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季意味着大学生们要为就业开始做准备,到底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是每个就业者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孩子自然而然也敢有更多的挑战,毕竟有家里的经济支撑,他们在心理上就不会压力过大,家里永远是他们坚实的后盾。
但对那些家庭条件普通的孩子呢?他们是不是像大多数人那样选择稳定踏实的工作岗位呢?答案是肯定的,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想的,如果一旦在择业中出现一些差错,他们没有太多的机会可以从头再来。
前段时间一个话题在网上掀起了人们的热议: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为什么不考公务员呢?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现象呢?难道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公务员的工资待遇不错吗?这一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普通家庭的孩子为何很少考公务员?得知原因后,心酸又现实!
在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家庭里,孩子是比较无奈的,很多事情自己虽然很羡慕但并不一定都能得到,这对于那些自小养尊处优的孩子来说是极其不能理解的,他们打小就要做好各种计算成本,一旦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理智就会告诉他们这么做是绝对不允许的。
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永远都有一个真理存在,那就是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读书才能让他们出人头地,才能够改变自己贫穷的现状。
但他们却忽略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尤其在大学毕业以后,很多学生开始迷茫,他们对自己的将来职业并没有打算,才导致很多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许多年以后才找到了那条适合自己走的道路,这期间吃的苦受的罪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懂。
也许真的穷怕了,很多人打小就立志想法以后一定要努力赚钱,当然这也是受到家庭的影响,终于毕业了,对他们来说意味着终于可以靠自己的双手为家庭创造财富,分担家庭责任。
公务员这份工作对很多人来说是香饽饽,它的工资比较稳定,社会地位也不错,还属于编制类工作,但是对于家境贫寒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收入并不能承担他们高昂的生活支出,所以并不是他们不把公务员放在眼里,只是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允许而已。
如果可以的话,谁不希望能够找一份体面的、稳定的、相对轻松的工作呢?毕竟,如果家庭条件不好,车子、房子这两座大山就压得喘不过气,因为一部分家庭好的同学都是在毕业之前,父母已经给准备好了,这样一比,两者的差距就很大了。
而且这些孩子从小就被父母灌输“什么都不要管,只要好好读书就行了,其他的无所谓”的思想,这让他们在步入社会以后并不懂得与人相处之道,人际交往方面是一个明显的弱项。
而且受小时候成长环境的影响,这些孩子中有一部分人是比较自卑的,他们也不喜欢敞开心扉去接纳别人,当然对一些社会热门的话题就知道的少或者知道的晚,这些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他们对公务员这项工作的理解。
生存首先是他们需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更何况公务员竞争本身就很大,以至于在思想上或者现实中,他们始终认为公务员岗位离他们是可望不可即的。
公务员的备考并不容易,时间上最起码得一年,有的甚至还要报考这种学习班,买很多的学习资料,这都是不少的支出,他们会有精力和实力去冒这样的风险吗?答案肯定不会。
他们想要尝试报考的,也不会投资这么大,大部分也就是利用大四那年的时间备考一下,如果毕业当年没有上岸,自己绝不会在上面浪费太多的时间,他们要抓紧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保证生活来源。
有网友在网上分享道:“我们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总会对我们说为我们花了多少钱付出多少精力,导致一毕业只想着赶紧赚钱,都没有规划好人生直接就成了打工人。”下面有很多人都纷纷表示自己也有过相同的经历,这导致了他们出现了不同的择业观。
但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生活,依然在各行各业努力工作着,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是不一样的,并不能用所谓的成功与失败去衡量任何一个努力奋斗的人,谁也没有这样的资格,因为他们也在为社会创造着价值。
结语:对于考公,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观点,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