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榻上的管仲微闭双眼,数十年的人生过往在脑海中一一掠过。
他知道,自己不是完人,甚至称不上君子。他贪财,拜相后“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dian)”,国君有啥他有啥,极尽奢华之能事;他好色,“置女闾七百,以征夜合之资”,首开妓院之先河,推动国民经济的同时,自己也常常彻夜欢歌;他没气节,兵败后未自杀殉主,却欣然接受小白的聘请。但这些并不妨碍他成为满身光环的英雄,因为他明法制修政事勤国务,让齐国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他治三军匡正义儴蛮夷,让齐桓公俾睨天下,诸侯莫不臣服。
管仲对自己的一生是满意的,如果人生是一场考试,他自认为交出的答卷起码九十分以上。但是现在面对齐桓公的提问,他有些茫然。是啊,他死后谁能接任呢?真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因为在他看来,齐国没有一个人合格。
齐桓公见管仲半天不吭声,就主动提了仨人:易牙、竖刀(diao)、公子开方。
易牙,齐桓公的后勤总管,厨师出身,齐桓公最喜欢吃他做的菜。之前在说伊尹的时候六一君提到过他,这是历史上几个有名的厨师之一。他出名是因为曾做过一件让所有人惊掉下巴的事儿,把自己儿子炖了给齐桓公吃。有一次齐桓公和大臣们开玩笑说,我啥都吃过,就是不知道人肉啥滋味。易牙听到这话一琢磨,表现的机会到了,回家就把刚出生的小儿子炖了,第二天拿给齐桓公一尝,齐桓公连挑大拇哥,问易牙,这是啥肉啊,真香。易牙哭了,告诉齐桓公,这是我儿子的肉,齐桓公听后备受感动,对别人说,易牙爱我胜过家人啊。
管仲听齐桓公提到易牙,一阵反胃,说“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为了巴结领导,亲生儿子说杀就杀,禽兽,肯定不能用。
公子开方,原是卫国国君的儿子,见齐桓公称霸天下,比自己老爸强多了,就跑来服侍他,一呆十多年没回过家。齐桓公问他,你不想家吗?开方说,父母算老几,我的眼里只有你。齐桓公又感动了,说,开方爱我胜过父母啊。
管仲更反胃了,“倍亲以适君”,为了追逐名利舍弃父母,起码的孝道都做不到,也是禽兽,不能用。
竖刀,大内总管,原来只是个基层小吏,为了接近齐桓公,竖起刀来把自己阉了,进宫当了太监。齐桓公这回是血淋淋的感动,说,竖刀爱我胜.....咳咳,不比较。
正在反胃的管仲听到这个名字,一下没忍住,吐了,连连摆手道,您别说了,这个人更不能用,禽兽不如。
病入膏肓的管仲经过这一番折腾,很快撒手人寰。齐桓公一辈子对管仲言听计从,这次没听,继续重用这三个爱他的禽兽。结果可想而知,惨,而且很惨。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驾崩,五个儿子为争国君之位发生内乱。易牙、竖刀等人忙着帮自己扶持的公子抢椅子,早忘了曾经和齐桓公的海誓山盟。可怜一代霸主齐桓公,死后尸体丢在床上六十七天,竟然无人理睬,生出的蛆虫都已爬出了门外。直到公子无诡正式即位,才被装棺入殓。应了曹雪芹《好了歌注》里的话: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真个是可悲可叹!
齐国自管仲和齐桓公死后开始大滑坡,祸起萧墙内乱不断,国君的位子被五个儿子轮了一遍,每个人当上国君后都在哆哆嗦嗦地琢磨怎么才能坐稳当,生怕一不小心被别人撬了行,哪还有功夫管别人家的闲事,所以渐渐没了老大范儿,不再具备当霸主的条件。
这时候有一个中原大国乘势崛起,取代齐国坐上了霸主之位。这个国家叫晋国,国君晋文公重耳,春秋霸主榜排名第二。重耳身上发生的故事比齐桓公更多,下期开始他的故事,各位同学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