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碳中和是我国未来几十年的政策方向?大国担当,以天下为己任

2022年10月02日12:29:28 资讯 1250

国家的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政策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是未来几十年,有一件事是确定下来的,就是在2060年之前必须实现碳中和

为何碳中和是我国未来几十年的政策方向?大国担当,以天下为己任 - 天天要闻


说起碳中和,很多人估计听说过,但碳中和具体是什么,理解的人估计不多。2020年9月,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做出承诺,承诺的就是在2060年之前,我国每年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要和我国消化的温室气体完全抵消,实现不给地球添一点麻烦的目标,这就是碳中和的本质。


一、大国担当,以天下为己任

碳排放的范围非常广,不只是排气管排黑烟才叫排放,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在排放碳。比如说我们吃的牛肉,养一头牛每年的碳排放比一辆车都多;传统发电是在排放碳,开车在排放碳,哪怕你躺在床上睡觉,都在排放碳。据数据统计,我国现在每年的碳排放量约占全世界的28%,相当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碳排放总和。这时候西方的一些“环保帝”蹦了出来,要我们减少碳排放,甚至少吃肉。

为何碳中和是我国未来几十年的政策方向?大国担当,以天下为己任 - 天天要闻


这就管得太宽了,要知道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国内正在大搞工业制造,碳排放是免不了的事情。而西方国家已经度过发展中的阶段,很多都是把国内的工业制造转移到国外,去污染他国的环境,自己转头搞起了金融服务业。现在搁着喊着环保、碳中和,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妥妥的不要脸。

实际上我国人均碳排放并不高,只有7吨左右,但是美国人均碳排放有16吨,而且我国历史碳排放量只占全球的13%。再者碳中和本就是个私人的事,各国管好自己就行,其他人搞不搞别人也管不到。不信你看最先提出碳中和概念的欧洲,现在因为能源危机,果断把碳中和丢到一边。

为何碳中和是我国未来几十年的政策方向?大国担当,以天下为己任 - 天天要闻


按理说我国搞我们的碳中和,没必要在联合国立Flag,但是我们依然决定把碳中和目标搬到台面上,就是真正从全人类的利益角度来考虑这个事。有数据统计,人类工业化以来,全球平均温度比以前上升了1.1度,并且还在继续升高。暖冬已经成为了近代的一种普遍现象,如果人人自扫门前雪,那或许地球很快就不适合人类居住了。所以我国站出来,就是要为全人类的利益做点事,大国担当,以天下为己任。


二、碳中和只为环保吗?

碳中和计划周期几十年,国家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和资源,难道仅仅是为了环保问题吗?并不是,这其中还关联着另外一个核心——新能源产业。碳中和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为何碳中和是我国未来几十年的政策方向?大国担当,以天下为己任 - 天天要闻


我国碳排放的大头是传统能源发电,比如火力发电,占据全国碳排放量的51%。其次是制造业,众多制造业工厂的碳排放量占比全国的28%。整个交通行业的碳排放量加起来占比10%,这是把飞机、轮船、汽车什么的都算上。把汽车单拿出来,汽车的碳排放量只占总量的7%。也就是说把所有的汽车全部停了,以后大家都骑车或者走路上班,对碳中和的实现也是杯水车薪。

但是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较快,已经走在了国际前列。之所以优先发展新能源汽车,不是因为它的废气排放问题,而是因为另外一个原因——石油。我国的石油严重依赖进口,每年花费2000多亿美元购买石油,而进口的石油中90%的消耗都用于汽车。当前的国际形势,能源依赖进口,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别人卡了脖子,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为何碳中和是我国未来几十年的政策方向?大国担当,以天下为己任 - 天天要闻


其次,石油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和美元捆绑。现在全球“去美元化”的声音越来越多,但是进口石油只能用美元结算,相当于在支持美元。所以如果有朝一日摆脱石油依赖,也就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美元,“美元霸权”也就不攻自破。


三、碳中和助推产业升级

有的人以为碳中和就是多种点树,少开空调少开车。还有的人可能看出,碳中和可以解决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但往更深了看,碳中和是一个经济转型的卡尺,它能解决我国整体经济结构的产业布局问题。

为何碳中和是我国未来几十年的政策方向?大国担当,以天下为己任 - 天天要闻


首先,想实现碳中和,关键就是两件事,减少碳排放和发展新能源。在发电领域的改革,就是逐步取缔烧煤、烧气的传统发电模式,改成新能源发电;汽车领域则是取缔燃油车,发展新能源汽车。而制造业的改革,就是产业升级,或者把工厂建到国外。

碳中和要求下的产业升级,那些国内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企业就会被淘汰。或者是制造产业转移到国外,就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享受世界劳动力为我们工作的模式,而国内只做高科技产业。这样一来,就有机会实现全民双休,甚至一周上个三、四天班的发达国家待遇。

为何碳中和是我国未来几十年的政策方向?大国担当,以天下为己任 - 天天要闻


我国也是从“世界代工厂”走过来的,但是现在我们的制造业比例已经下降到了27%,甚至比一些发达国家还低。什么样的制造业是我们想要的制造业呢?高效、高附加值、低污染,而这完全符合碳中和的要求。等于是用碳中和的尺子,量出了经济发展最需要的产业,这个就是碳中和更深远的意义。

结语

碳中和,即表达我们对世界的善意和责任,又指明了国家产业升级的大方向。未来的几十年里,碳中和政策一定会坚定执行、贯彻始终,而这其中可能蕴藏着无数发展的机会,有心人可以做好准备。

为何碳中和是我国未来几十年的政策方向?大国担当,以天下为己任 - 天天要闻


你怎么看待碳中和?

资讯分类资讯推荐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 天天要闻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陈建州风波牵连多位明星#近期,台湾省艺人陈建州性骚扰事件越演越烈,已经有三位女艺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涩会美眉妖娇出来指控陈建州对她们的性骚扰行为。陈建州妻子范玮琪则发文力挺老公。范玮琪发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带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 天天要闻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赴欧劳工上船前消毒洗澡,发放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还统一配置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并在离国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军训。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 天天要闻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记#​#电视剧向风而来行征文#​最近我右侧的眼睛好难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觉看东西不太清楚,视力下降很明显,头也晕晕的,闷闷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阳后有没有这个症状。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 天天要闻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我有一个姓于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于。老于今年五七多岁,北大毕业,清华读的硕士,北师大读的博士,妥妥的学霸。他现在是一家厅级单位的副总工,待遇也不错。在我们这些人眼里,那可是人中龙凤,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后,大家照例吹捧这位学霸朋友。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 天天要闻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街上有那种卖字画的店铺,这种店铺非常的少,因为懂画的人也少。店铺的老板是个爱画之人,不是名家的画,只要是画的好,价格合适,他也会收下,或者帮忙寄卖。王立是一名没有任何名气的画家,经常会拿一些画到店里寄卖,几百到几千的价格都有。这一天,王立又拿来一幅画,说是要寄卖。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 天天要闻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节目被网友们重新翻出来,比如《今日说法》,网友们甚至还列出了必看节目单。说到必看的“电子榨菜”,网友们纷纷调侃起了一档节目,它十分喜欢以农村口耳相传的惊悚故事为开头,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以科学的手段解释灵异现象,它就是《走近科学》。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 天天要闻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作者:朱钧贤 摄影:竹叶青“老板,还有什么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时止步,愕然的转过身来。徐文琪将手中的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视了她们一眼,道:“还有几个问题要对你讲一讲,我们饭店是食品服务性质的,首先必须要求清洁和卫生,还有的是要注意服务态度必须热情周到,使客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