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故事 | 杨刘:做强军路上的“追光者”

2020年11月16日22:32:04 军事 1531

老兵故事 | 杨刘:做强军路上的“追光者” - 天天要闻

人物档案:杨刘,四川内江人,2009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现任武警河北总队石家庄支队放映员,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在武警部队文化影视专业比武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并录入武警部队文化影视专业人才储备库,2018年被总队评为“最美官兵”。

作为一名文化影视专业骨干,杨刘始终努力学习,辛勤耕耘,在提振部队士气、丰富官兵文化生活中履行了“追光者”的光荣职责。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老兵杨刘的故事。

老兵故事 | 杨刘:做强军路上的“追光者” - 天天要闻

勤学苦练,锻造过硬本领

老兵故事 | 杨刘:做强军路上的“追光者” - 天天要闻

老兵故事 | 杨刘:做强军路上的“追光者” - 天天要闻

2017年,参与保障拉练现场

“成功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文化影视专业更是一条吃苦的路,必须通过努力和汗水去不断学习。”从新兵入伍到成为一名士官学员,再到毕业来到武警石家庄支队,杨刘始终把学习作为孜孜不倦的追求。

在学校学习期间,杨刘抓紧点滴时间学习文化影视专业知识,自费购买了《摄影技巧》《电影理论读本》《音响工程设计与音响调音技术》等20余本影视专业书籍,熟记了影视专业类装备的技术参数,猎取了大量前沿理论知识。“百炼成钢,熟能生巧”,这是杨刘苦练本领的座右铭。为了练习好电影放映技术,他常把重达50余公斤的放映设备,拆了装、装了拆……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他常常练得汗流浃背,也无暇顾及。2013年,在学校组织的武警部队文化影视技术鉴定考核中,他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放映员中级证书,成为了技术尖子。

毕业到支队工作后,白天要正常参加工作和训练,杨刘就把业余时间利用起来。清晨,他早起一会儿,学习专业书籍;午休时,他趴在床上写写画画,思考如何维护保养装备、排除故障;深夜,回顾模拟完一个个操作流程,他才会睡去……正是靠着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2017年参加武警部队文化影视技术鉴定考核,他再次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放映员高级证书,成为了这个专业的佼佼者。

老兵故事 | 杨刘:做强军路上的“追光者” - 天天要闻

任劳任怨,扎实完成任务

老兵故事 | 杨刘:做强军路上的“追光者” - 天天要闻

老兵故事 | 杨刘:做强军路上的“追光者” - 天天要闻

2019年,报道基层官兵训练场景

“强军路上的‘追光者’,就是要用我们的语言和镜头,记录好可爱的官兵,传递新时代军营好声音。”作为一名“兵记者”,杨刘走遍了支队全部中队和执勤点,为的就是采撷基层官兵鲜活的新闻。

2016年7月,井陉山区突发洪水,支队官兵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抗洪抢险任务中。杨刘坚持深入抗洪一线采访拍摄,沉重的高清摄像机一抗就是几小时,肩膀锥刺般疼痛。可是看到镜头里满身泥巴忙碌救援的战友,他咬紧牙关坚持着。拍摄时,为了不让雨水淋湿摄像机,杨刘用雨衣包裹着设备,自己却任凭雨水冲刷。有时为了捕捉一个镜头,他不顾随时塌方的危险,跳进过膝的泥石流中拍摄。任务完成回到单位后,杨刘又加班加点赶制新闻和专题节目。

那段时间,他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儿。功夫不负有心人。支队官兵前线抗洪的新闻,各大媒体接连报道。特别是通讯《迷彩挑山工》被军地媒体刊发后,引起强烈反响,任务官兵代表还受邀参加了河北电视台录制的专题节目。

老兵故事 | 杨刘:做强军路上的“追光者” - 天天要闻

敬业奉献,矢志践行忠诚

老兵故事 | 杨刘:做强军路上的“追光者” - 天天要闻

老兵故事 | 杨刘:做强军路上的“追光者” - 天天要闻

家人一起的时间总是很珍贵

“在部队,我算得上是一名称职的军人。但对家庭来说,我可能就是不合格的丈夫和父亲。”家到部队的距离是一千五百公里,多年来聚少离多的日子,夫妻俩早已习以为常。家人的理解和付出,让杨刘倍感珍惜。

2018年10月,在被选入代表总队参加武警部队文化影视专业比武竞赛后,杨刘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每天加班加点训练。就在备战比武的关键时期,妻子打来的一通电话使他焦虑不安:2岁的儿子高烧不退,辗转了几家医院不见好转。妻子在电话里已显得疲惫不堪,但还是体贴地对他说,部队要是任务忙,就先别请假回来了,自己能撑得住。听到妻子的诉说,杨刘止不住流下了愧疚自责的泪水……

