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年挖露天煤矿
五八年,大跃进,钢铁产量要赶英超美,煤炭也必须跟上。省里的煤炭勘探部门,说我们滕县官桥浅层就能挖出优质煤炭,因此就有了挖露天煤矿,就有了十八万人的拼搏大会战
露天煤矿北起木石张秦庄村南,南到后莱村家北,西起孤山村东,东至台上家西,南北长3500米,东西宽2800米,总面积9.8平方公里。工程设计挖土方,长2800米,宽2500米,深60米。因工程量浩大,济宁专署,运筹帷幄,排兵布阵,抽调各县十八万人参战。当年的生产力落后,没有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挖掘工具非常原始,全靠锨剜、镢创、肩背、筐抬、独轮木轱辘车推拉等挖土运土。为了争取早日竣工,工地指挥部安排:“十八万人两班倒,黑夜白天连轴转,歇人不歇工地,连续作业,力争三个月见炭。”
当时国家经济困难,民工们打地铺,住窝铺,啃窝头,吃咸菜,尽管生活差,大家照样精神饱满,劳动积极性高涨,加班加点,每天高强度工作十几个小时,从没人喊苦叫累
工地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红旗招展,歌声嘹亮。公社与公社,村与村,县与县,男工与女工,各单位之间竞相比赛。近十平方公里的工地上,到处都是“同志们哪,加油干!露天煤矿挖煤炭哪!”和“大家伙,搞煤炭,社会主义早实现”!
“同志们,加油干,一天干他两天半!”等等高亢的劳动号子。挖土的,刨土的,抬土的,推土的,一幅生机勃勃,热气腾腾的大兵团劳动的宏伟壮丽画面。
十八万民工们,餐风露宿,日夜连轴,干了半年多,挖到计划的60米深度以下,不光没见炭,还涌出大量的地下水,这些水排泄不掉,无法施工,不得不下马停工。
露天煤矿虽然失败了,但是广大人民群众,不怕艰难困苦,战天斗地,无私奉献的精神,永存于天地之间,永远被后人盛赞美颂,津津乐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