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展开报复行动?导弹径直飞向对方营地,多名军官被当场炸死

2020年12月07日23:10:24 军事 1764

伊朗的核专家被暗杀之后,伊朗高层和民众都十分的愤怒,后来人们发现死去的这个人不仅仅是什么专家,还是伊朗的副防长,看来真的是有备而来的。事情发生之后,伊朗并表示一定会进行报复,毕竟这都已经欺负到头上来了。很多人说一旦伊朗真的开始报复了,那么就中了圈套。然而最近伊朗似乎真的展开报复行动了?大批导弹径直飞向对方营地,多名军官被当场炸死。

伊朗展开报复行动?导弹径直飞向对方营地,多名军官被当场炸死 - 天天要闻

据卡塔尔媒体报道,也门胡塞武装近日在深夜展开了打击报复行动,不仅对马里布省塔德温莎特的军事营地发动了军事袭击,而且也对阿拉伯联军的营地发动了袭击。当时大批的导弹被发射了出去,状况很是惨烈,由于袭击是在深夜,所以对方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反应。这次袭击造成了8名沙特军人当场死亡,其中不乏军官,对于沙特而言可谓是损失惨重。

很多人可能都不太明白,不是都说杀死伊朗的是美国和以色列吗?以色列的嫌疑最大,怎么又跟沙特扯上关系了?要知道沙特在中东地区也算是有头有脸的国家,周围不少小国都仰仗沙特过活。沙特是美国与以色列在中东的盟国,想想近期蓬佩奥访问以色列,再想想特朗普的女婿访问沙特,就可以知道沙特在中东是个什么样的角色。

伊朗展开报复行动?导弹径直飞向对方营地,多名军官被当场炸死 - 天天要闻

沙特靠着给美国卖石油,赚了不少钱,在中东就是个土财主。美国在沙特也是有军事基地的,说白了就是美国看上了沙特的石油,沙特看上了美国的保护。曾经胡塞武装组织炸了沙特的油田,用的就是伊朗的导弹。

所以,胡塞武装基本上与伊朗是一体的。至少胡塞武装组织与伊朗关系很好。这次突然发动对沙特的袭击,背后要说没有伊朗的影子,那是不太可能的。况且,胡塞武装与沙特之间的关系一直都不好,双方爆发过多次战争。这次伊朗核专家遇难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导火索,很有可能这次袭击事件的背后就是伊朗。

伊朗展开报复行动?导弹径直飞向对方营地,多名军官被当场炸死 - 天天要闻

实际上这次胡塞武装能袭击的这么精准,自然离不开伊朗的情报支持。此前这些被炸死的沙特军官正在进行秘密会议,会议的内容就是如何防止伊朗要借助胡塞武装组织的手来进行报复。只是他们没想到,这场会议,让他们被胡塞武装组织给一锅端了。这件事距离伊朗核科学家被杀也没多久,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应该就是伊朗的报复行动。

伊朗展开报复行动?导弹径直飞向对方营地,多名军官被当场炸死 - 天天要闻

不过,仅仅是炸死沙特的军官,并不能平息伊朗国内的民众的愤怒。这次报复行动对伊朗而言应该只是一个开胃小菜,接下来说不定还有其他行动。伊朗最近几年死于以色列和美国暗杀的科学家和军官可真不少,伊朗忍到现在也是不容易。伊朗政府虽然憋着这口气,但是国内的民众快要憋不下去了。大街上游行示威的人有很多,都希望政府能给个说法。

伊朗展开报复行动?导弹径直飞向对方营地,多名军官被当场炸死 - 天天要闻

伊朗政府现在就在等拜登上台,他们很明白目前自己的实力别说是打美国,就是以色列都打不过。所谓的报复不能仅仅是靠热血就行的,还需要谋略与武器。美国对伊朗的一次次制裁,都只会更加的加深伊朗和美国之间的矛盾。两国的矛盾到现在这个程度基本上是算是无解了。在美国的重重封锁下,伊朗的经济水平一败涂地。明明拥有得天独厚的石油,却不能靠此赚钱,这对伊朗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损失。美国仗着自己的国家实力在全世界为所欲为,欺凌弱小。将来美国衰落之后,相信那些被美国欺凌过的国家也不会轻易放过美国的。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美国这就期待上了:中方会不会放宽稀土出口管制? - 天天要闻

美国这就期待上了:中方会不会放宽稀土出口管制?

【文/观察者网 王一】“美国和中国互相暂停关税后,稀土出口现在成为焦点,”美国《财富》杂志5月12日报道称,美国希望能保持对中国稀土的获取渠道,而中国则将其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视为一种可以用来抵御美国威胁的“武器”,这使得该问题成为两国经贸
台军“海马斯”首次实弹射击中两次“出包” - 天天要闻

台军“海马斯”首次实弹射击中两次“出包”

【文/观察者网 山猫】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台军从美国采购的M142“海马斯”火箭炮系统,昨天在屏东九鹏基地进行了运抵岛内接装后的首次实弹射击。射击过程中,曾两次出现“信号异常”,导致射击暂停,报道还表示,美方原厂人员也在现场“提供技术支持”。 正在发射中的台军“海马斯”炮车 台湾“联合新闻网” 屏东九...
记者观察丨从埃拉特港看以色列为战争付出的经济代价 - 天天要闻

记者观察丨从埃拉特港看以色列为战争付出的经济代价

埃拉特港是以色列连接红海的唯一港口,具有重要的贸易和战略意义。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地区局势迅速升级。数据显示,2023年共有14.9万辆车经由埃拉特港进口,而整个2024年,这个数字为0。埃拉特港空荡荡的码头,折射出了这场复杂地区冲突所带来的经济代价。记者:冯国芮 王卓伦 陈君清报道员:尼克·柯留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