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的食品安全至少应该包括三块,一个是有足够吃的和储备的,一个是吃得安全和健康,还有一个就是不浪费。
第一个方面,中国应该是有足够的粮食,官方数据连年的丰收,连年的亩产破记录,我们每年还花大量的外汇购买美国,印度和俄罗斯的粮食,这点应该没问题了。第二点是安全的问题,就跟转基因一样,专家说没问题,可有钱人和领导们都不吃。一个酱油两个标准,协会和官方的解释是添加剂也很安全,可以吃,没问题,不知道该听谁的了,反正有钱了你就买进口的,没钱了你就买便宜的,没办法。第三点,中国的粮食浪费得太严重了,无论是政府食堂,饭店,幼儿园,学校,处处都在浪费,及其严重的浪费。每次见收食品垃圾的三轮一桶桶地拉出来,看着每次吃完饭剩下的一桌子饭菜,看着孩子们吃了一口就剩下的早餐,感觉中国真的是不缺粮食了。
中国人浪费的习惯早就在“朱门酒肉臭”的时代就养成了,有一点钱就要衣锦还乡,就要大排筵宴,就要歌舞升平。这个时代造就了一大批的暴富人群,这个时代也引诱着更多的想暴富的人去模仿,酒桌文化,生意场上的所谓规矩更是让人效法,这种浪费的影响力无处不在,浪费在某些场合,在某些人的思想里就是实力的象征。所以,浪费文化实际上早已经在各类媒体,电影电视剧里,或明或暗地扩散开了,影响的不是一代人,是四代人。光盘行动的提出,足以说明中国浪费的有多严重,多过分,多触目惊心。在这个还有一亿人吃不饱饭的国家里,却有一亿人浪费的粮食足够四亿人吃,可悲可叹可怜。
大锅饭的年代很多人都没赶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是集体的大锅饭。现在无论是从卫生的角度还是营养的角度,过去的那种大锅饭都不可能再出现了。但集体食堂的形式,实际上已经在城市里出现。我们众多的外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大锅饭。由一部分群体通过制作食品供应给更多的人解决吃饭的问题,品种花色多种多样,营养与美味共存,这就是一种大锅饭的雏形。但这样的雏形,也有诸多的问题,
第一就是集成度还太低,没有脱离开原始的小饭店的模式和规模,没有规模化的效益,严重的市场竞争和内卷,为了生存和盈利,他们大量的使用廉价的食材和调料,甚至出现了大量的海克斯科技制造的食材来滥竽充数,甚至是害人。这就是现在你以为的你以为,羊肉不是羊肉,羊汤不是羊汤,劣币驱逐良币。这样的市场早晚要灭亡。
第二就是不利于管控,几千万的小规模的饭店,执法管理的成本太高了,监督检查的空隙和缺陷随处可见,所以造成诸多的食品和安全问题,这是无法解决的。
第三就是品种单一,小规模的饭店无法覆盖市场对各类食品的需求和渴望,无法满足人民对食品的选择,从南到北,同样的胡辣汤就没有一样的。
实现由国家控制的食品制造和流通渠道,工业化的批量制造各类食品的初加工,到各个城市网点来进行熟化的最后过程,以成本价格供应全民饮食。这样做可以解决几乎全部的问题,一是食品安全问题,国家的统一制订标准采购,无论是粮食还是调料,几乎都不会再出现海克斯科技产品。二是低廉的价格优势,食品的规模化采购可以极大的降低成本,人民群众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低价且营养丰富,品种齐全的各类食品,人民的幸福感会有极大的提升。三是解放了人民群众大量的时间,不用再一家一户地买菜做饭,大量的时间可以学习娱乐和工作,增加了国家的实力,也会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四是解决了粮食的浪费问题,吃多少取多少,爱吃什么吃什么,大人吃大人的小孩吃小孩的,规模化的加工也会杜绝浪费,这是国家安全战略层面的问题了。
我感觉,这才是人民最大的幸福,这才是解决食品安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