疤” - 天天要闻

2、与孩子交流比较少,不知道如何表达

大部分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是一个“缺位”的形象。他们要负责挣钱养家,通常不怎么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与教育当中。

表弟家最近刚生了女儿,15天产假结束之后就回去上班了。我问他:“不想孩子吗?”他回我:“没有办法呀,我要多挣钱,给孩子以后多吃点好吃的”。这就是有孩子以后男性对自己的定位,要更努力的去为家庭创造更好的条件。

父亲更加倾向于工作,早出晚归,接触宝贝时间了。在缺席了孩子的过程中,父与子之间的交流变少,反而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对孩子关切了。

一个喜剧作品,揭开“中国式爸爸”给孩子内心带来的“伤疤” - 天天要闻

3、怕夸奖了孩子会骄傲

《开不了口》的作品中,那位父亲在儿子出来以后,把喜悦的心情藏起来,故意用一种嫌弃的语气与儿子说话,这种行为叫做“强装淡定”。这种“强装淡定”的背后,是自己夸奖孩子后他们会骄傲。因此,为了不让儿子骄傲,宁可不夸。

孩子更渴望父亲的夸奖

中国式的父亲,总是很吝啬自己的夸奖,无论出于哪种原因。殊不知,孩子的内心极其渴望父亲的认可。

台湾作家三毛曾经在《一生的战役》中写道:“我一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没有赚得全世界,而是请你欣赏我。”她文中所提到的“我”是指她的父亲。

一个喜剧作品,揭开“中国式爸爸”给孩子内心带来的“伤疤” - 天天要闻

老戏骨王劲松在一次采访中说起自己与父亲的关系。他说有一次作为比赛拿了奖,兴冲冲地回家给爸爸看,结果爸爸只是说了一句:“好好学习,弄这些事儿干嘛”。这句话犹如一盆凉水从天而降,让本来很开心地王劲松特别失落

一个喜剧作品,揭开“中国式爸爸”给孩子内心带来的“伤疤” - 天天要闻

不同领域,如此优秀的两个人,都渴望得到父亲的夸奖,更何况其他普通的孩子。一个人无论最终成为什么样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其实更渴望父亲的夸奖。比起母亲随时的夸奖,父亲的夸赞对孩童来说十分珍贵的。

父亲夸奖对孩子的影响

主持人孟非的微博发过这样一段感慨,他说:我长期观察发现,大多数中国母亲对孩子是不得要领地各种瞎夸,而父亲们基本上都居高临下地坚决不夸。这似乎特别契合我们传统文化里“严父慈母”的角色定位。其实不仅是孩子,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赞美对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特别重要。

一个喜剧作品,揭开“中国式爸爸”给孩子内心带来的“伤疤” - 天天要闻

其实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父亲比母亲的夸奖影响力更大。经常得到父亲夸奖的孩子,有以下三个显著的表现。

表现一:更加自信

我认识一位牙医朋友,他对人总是露着灿烂的笑容,尤其是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他是我见过最爱夸奖孩子的爸爸,陪女儿做一个小手工,结束后,他还对女儿说:“宝贝,你做的比爸爸好。”

大概是因为经常被父亲认可吧,这个小女孩儿自信又勇敢。在学校中有什么活动,她会乐于参与,并且自己组织策划,虽然才小学五年级,已经有“大将”风范。我想,她的优秀与经常得到父亲肯定分不开

一个喜剧作品,揭开“中国式爸爸”给孩子内心带来的“伤疤” - 天天要闻

表现二:更加快乐

父亲的形象在每个孩子心中都代表“权威”,得到“权威”认可的时候,宝贝会更加快乐。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大脑对赞美言辞的反应与金钱奖励的反应是相似的。可见当孩子们得父亲的夸赞时,内心多么愉悦。

表现三:内心更加坚定

我发现身边有很多从小缺少父亲认可的人,没有主见,轻易就被他人的思想左右。这让我想到了马云的一个小故事,小时候总是有人说他长得丑,但是父亲却总是说:我家孩子脑袋那么大,长大了一定能成就大事业。

父亲坚信自己能成就大事业,这话给马云带来的是鼓励,自信与坚定。正因为内心的这份坚定,才有了马云后来的人生与财富。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的关注与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同理,父亲时常的夸奖,更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养分!所以啊,父亲们,多夸夸孩子把!

凌晨妈妈来叨叨:

对于孩子来说,父亲的肯定,是他们人生路上稳定前行的“法宝”,做一个能将夸奖“轻易说出口”的爸爸吧,相信孩子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1:长假宅家,爸爸在度假,妈妈忙翻天!三招教你如何改造“猪队友”

相关链接2:吴尊:想给女儿好的归属,爸爸必须先成为那样的人

相关链接3:小时候和爸爸亲的孩子,长大都怎样了?说出来真让人羡慕

资讯分类资讯推荐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 天天要闻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陈建州风波牵连多位明星#近期,台湾省艺人陈建州性骚扰事件越演越烈,已经有三位女艺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涩会美眉妖娇出来指控陈建州对她们的性骚扰行为。陈建州妻子范玮琪则发文力挺老公。范玮琪发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带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 天天要闻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赴欧劳工上船前消毒洗澡,发放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还统一配置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并在离国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军训。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 天天要闻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记#​#电视剧向风而来行征文#​最近我右侧的眼睛好难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觉看东西不太清楚,视力下降很明显,头也晕晕的,闷闷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阳后有没有这个症状。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 天天要闻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我有一个姓于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于。老于今年五七多岁,北大毕业,清华读的硕士,北师大读的博士,妥妥的学霸。他现在是一家厅级单位的副总工,待遇也不错。在我们这些人眼里,那可是人中龙凤,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后,大家照例吹捧这位学霸朋友。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 天天要闻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街上有那种卖字画的店铺,这种店铺非常的少,因为懂画的人也少。店铺的老板是个爱画之人,不是名家的画,只要是画的好,价格合适,他也会收下,或者帮忙寄卖。王立是一名没有任何名气的画家,经常会拿一些画到店里寄卖,几百到几千的价格都有。这一天,王立又拿来一幅画,说是要寄卖。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 天天要闻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节目被网友们重新翻出来,比如《今日说法》,网友们甚至还列出了必看节目单。说到必看的“电子榨菜”,网友们纷纷调侃起了一档节目,它十分喜欢以农村口耳相传的惊悚故事为开头,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以科学的手段解释灵异现象,它就是《走近科学》。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 天天要闻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作者:朱钧贤 摄影:竹叶青“老板,还有什么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时止步,愕然的转过身来。徐文琪将手中的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视了她们一眼,道:“还有几个问题要对你讲一讲,我们饭店是食品服务性质的,首先必须要求清洁和卫生,还有的是要注意服务态度必须热情周到,使客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