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馥郁流芳,尤其是酒桌文化,其讲究和礼数多而杂,想要在酒桌上做到游刃有余,左右逢源,这些酒桌文化要点,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当然了,绝大多数都是很喜欢学习的。他们深知:想要在社会上混得风生水起,就得学会喝酒、学会酒桌文化。可极个别人无动于衷,不懂也不学,导致其遭遇诸多麻烦。
想必每个人都深有体会,在酒桌上,是不是会看到有人能言善辩,巧舌如簧,识颜看色。而有人呆若木鸡,词不达意,甚至一说话就是得罪人,一做事又是得罪他人。
其实,笔者属于社恐类人,正是以上那种不会说话,说话又不能表达意思的人,曾在一次聚会上说出一句让人惊讶且又得罪他人的话,导致自己被很多人嘲笑乃至被疏远。
从那以后,我发誓一定要学透各种酒桌文化,尤其是酒桌上如何说话。如今,我不再是以前的小白了,在酒桌上说话做事也不会乱套。另外,别人对我的眼光也有所改变了。
说到酒桌文化,笔者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其标题为《太原男子参加婚宴,随礼800却被“逐出酒桌”,原因让人匪夷所思》文章中主人公因在酒桌上乱来而遭遇“逐出”,不妨一看:
这名太原男子名叫李牧(化名),几天前,村里一邻居家女儿要出嫁了。为此,邻居便给很多人下了请柬,李牧便是其中之一。说到李牧,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
李牧是个打工者,因为在村里的“名声”不咋样,故他常年在外。邻居本想着不请李牧的,可一想到大家万一说闲话的话,那就不好办了。于是,经过再三考虑,邻居还是请了他。
三天后,便是邻居女儿大喜之日,李牧和其他亲人好友一样一大早来到了邻居家。他们给邻居和他女儿道喜后便纷纷来到了随礼桌前。没想到随礼的人挺多,大家还得排队。
过了很久,终于轮到李牧了。他看了看随礼单金额。思来想去便随了800块钱,算是不高不低吧。随完后很多人便对李牧指指点点,说他一打工的税这么高,是在显摆吗?
看到大家交头接耳的一幕,李牧无暇考虑。他只身前去,来到一个空闲的地方,站在那里一边抽烟,一边东张西望。没过多久,酒席正式开始了,李牧和很多乡亲们坐在一块。
过了一会,美食被后厨人员一一端了上来,李牧数了数,大概有12道菜外加2瓶白酒。和其他人不同的是,大家眼睛盯着各种美食,而李牧却盯着几瓶白酒不放过。
当大家都在享受美食时,李牧在第一时间内发来一瓶白酒,原来是飞天茅台,怪不得李牧这么着急。意外的是,他把一瓶酒放在自己跟前,没有问候大家便直接喝了起来。
一旁的人看见了但没有说啥,很快他便喝光了这瓶飞天茅台,随后又打开了另外一瓶白酒,这瓶不是飞天茅台,而是“国康1935”。能看得出,李牧喝完飞天茅台就已经喝大了。
随后打开的这瓶酒,他试饮一杯,觉得口感很不错,便大口大口喝了起来。很快,他便有点飘飘然了。此时,李牧做出了几件尴尬且过分的事情。刚开始,他对其他人骂骂咧咧。
随后又拿起一杯酒给同桌的伴娘敬酒,伴娘不愿喝,他便开始各种言辞劝酒,闹得不可开交,被大家拉开后,他又去灌酒,有人看不去便推了李牧一把,李牧顿时火冒三丈,直接跳起来要打那人。
其他人见状,直接把李牧“逐出酒桌”。此事到此告一段落,让笔者疑惑的是,最后那款国康1935,真的好喝吗?为此笔者查了不少资料。原来这是茅台镇国康酒业新酿的大曲坤沙酱酒。
由原茅台酒厂副总工程师,原茅台研究所前所长陈兴希老师研创。此酒也是陈老师在酱酒工艺方面的杰出贡献。一经问世,便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单价也很便宜,一瓶不过百元左右。
口感极佳是此酒的一大亮点,酒液微黄丰盈,酒花堆积持久,开瓶酒香馥郁,入口柔和醇香,中段绵甜细腻,落口幽雅厚实,层次分明,不刺不灼,更无上头等不良情况。
对此,你觉得如何?对于李牧的所作所为,你是怎么看的?不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