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雷达最远探测距离:美5000公里,俄罗斯6000公里,中国呢?

2020年12月07日20:10:48 军事 1565

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军事科技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经过了二战这种大规模的、伤亡惨重的战争之后,国际社会都在尽量规避世界大战的产生,争取在冲突开始之前就用各种技术优势碾压对方,不战而屈人之兵。如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军事上信息化作战也成为了最主要的作战方式。对于一支现代化、信息化的部队来说,雷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装备,只有高精度、大范围的雷达才能保证掌握地方和战场上的各种信息。而在雷达的各项性能中,测距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中美俄雷达最远探测距离:美5000公里,俄罗斯6000公里,中国呢? - 天天要闻

作为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的三个国家,美国、俄罗斯、中国在雷达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这一方面也都是世界领先水平。如果要比较各国雷达探测距离的话,那么看这三个国家就够了,那中美俄最先进的雷达的最远测距分别是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中美俄雷达最远探测距离:美5000公里,俄罗斯6000公里,中国呢? - 天天要闻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是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最强的国家。二战之后,获得了最多战争红利的美国彻底超越了一众西欧老牌列强,成为了世界的经济中心,军事实力也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中美俄雷达最远探测距离:美5000公里,俄罗斯6000公里,中国呢? - 天天要闻

海军是美国引以为傲的强大军队,足足拥有11艘核动力航母。这样庞大的军队自然也需要性能强大的雷达系统作为支撑。目前美国测距最远的雷达就是安装在海上的海基X波段雷达系统,用于监视近太空空间,最远的测距达到了5000公里,基本上是覆盖了整个亚太地区。

中美俄雷达最远探测距离:美5000公里,俄罗斯6000公里,中国呢? - 天天要闻

曾经能和美国在军事上一决高下的只有苏联了。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成为了苏联军事遗产的主要继承人,虽然受限于经济水平,但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仍然处于世界前三水平,在很多武器的研究和制造上面并不比美国差很多,甚至还要更强。

中美俄雷达最远探测距离:美5000公里,俄罗斯6000公里,中国呢? - 天天要闻

雷达是俄罗斯发展得非常出色的一个方面,俄罗斯现役性能最强大的雷达是沃罗涅日-DM雷达,这种雷达的精度非常高,制造它的工程师曾经开玩笑说,就算有一只老鼠会飞,沃罗涅日-DM雷达都能够发现它。除了精度,测距也是沃罗涅日-DM雷达的重要优势,达到了6000公里,比美国的雷达还多出了1000公里。

中美俄雷达最远探测距离:美5000公里,俄罗斯6000公里,中国呢? - 天天要闻

或许有人会觉得中国在这种高精尖的技术发展上比不上发达国家,但其实在雷达方面已经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目前中国最先进的量子雷达,测距达到了6800公里,已经超越了其他所有国家。除此之外,我国在反隐形雷达方面也有不俗的成果。

中美俄雷达最远探测距离:美5000公里,俄罗斯6000公里,中国呢? - 天天要闻

中国的雷达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漫长而艰辛的。中国的军事科技起步晚,基础差,要在短短几十年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然而中国的科学家们并没有被困难所打倒,如今的成果也让全世界有目共睹。

中美俄雷达最远探测距离:美5000公里,俄罗斯6000公里,中国呢? - 天天要闻

历史的经验证明,中国人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军事发展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如今的中国在数十年的发展后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前三的军事强国,而且还在不断地前进着,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事情。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 天天要闻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就在早前,朝鲜已经接到了毛主席亲自签发的电报,明确表示中国将出兵援朝,并已做好准备。然而,朴一禹来到沈阳后,并没有就志愿军入朝具体事宜进行沟通,只是传达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国军队立即过江,并说金日成现在德川,志愿军指挥部也应该设在那里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 天天要闻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3军,是解放战场上,四野大军的头号主力部队之一,为加快促进东北地区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在战略追歼阶段,第43军与兄弟部队共同南下作战,参与衡宝战役,和兄弟部队共同重创白崇禧军事集团。此举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 天天要闻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战争冲击波,科技世界的重塑与变革。近期战火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再次点燃,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对地理和政治版图的重新划分,更是一场科技领域的无声革命。战争的硝烟背后隐藏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世界。首先,我们看到了无人机技术的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