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2025年05月20日18:42:06 军事 1814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继刚刚被巴基斯坦使用歼十按在地上一顿摩擦后,印度决定在自家“引以为傲”的航空航天方面找回场子,打算让世界知道印度的实力绝非吹出来的。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大家都不看好你,偏偏你最不争气”,就当全世界的焦点汇集在印度的火箭发射,全体翘首以盼时,没想到印度又在国际社会的眼皮子底下整了个大活儿。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号称印度“最靠谱的火箭”不出意外的又出意外了,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时,印度人民欢欣鼓舞,发射中心一片掌声。

此种半场开香槟的行为却在七分钟后“啪啪”的打了集体印度国民的大嘴巴子。

更加可笑的是在被打脸不到几个小时的时间,印度网民就将此次运载火箭发射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印度航天系统内部的“中美间谍”,并且群情激奋的表示不抓住幕后元凶誓不罢休。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一、卫星发射失败过程

时间来到印度当地时间5月18日凌晨5点59分,地点位于印度“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印度本次准备发射的是PSSLV-C61运载火箭。

火箭为“XL”构型,配备六个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火箭总高度为44.5米,总重约320吨,这是PSLV系列的第63次发射,也是印度航天史上第101次发射任务。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本次发射的目标是将其搭载的EOS-9卫星送入距地面约535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

该卫星重达1694公斤,配备了合成孔径雷达,具备全天候、全天时的检测能力,印度计划将其用于农业、环境检测以及军事侦查等领域。

发射中心内,随着播报员倒数结束,六个固体燃料助推器与火箭芯一级同时点燃提供初始推力,助推器在燃烧约70秒后耗尽燃料,然后坠入孟加拉湾海域。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此阶段无论是地面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还是观看直播的印度群众,无不欢欣鼓舞,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随着第一级助推器的脱落,第二级液体燃料发动机立即点火,持续燃烧约2分30秒,这一阶段将会把火箭送入亚轨道,飞行高度突破100公里,速度增至约4.2公里每秒。

在第二级燃料燃烧期间,运载火箭冲出大气层,保护卫星的整流罩在发射后约3分钟抛离,卫星暴露于太空中。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在发射约6分钟过后,第二级燃料助推器分离,第三级低温液体发动机点火,尽管初始点火阶段一切正常。

但随后遥测数据显示,火箭速度出现骤降,飞行轨迹偏离初始预定路线,地面控制中心在第三级点火约一分钟后失去全部数据,直播画面被紧急切断。

在第三级助推器故障后,原定于在发射后约十分钟点火的第四级固体燃料发动机未能启动,火箭彻底失去动力。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最终火箭未能将卫星加速至太阳同步轨道所需的7.8公里每秒的速度。

第三级发动机可能因燃料供应不稳定或燃烧时压力异常导致推力不足,此外导航系统故障也可能引发火箭姿态失控,无法维持正确航向。

因此EOS-9卫星因未达到预定高度的535公里,最终会坠入大气层烧毁,或滞留于一条无法执行任务的低地球轨道。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二、“婆罗多赢学”下的印度民众

通过印度这次火箭发射失败可以看出,此次任务中前两级表现正常,第三级点火后数据突然丢失,表明故障可能源于未被充分验证的部件或未覆盖的极端工况测试。

相比之下,中国长征系列火箭通过“双五归零”等严格质量管理体系,将故障率控制在1%以下,更加凸显了印度在系统性验证上的短板。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因此,此次失败既是印度航天跳跃式发展的缩影,也为全球航天业提供了警示,航天强国之路不仅需要雄心,更依赖扎实的工业根基与开放创新的体系支撑。

对比中国的航天事业和航天系统,我们可以很轻易的看出两国间的差距,但一直以来将东方大国作为竞争对手和假想敌的印度群众可不懂这些。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尽管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在发射失败的不到三小时内就在官方账号上发布了此次事故的详情。

但群情激奋的印度人民却依然固执的认为此次发射失败不是因为自身技术实力不过关,而是无中生有的将事故原因归咎于航天系统内部的“中美间谍”身上。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通过社交媒体我们可以看到在相关话题下方的留言区中充斥着大量令人啼笑皆非的言论。

有且不限于“系统大清洗,严查中美间谍”,“我坚信发射没有失败,是特朗普从中作梗”,“是中国的导弹击落了我们的卫星,我们应该以牙还牙”。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看似种种离谱到天际的评论,其实从侧面映射出了印度广大群众对自己国家实力和现状的认知偏差。

毕竟莫迪政府一直将中国当成最大竞争对手,没实力又好面子,只能将自身国力经过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来提振民众的信心。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本次发射事故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印度在2021年GISAT-1卫星发射失败——同样是第三级发动机的问题。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技术调查发现助推器发动机的液氧涡轮泵轴承磨损的非常严重,推进剂混合比失衡。

更让人无语的是,这次发射是为了配合莫迪政府的“航天季”宣传。

质量控制部门居然特批了还没完成全周期冷试车的发动机组件,这哪里还是航天科学,分明是“政治挂帅”在作祟。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事实上,印度的航天工业体系其实早就埋下了隐患,虽然印度的航天预算每年都在涨,但关键技术自主化率低的可怜。

高推力发动机有43%得靠俄罗斯和法国,星载合成孔径雷达61%得从以色列和加拿大进口,看看中国长征火箭都能一箭多星了,印度还在为基本入轨能力发愁。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三、政治作秀中的自我迷醉

2024年印度五次发射已经失败了两次,15%的发射失败率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不少,而这次发射失败的时机也挺耐人寻味。

