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本财商必读书单之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精讲

2022年10月01日10:52:05 资讯 1755

40本财商必读书单之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精讲 - 天天要闻

一、天之骄子凯恩斯

1883年,凯恩斯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老爸是剑桥大学的教授,老妈是当过剑桥市的市长。小学读的是伊顿公学,大学读的是剑桥大学,20几岁时就当上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院士,后在英国财政部担任公职,同时,他又是经济学杂志的主编和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的会长。看看人家的履历,生下来就是天之骄子,完美的高富帅,有钱又有学识,妥妥的完美男神。

有意思的是,凯恩斯还是一个企业家,他当了17年保险公司董事长。他每年都会干一件事,就是在年终时给股东写一封信,总结公司以及欧洲和英国过去一年里的经济情况。

今天我们知道,巴菲特每年也会给股东写一封《巴菲特给(致)股东的信》,其实这个传统就是从凯恩斯那里继承来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凯恩斯一方面有很多行政和经营企业的阅历;另外一方面,在理论上又是欧洲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领导者。这为他后来创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有着及大的影响。

40本财商必读书单之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精讲 - 天天要闻

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创作背景

无巧不成书,冥冥之中或有天意,在凯恩斯出生的那年马克思刚好去世。凯恩斯的一生并不算太长,他去世于1946年,也就60多年。然而这60多年对于当时的世界而言,却是让人百感交集的半个多世纪。

凯恩斯出生时,欧洲的工业革命已经进行了100多年,欧洲已然成为了全球经济和政治的统治者。人们普遍认为,经过100多年的工业革命,人类已经建立了新的完美政治经济体制,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黄金时期。然而谁也没想到,接下来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40本财商必读书单之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精讲 - 天天要闻

在这过程中,凯恩斯还见证了他的祖国——英国。从全球的第一大经济体“日不落帝国”沦落为二流国家,英镑被美元取代,美国成为了全球经济的新霸主的过程。

同时,在1929年的时候,世界爆发了一场大萧条,史称“1929大萧条”。在大萧条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欧美国家经济陷入到了一个“滞胀”的状态,失业率非常高。当时像美国、英国等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失业率连续10年都保持在10%以上,美国在1933年失业率一度高达25%,而英国在1930年到1935年的六年时间里,失业率均在20%以上。可想而知那些落后国家的状况有多糟糕,人民的生活有多困难。

40本财商必读书单之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精讲 - 天天要闻

美国1930—1945失业率走势

在这种环境下,当时的西方世界开始迷茫,找不大方向,不知道该怎么办。人们开始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推导资本主义覆灭的时刻就快到来,恐慌蔓延着当时的整个西方世界。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1936年应运而生。所以你看,凯恩斯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经历了历史中最动荡的时期,而他的理论正是对这些变化的描述和应对。

三、凯恩斯最大的理论贡献

凯恩斯第一次提出了宏观经济管理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二元论,并将其运用到了国民经济上。这是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最大理论贡献。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研究的理论起点是他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通俗的讲就是,市场经济最理想的状态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一个平衡,但事实是,长期来看,市场经济很难达到供需均衡,它总是存在着大量劳动力处于失业的状态。

这样的话,在市场经济中是供给决定需求呢?还是需求决定供给呢?凯恩斯进而认为,供给不能创造需求,供给是由需求的迭代优化进而发生变化的。

所以我们经常听过一句话,生产消费者需要的,而不是生产我们认为消费者需要的。可以看,现在我国提出的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其实对应的就是供给部分,也就是在企业生产的部分;消费升级对应的就是需求的部分。

40本财商必读书单之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精讲 - 天天要闻

那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谁决定谁呢?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就是产业升型本身并不能够产生需求,所以可以看到,在中国产业升级的道路上,不管是制造业、服务业还是金融业等等行业,发生的所有转型升级,都是由于需求端消费升级决定的。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对产品开始从物美价廉升级到对产品的更高要求,包括质量,品牌、理念等等,正是这种改变,在倒推着供给端的升级。所以,作为企业而言,你必须要能够生产出符合消费升的产品,才有可能实现利润。这就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即供给是由需求决定的。

在经历了1929大萧条后,凯恩斯认为,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是不能引导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自我矫正机制的,从而导致一个国家长期处高失业的痛苦境况。那有没有可能不用通过马克思所说的暴力革命的方式就能决绝这种状况呢?凯恩斯认为是有的。

从这点可以看出,凯恩斯并不崇尚暴力革命,这或许跟他生活在较好的环境有关,因为一旦爆发暴力革命的话,他的这种优越的生活可能会失去。

40本财商必读书单之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精讲 - 天天要闻

所以,为了避免暴力革命,凯恩斯认为,可以通过调节财政和货币政策,人为干预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已达到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进而降低失业率,使市场经济恢复到稳定的状态。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凯恩斯未出现以前,一个国家陷入萧条,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的时候,解决方法就是,无为而治,不干预,让市场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然后我们就看到了市场自我调节失灵的后果,也就是1929的大萧条,以及世界大战

