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打到现在,美国终于对外达成了第一份贸易协议。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协议对象竟然是英国。此前,很多人猜测,第一个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会是日本或者印度。尤其是印度,近期因印巴冲突面临巨大压力 —— 印度采购的法国战机,竟被巴基斯坦从中国采购的普通战机击败。因此,不少人认为印度急于和美国达成协议,以便从美国采购更先进的战斗机,从而平衡巴基斯坦目前的军事优势。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份美英贸易协议的具体内容。第一个重点是,美国将对英国汽车的关税从 27.5% 降至 10%。这一点至关重要,英国去年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数量为 10.2 万台,此次协议给予的豁免额度是 10 万台,超出 10 万台后,关税将会提高。也就是说,今年大部分出口到美国的英国汽车,都将按 10% 的关税征收。这对英国工业意义重大。
如今,提到英国汽车品牌,人们或许只能想到捷豹路虎,但捷豹的销量已大不如前,路虎的表现尚可,其他英国汽车品牌更是难觅踪影。从全球市场来看,英国汽车的竞争力已大不如前,随着中国汽车电动化的发展,英国汽车未来的处境将更加艰难。不过,美国消费者对英国豪华汽车的认可度较高,从去年 10.2 万台的出口量和近 100 亿美元的交易金额就能看出。因此,维持在美国市场的汽车销路,对英国而言至关重要,毕竟汽车产业是国家工业的核心,所以美国此次的让步幅度较大。
当然,英国也做出了诸多让步。其一,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在多个领域放宽限制;其二,接受美国加征的 10% 对等关税,并且美国明确表示,对其他国家的关税会更高,英国因率先达成协议,才得到 10% 的关税税率,算是相对 “优惠”。总体而言,英国在此次协议中率先做出巨大让步,接受了美国的 10% 对等关税,而美国则通过对汽车、钢铁等特定产品的关税豁免,换取英国的妥协。
美英能够率先达成协议,关键在于两国的同盟关系。梳理美国的盟友关系可以发现,英国处于核心位置,外围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五眼联盟” 国家,再往外则是日本、韩国以及法国、德国等。因此,美英达成协议并不意外。
然而,这份协议对美国来说,实际意义有限。在国际上,由于美英关系紧密,大家对这份协议的达成并不感到意外,也不会因为英国率先让步,其他国家就纷纷效仿。英国近年来经济下滑严重,加之脱欧,急于与美国建立更深度的绑定,所以做出让步在情理之中。而且,英国原本可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如今大量能源依赖美国。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其发动关税战旨在解决贸易逆差问题,但首个达成协议的英国,却是美国的贸易顺差国 —— 美国每年向英国出口大量能源。与顺差国达成协议,对解决美国贸易逆差并无实质性帮助。全世界都明白,这份协议对推动其他国家与美国达成新协议,作用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