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军事报道】据《印度斯坦时报》网站11月24日报道称,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此前一天宣布启动国产HJT-36单引擎教练机的尾旋飞行测试,这被视为一项处在最关键阶段的研发测试项目,堪称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有印度专家指出,目前并没有迹象表明印度空军打算采购这款教练机。
印度HJT-36单引擎教练机
报道称,HAL公司两名试飞员于当地时间11月23日对HJT-36教练机进行了测试。“飞机的尾旋测试是飞行测试中最关键的阶段,”HAL公司在一份声明中指出,“(尾旋)测试将逐步进行,以评估飞机的性能,直到飞机向两侧旋转六圈,以满足目标要求。”报道指出,尾旋是在军机因(飞行员)操作不当时进入到的一种飞行状态,而尾旋测试旨在证明HJT-36教练机能够安全地从这种状态中恢复。
根据报道,印度空军的新飞行员在驾驶战斗机前需要历经三个阶段的训练,并在此期间分别驾驶PC-7 MkII教练机、HJT-16“基兰”教练机和“鹰”高级教练机。然而在此之中,HJT-16“基兰”教练机使用寿命已接近极限,与此同时,部分印军飞行员已经开始驾驶PC-7教练机接收第二阶段的训练,而HJT-36教练机就是用于替换老化的HJT-16。
报道指出,有印度专家质疑印度空军是否真的会下令采购国产HJT-36教练机,因为它(出现的时机)“太晚了”。根据多名印度官员的说法,印度方面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了西塔拉中级喷气教练机(IJT,也就是HJT-36教练机)的有关构想,该项目于1999年7月获得批准,最初计划采用法国发动机,后来更换为俄罗斯发动机,并计划于2006年初步投入使用,预计于2007年交付印度空军。
然而结合印度媒体的报道来看,HJT-36教练机至今仍处在“最关键测试状态”,因此正如印度专家所言,印度空军是否愿意为一架延期交付超过10年的军机掏钱确实是个问题——换句话说,研发进度较预想落后超过10年的HJT-36教练机的性能指标又是否符合如今印度空军的要求,这的确非常值得怀疑。
【版权声明】本作品著作权归环球网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