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避免跟邻居或同事打招呼故意快走或慢走几步;为了不跟亲戚攀谈,找借口逃离家庭聚会;跟认识的人在电梯这样的狭小空间,经常别人聊得热火朝天,自己却插不上嘴;知道第二天要上台演讲,要面对很多人时,前一天晚上就已经开始彻夜难眠,并立下壮志:第二天醒来就辞职;听到社牛的人滔滔不绝会感觉有羞耻感······
如果社交能带给我们实实在在的好处,忍忍也就过去了。但事实上很多都是无用社交,还会不停地消耗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恐是件好事,说明我们开始思考生活的价值了。
最近老妈认识了一个小姐妹,那个阿姨让老妈每天约她一起出去玩,说一个人太孤独也不安全,但老妈似乎并不享受这种有伴儿的感觉,反而觉得等来等去的不如自己一个人轻松自在。我意识到社恐不是某个人的怪病,而是一整代人的精神疾病。患病的不是那些软弱的、没有安全感的、微不足道的人,而是那些坚强的、内心安稳的、有独立想法的人。他们常常不依附、不讨好、不强求。
社恐的人不想做任何事情不是因为他们过于迷糊,而是过度清醒,他们太聪明了,以至于看清了整个世界本身的运作没有任何意义,他们认为没有人会理解他们,而不幸的是他们可以理解每一个人,既然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又不能改变世界,索性就不挣扎了。
什么样的人会比较社恐?是那些自我意识比较强的人,自我意识越强越不容易被社会规训,当你拒绝社会的规训一定会产生痛感,这种产生的痛感就表现为社恐。年轻人最大的问题在于,生活很飘零,精神很孤独,有时候我们习惯性地逃避痛苦,人为制造乌托邦,制造让自己内心安顿下来的一种简单性。但真正的治愈不是人没有痛苦,而是我理解自己的痛苦从何而来,我们能够面对和驾驭自己的痛苦。寄希望于得到别人的认同是一条死路。很多时候只有独处时,我们才感到自由。
黑塞的《荒原狼》里有这样一句话:“世人的目标我无法苟同,他们的欢乐我也不能分享,身处这样的世界,我怎能不成为一只荒原狼,一个可怜的遁世者!”读这本书就会有更深的领悟,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