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是全发酵茶,生产工艺大体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其品质特点是红汤红叶,茶味鲜爽。中国生产的红茶种类繁多,产地较广,有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三个类别。
红茶是全发酵茶,因干茶颜色与茶汤色泽为红色,故名“红茶”。红茶是全世界生产与销售数量最多的一个茶类,很受普通大众的喜爱。
红茶原料选取采摘下来的茶树嫩芽,经过萎调、揉捻、发酵、烘干制作而成。由于红茶在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改变了鲜叶中的化学成分,使茶多酚减少了90%以上,并产生茶红素、茶黄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也比鲜叶有了明显提高,所以红茶具有红叶、红汤、味醇、香甜的特征。
红茶以其制作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 一是工夫茶。其茶叶呈条索状,细长显锋苗,滋味醇和,叶底完整。二是红碎茶。其茶叶外形细碎,可分为叶茶、碎茶、片茶、末茶、红碎茶等不同品类。茶汤鲜红明亮,滋味鲜爽浓烈,有刺激性。是目前国际市场上数量最多的茶类。三是小种工夫红茶(福建生产)。品质优异,经特殊加工附带有烟味。
我国生产红茶的省区有福建、安徽、浙江、江苏、江西、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台湾地区。我国在红茶贸易.上习惯以茶叶的产地命名。安徽省祁门门地区生产的红茶称“祁门红茶”;云南所产工夫红茶统称为“滇红”;四川所产的红茶简称为“川红”。红碎茶如云南红碎茶、广东英德红碎茶。工夫红茶在福建有“白琳工夫”、“政和工夫” 、“坦洋工夫” 之分。
红茶基本制作流程
1.委凋
鲜叶适度失水、内含物转化的过程。是为揉捻(切) 和发酵做好准备。
2.揉捻切
破坏鲜叶组织,加速多酚类的酶促氧化,塑造成茶外形,提高茶汤浓度。
3.发酵
揉捻(切)叶在一定温度、湿度、供氧条件下,生化成分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的过程。
4.干燥
终止酶促氧化,散失水分,散发青草气,提高、发展成茶香气。
5.过红锅
小种红茶加工的特殊处理过程。作用在于停止发酵,保存部分可溶性茶多酚,使茶汤浓厚,使青臭味在高温中挥发,增加香气。
6.烟薰烘焙
小种红茶特殊处理工艺。在毛火时进行,将“过红”复揉后的茶叶摊放于水筛上,置于烘青间吊架上,下烧未干松木,松烟上升被茶叶吸收,使干茶带松香味,成为小种红茶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