到凯恩斯出现以后,当一个国家市场自我调节失灵出现萧条,企业家们已经不敢在投入生产的时候。国家应该出来干预,通过国家投资的方式,来激活市场活力,补齐市场自我调节失灵的短板。

这就是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他不否认“看不见的手”的存在,但同时他认为,当市场失灵之后,国家必须要采取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来调节市场的供需关系,才能使国民经济迅速地恢复到它正常的状态。也就是国家干预经济。所以凯恩斯的理论,某种意义上又被称为“国家干预主义”。

当时,凯恩斯提出这样的理论后,遭到很多原教旨人士的抨击,认为凯恩斯是亚当·斯密的叛徒,因为凯恩斯没有遵循亚当斯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摒弃了市场的自我矫正机制。后来的半个多世纪里,全球宏观经济理论都是在对凯恩斯理论的分歧和讨论。

40本财商必读书单之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精讲 - 天天要闻

后来,证明了凯恩斯理论的可行性的,并不是他的祖国——英国。而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1929年,美国在经历了那场大萧条以后。到1933年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他实施了一场改变美国命运的新政,史称“罗斯福新政”。这它背后的理论支撑就是凯恩斯提出的国家干预经济。

在新政时期,罗斯福为首的美国政府做了哪些干预呢?

兴修了18万个工程项目,其中包括1000座飞机场,12000个运动场,800多个校舍和医院等公共设施。当这些政府投资的项目开始实施的时候,罗斯福要解决美国最大的问题,就业问题,所以新政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叫“以工代赈”。就是说,我救济你,但是我不能给你钱,我给你什么呢,我给你个工作的机会。

为此,当时还专门成立了两个重要的政府机构,一个叫“工程兴办署”,一个叫“全国青年总署”,这两个机构加在一起,在短短四年时间里,一共雇佣了2300多万人,占到了全美国劳动力人口的一半左右。

换而言之,当时美国一半的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都是通过政府投资来提供的。随着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美国经济得以快速的复苏。随后,凯恩斯和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时名声大噪。越来越多人开始思考凯恩斯理论的正确性。

40本财商必读书单之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精讲 - 天天要闻

最后,我们回到现代社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国家治理,无论是中国、欧洲、日本或者美国已经不存在一个原教旨的市场主义。用中国古代的话讲,就是无为而治,市场自我调节。没有一个国家敢说,在市场出现危机的时候,国家不出来干预。而同样的,完全的国家干预经济也不存在,就像以前的苏联和中国实施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样,把市场全部摒弃。所以,现代国家治理,更多的是凯恩斯主义,也就是将“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融合在一起的国家治理体制。

凯恩斯的一生可以说是动荡而传奇,在他的后半生可谓是辛劳致疾。他一生都在为世界问题而操劳。在他去世后,在他的墓碑上刻了一行他自己写给自己的墓志铭:“不用为我悲哀,朋友,千万不要为我哭泣,因为往后我将永远不必再辛劳,天堂里将响彻赞美诗与甜美的音乐,而我甚至也不再去歌唱了!”

以上便是篇全部内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别忘了添加关注,并且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资讯分类资讯推荐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 天天要闻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陈建州风波牵连多位明星#近期,台湾省艺人陈建州性骚扰事件越演越烈,已经有三位女艺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涩会美眉妖娇出来指控陈建州对她们的性骚扰行为。陈建州妻子范玮琪则发文力挺老公。范玮琪发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带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 天天要闻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赴欧劳工上船前消毒洗澡,发放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还统一配置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并在离国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军训。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 天天要闻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记#​#电视剧向风而来行征文#​最近我右侧的眼睛好难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觉看东西不太清楚,视力下降很明显,头也晕晕的,闷闷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阳后有没有这个症状。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 天天要闻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我有一个姓于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于。老于今年五七多岁,北大毕业,清华读的硕士,北师大读的博士,妥妥的学霸。他现在是一家厅级单位的副总工,待遇也不错。在我们这些人眼里,那可是人中龙凤,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后,大家照例吹捧这位学霸朋友。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 天天要闻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街上有那种卖字画的店铺,这种店铺非常的少,因为懂画的人也少。店铺的老板是个爱画之人,不是名家的画,只要是画的好,价格合适,他也会收下,或者帮忙寄卖。王立是一名没有任何名气的画家,经常会拿一些画到店里寄卖,几百到几千的价格都有。这一天,王立又拿来一幅画,说是要寄卖。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 天天要闻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节目被网友们重新翻出来,比如《今日说法》,网友们甚至还列出了必看节目单。说到必看的“电子榨菜”,网友们纷纷调侃起了一档节目,它十分喜欢以农村口耳相传的惊悚故事为开头,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以科学的手段解释灵异现象,它就是《走近科学》。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 天天要闻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作者:朱钧贤 摄影:竹叶青“老板,还有什么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时止步,愕然的转过身来。徐文琪将手中的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视了她们一眼,道:“还有几个问题要对你讲一讲,我们饭店是食品服务性质的,首先必须要求清洁和卫生,还有的是要注意服务态度必须热情周到,使客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