距离印巴“5.7空战”惨败才过去11天,在那场空战中印度14架“阵风”战机被巴基斯坦的“歼10-CP”和“霹雳15”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印度的告警系统因为没有巴基斯坦雷达信号,数据库完全成了摆设。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更讽刺的是,印度在边境展示的S-400防空系统也被巴基斯坦的CM-400AKG弹道导弹摧毁了部分关键子系统。

印度地方媒体还传出操作员与系统共存亡的报道,这下彻底戳穿了官方的谎言,可面对军事失利,印度政府居然选择了自我麻醉。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从5月13日开始,印度全国搞了十天的庆祝活动,宣称要让每个印度人都知道伟大胜利。

这种掩耳盗铃的行为和莫迪政府在WTO起诉美国关税,在边境展示S-400等操作形成了一个荒诞的闭环。

莫迪政府试图用胜利叙事来掩盖实力不足,结果在国际舆论场里成了笑话,印度的这些迷之操作,其实都是大国雄心和现实骨感碰撞的结果。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莫迪政府一直把印度包装成下一个中国,说印度14亿人口的市场潜力能替代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枢纽。

但中美5月12日达成关税和解协议后,美国企业纷纷向中国追加订单,印度的“印度+1”战略瞬间崩塌。

更糟糕的是,印度的营商环境越来越不稳定,外资的信心也即将流失殆尽,2024年外资净流入暴跌了85%。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小米48亿元资产被冻结,比亚迪10亿美元投资被审查,这种事儿太多了。

在战略层面,印度好像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掉进了美国陷阱,美国拉拢印度加入“四方会谈”,还推动F-35军售。

表面上是战略伙伴,其实把印度当成了“印太战略”的棋子,一旦印度失去了牵制中国的作用,美国就会弃卒保车。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就像特朗普政府在印巴冲突中火速站队印度,其实不过是想制造地区动荡,转移国内矛盾,顺便试探中俄的反应。

印度的困境归根结底还是规模扩张和技术沉淀失衡的结果,在航天领域,印度虽然提出了2040年载人登月的计划,但只把19%的预算投入到了基础研发。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热防护系统、自主导航这些关键技术一直停滞不前,这种弯道超车的思维在军事领域也存在。

印度既想靠外购装备来堆积实力,又不愿意投入资源构建完整的工业体系,结果就是陷入了万国牌装备的兼容困境。

更危险的是,印度现在把“婆罗多赢学”当成了政治正确,从宣称“阵风是歼-20的克星”到炮制“对华作战有把握”的狂言。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这种自我催眠的叙事不仅掩盖了实力差距,还可能把国家推向危险的境地。

当印度退役将军说出“打巴基斯坦吃力,但打中国有把握”这种荒诞的话时,这和用孙悟空的毫毛打败孙悟空的笑话有什么区别呢?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结语

印度最近的这些操作就是一场荒诞的政治秀,用发射卫星转移军事失利的注意力,用WTO诉讼刷存在感,用胜利宣讲麻醉民众。

但技术故障不会因为政治口号就消失,军事差距也不会因为宣传就缩小,国际博弈更不会因为虚张声势就改变规则。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当美国在印巴冲突中“选择性干预”,在关税问题上“选择性无视”时,印度该清醒清醒了,与狼共舞最后只会成为狼的猎物。

这场航天悲剧只是印度战略困境的冰山一角,在“婆罗多赢学”的狂欢背后,是一个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迷失方向的缩影。

火箭一起飞就鼓掌,印度卫星打砸后,印网民急着要抓中美“间谍” - 天天要闻

莫迪政府要是还沉迷于露脸的政治表演,还不如听听国际舆论的声音,毕竟在航天领域,实力永远比口号更有说服力。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中国能源报 2025-05-18 《突发:印度发射失败》

航天长城 2025-05-20 《印度PSLV运载火箭发射雷达成像卫星任务失利》

金融界 2024-06-05 《印度离莫迪想要的“领导型大国”,还差什么?》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杨得志奉命入朝作战,只向中央提了一个条件,与朱德有关 - 天天要闻

杨得志奉命入朝作战,只向中央提了一个条件,与朱德有关

1950年寒冬深夜,山东兖州军营的值班室突然响起急促电话铃。19兵团司令杨得志抓起听筒,毛泽东的湖南口音穿透风雪:“得志同志,准备好和世界头号强敌过招了吗?”窗外的冰凌映着这位百战将领凝重的面容——他刚结束解放大西南的征程,又要面对陌生的现
五一已经结束,社会上出现了四个“反常现象”,原因很现实 - 天天要闻

五一已经结束,社会上出现了四个“反常现象”,原因很现实

今年"五一"小长假已经结束了,然而,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上呈现出了4大反常现象,这些现象反映了我国消费市场正在经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再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背后蕴含着经济发展、消费心理和社会变迁等多重因素。
银行取款出现新变化,5月起开始执行,存款超过十万一定要注意 - 天天要闻

银行取款出现新变化,5月起开始执行,存款超过十万一定要注意

虽然,现在电子支付已经相当普及,但是大额现金交易仍然存在。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银行网点平均每天处理超过10万元取款业务的客户约占客流量的12%-15%。而为了更好的管理储户提取大额现金,金融监管部门就要不断调整大额现金取款的规定,既要满足社会各
把存款取出放家里,是机智还是愚蠢?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 天天要闻

把存款取出放家里,是机智还是愚蠢?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现如今,国内大多数人都习惯使用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来进行结算支付。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86%。人们之所以都喜欢使用移动支付工具,主要是出门不用带现金,只要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完成结算支付,十分方便快捷。不过,现在也有一部分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