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次轨轰炸机是未来50年全球大国激烈争夺的高边疆。因为一旦完全掌握,那么就会具有居高临下的绝对优势,真正实现在1个小时内对全球所有敌对目标任意打击,而且本身几乎很难靠常规手段进行拦截。不过凡事都有代价。先不说空天次轨在全球也只有2大国在实际推进项目,另外还有0.5个在浅尝辄止之后就封存了。可见这类飞机本身的研发已经是难上加难。而为其配套的地面支持系统,目前也同样只有2大国具备。空天次轨轰炸体系的地面支持系统非常庞大复杂;单纯明面上最容易看到的,只有指挥测控系统与起降支持系统。指挥测控系统这里先不谈,仅仅起降支持体系,往最简单里说,专指其用来起降的专用跑道;目前在全球也只有2套。超级大国是直接利用了过去为,
航天飞机建造的超长跑道。其主体部分长度超过5公里,加上延伸段则全长超过8公里;而长耳朵家则完全新建了全铺设长度超过10公里的超级跑道,在全球绝没有第二个可以对比。按照常理来说,既然都是近乎水平滑翔着陆,那么航天飞机、空天飞机与次轨型号。应该与普通大型飞机相差不大。全球现有的大型民用机场成千上万,就算是有长跑道的军事基地全球也有那么一两百个;为何不直接利用这些现有的设施,还要为航天飞机或空天次轨专门建造跑道呢?有人认为是保密的需要。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但不是绝对必要。如果担心民用大型航空基地人多眼杂,不好保守机密。但是很多大型空军基地本身就管理严格。完全可以达到相应的密级要求。况且像航天飞机等项目,本身就是,
半民用的。仍然必须采用专用跑道,保密是其次,更重要的还是技术本身的要求。当今的普通机场,根据完善程度分为好几个档次。而其主炮弹的长宽指标,还有隐蔽的铺设厚度,就是最主要的定档依据。最短的可以到1公里,一般只起降螺旋桨小飞机;而最常见的一般是2800米长,混凝土铺设厚度50厘米上下,可以起降几乎所有的战斗机以及绝大多数200吨级以下的民用飞机。最高档次的主跑道长4000米,加上延伸段可以到4500米,铺设厚度超过70厘米,可起降当今包括安225、A380在内的所有五六百吨级的巨型飞机。但是仍然不能用来起降航天飞机与空天次轨。主要在于几乎所有的常规民用大飞机,起飞滑跑或降落滑跑几乎没有超过3500米的,因此4500米级的长跑道就可以完全满足。但是空天次轨,
包括航天飞机的安全滑跑距离有很大概率会超过3500米,4000米级的跑道就不算保险了。必须把全跑道铺设段设计在5公里级,而且还必须留下延伸段以备万一。之所以如此,在于空天次轨包括航天飞机的滑翔其实只是半滑翔;也等于大型航天器临时加上了小翼展的翅膀。因此其接近跑道时的时速大多数还在350公里上。而普通大飞机降落前大多数速度已经控制在300公里时速以下。而且空天次轨上为了减重,其起落架轮胎部分普遍缺乏普通飞机上的大型刹车装置,或者有也很少用。因为怕接地速度太高,会因剧烈摩擦而起火。于是只能用特别长的滑跑段来慢慢减速。而未来的空天飞机,不论是2级体制还是准备单级入轨的。都会保持不大展弦比的高音速造型。那样也会像协和客机一样,
动辄出现3000米以上的超长起飞滑跑距离;同样必须用到5公里级的超跑道起飞。而全球最长的超级跑道不是单纯只建造了一条,而且直接来了一个大三角的设计。这个三角形的每条边都有十几公里。这样可以让空天次轨向全球的任意战略方向出击;并且在环球飞行至少一圈之后自然对准跑道降落,可谓考虑到50年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