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新任总司令瑟尔斯基,终于下令让乌军开始从军事重镇阿瓦迪夫卡撤退。瑟尔斯基表示:“我决定从城市中撤出我们的部队,转向更有利的防线。”
虽然瑟尔斯基说的话很委婉,但明眼人都知道,乌军在阿瓦迪夫卡实际上已经遭遇了一场非常巨大的惨败。俄军在阿瓦迪夫卡的成功,已经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红圈处即为瑟尔斯基
但瑟尔斯基的命令明显下得有些太迟了,原本用来驰援阿瓦迪夫卡,接应乌军撤离的,号称“最强乌军旅”的乌军亚速第三旅直接在焦化厂一带遭到俄军的猛烈阻击,并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残余的亚速第三旅士兵为了保命,已经躲入焦化厂的地道中保命。乌军亚速第三旅很清楚,以自己目前的兵力,是无法突破俄军在焦化厂的包围圈的。躲到地底下,等待另一支乌军增援部队的救援,已经是目前他们最好的选择了。
躲入焦化厂地下工事的乌军亚速第三旅
而实际上,因为乌军亚速第三旅的重要性,乌军早就派出了乌克兰国防情报局下属的“国际军团”前去救援。但这支部队在9号区遭到俄军痛击后,既拒绝进入焦化厂一带救援救援乌军亚速第三旅,也拒绝救援阿瓦迪夫卡南部被困乌军,摆出了一副见死不救的架势。
至于乌军亚速第三旅原本打算救援的阿瓦迪夫卡守军,目前的情况也很糟糕。乌军第110机械化旅的主力,已经在阿瓦迪夫卡南部的防空基地被俄军全歼。俄军不仅已经成功在阿瓦迪夫卡中心花园插上了旗帜,还顺带切断了工业大道,掐断了乌军南撤的地面道路,封上了这个大包围圈的“口子”。
在瑟尔斯基下令乌军从阿瓦迪夫卡撤退后,泽连斯基也跳了出来,表示撤军命令是正确的。因为乌军已经在阿瓦迪夫卡成功消耗了俄军的大量作战资源,并杀伤了数万俄军。部分美国媒体也纷纷附和,表示俄军最终如果成功占领了阿瓦迪夫卡,反而证明俄军遭遇了“惨败”。
这种说辞显然就是在强行给自己找台阶下了,俄军确实在阿瓦迪夫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对于俄军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这是自基辅反击战失败后近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俄军取得的最大胜利,意义甚至超过了巴赫穆特之战。
因为阿瓦迪夫卡是乌军耗费了大量资源构筑的防御堡垒,驻守的乌军部队不是“亚速营”为主体的精锐部队,就是从北约训练归来的“北约旅”。打下阿瓦迪夫卡,就证明俄军目前完全能够啃下俄乌战场上乌军剩下的大部分“硬骨头”。
无论是自杀式穿越机还是各种大口径弹药,充足的供应量是俄军在阿瓦迪夫卡之战中占据上风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在对乌军亚速第三旅和乌克兰国防情报局下属的“国际军团”的“打援”过程中,俄军炮兵持续的高强度炮火覆盖,是造成乌军增援部队伤亡的主要原因。
北约方面目前已经回过神来了,表示要在2024年年底前,向乌克兰提供100万架的无人机,以压制俄乌战场上俄军的无人机优势。但北约能否兑现自己的承诺,还是一个未知数。
而现在最尴尬的是泽连斯基,因为对阿瓦迪夫卡之战的不满,是促成泽连斯基撤掉扎卢日内,换上瑟尔斯基的重要原因。泽连斯基希望瑟尔斯基能够在阿瓦迪夫卡给自己复刻出一场“哈尔科夫大反攻”来,但没想到预想中的“大反攻”还没来,“大惨败”倒是先来了一场。
如果泽连斯基再拿不出足够让西方满意的成绩来,那么接下来泽连斯基需要面对的难题,恐怕就不仅是西方军援力度降低这种问题了。泽连斯基目前的地位能不能保得住,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