老兵故事 | 杨刘:做强军路上的“追光者” - 天天要闻

参加比武完毕后进行包扎

终于到了比武的日子,参赛者都是各总队层层选拔出的顶尖人物。“赛场如战场,能和全国各总队的顶尖高手过招,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杨刘沉着应战。在卫星电视接收调试这一课目比赛中,他的食指被尖锐物体划了一个大口子。满手鲜血,他竟浑然不知,依旧熟练地操作设备,以小组第一的成绩冲进决赛。当评委公布成绩时,他才注意到鲜血已浸透衣袖。当时,有战友跟他开玩笑说,真没想到文化影视专业比赛还有“流血事件”。他憨笑道:“太投入了,根本停不下来。”接下来的比赛,杨刘更是全身心投入。最终,他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以优异成绩荣获武警部队文化影视专业比武竞赛二等奖,并录入武警部队文化影视专业人才储备库, 为总队和支队赢得了荣誉。

老兵故事 | 杨刘:做强军路上的“追光者” - 天天要闻

2020年,作为支队先进人物代表进行强军故事宣讲

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奉献。杨刘常说:“只有把工作努力地干好,才能回报家人的默默支持。只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更多贡献,才能报答部队对我的培养。我愿意做一名强军路上的‘追光者’。”

作者:李广亚

老兵故事 | 杨刘:做强军路上的“追光者” - 天天要闻

武警新闻:http://wj.81.cn

可能还喜欢

▎本期监制:吴   敏

▎责任编辑:张旭锋

▎值班编辑:王龙伟

▎值班校对:张旭锋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福建舰海试进入倒计时!今年大阅兵前能服役吗? - 天天要闻

福建舰海试进入倒计时!今年大阅兵前能服役吗?

福建舰海试进入倒计时,今年大阅兵前能服役吗?福建舰海试进入倒计时,今年大阅兵前能服役吗?央视新闻又放大招了,首艘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正在加紧海试,这消息出来朋友圈和热搜都炸锅了。作为见证中国航母从无到有的普通人,看到福建舰甲板上频繁起降的歼-
9比0!德媒爆料:中国歼-10战斗机完胜欧洲“台风”战机 - 天天要闻

9比0!德媒爆料:中国歼-10战斗机完胜欧洲“台风”战机

过去来说,不少国内外的朋友一直都有所谓的“西方产品就是好”的传统印象,但是实际上,经过多年的发展,中方在不少技术领域都已经达到甚至是超过了西方。不久前的一场印巴空战,歼-10C大胜阵风,就已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持续6个多小时”,俄乌交换战俘期间互袭首都地区 - 天天要闻

“持续6个多小时”,俄乌交换战俘期间互袭首都地区

乌克兰国家紧急情况服务局25日通报称,当天凌晨俄军对包括基辅在内的乌克兰多地发动了大规模袭击。袭击已造成至少12人死亡。俄国防部则通报称,当天0时至7时,防空系统在莫斯科州、库尔斯克州等地区摧毁并拦截了110架乌无人机。
歼-10CE战斗机一战成名! - 天天要闻

歼-10CE战斗机一战成名!

第17届兰卡威国际海事与航空展于2025年5月20日至24日在马来西亚吉打州兰卡威岛举办,涵盖陆上机场静态展示、飞行表演及港口海事展览,卡威国际海事与航空展首届展会于1991年举办,每两年一届,已成为东南亚最具影响力的防务展之一。
俄乌换俘之际仍相互发动空袭,基辅遭导弹和无人机混合攻击 - 天天要闻

俄乌换俘之际仍相互发动空袭,基辅遭导弹和无人机混合攻击

据参考消息网5月25日报道,乌克兰首都军事管理部门称,25日凌晨基辅遭遇十余架俄罗斯无人机袭击,并警告可能有导弹袭击。这是基辅连续第二晚遭遇大规模袭击,23日深夜至24日凌晨,乌空军监测到约250架无人机和4枚导弹来袭,多数以基辅为目标。当地时间2025年5月25日,乌克兰基辅地区,建筑物在被无人机攻击后被烧毁。视觉中...
加沙医生前线救死扶伤,家中十个孩子九个被以军炸死 - 天天要闻

加沙医生前线救死扶伤,家中十个孩子九个被以军炸死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5月23日,一位名叫阿拉·纳贾尔(Alaa al-Najjar)的医生前往加沙地带南部纳赛尔医疗中心的急诊室工作时,把自己的十个孩子留在了家里。然而,随后悲剧发生了。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当地时间5月24日援引加沙卫生部门的消息称,就在几小时后,有七具儿童的遗体被送到了当地医院,其中...
印度国产导弹一战成名,多国抢购,突破中械防空仅需23分钟 - 天天要闻

印度国产导弹一战成名,多国抢购,突破中械防空仅需23分钟

除了巴以冲突和俄乌冲突之外,这段时间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印巴新一轮冲突。印巴本轮冲突可谓是“来得快去得也快”,虽然印巴冲突短暂但内容却相当丰富。印巴此次冲突有历史原因也有导火索,双方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令人奇怪的是冲突结束后,印巴双方都各自宣
“拥军爱警服务中心”与“拥军爱警网”成立创新拥军爱警实践 - 天天要闻

“拥军爱警服务中心”与“拥军爱警网”成立创新拥军爱警实践

“拥军爱警服务中心”与“拥军爱警网”成立创新拥军爱警实践(记者 常魁星 通讯员 李法明)花开五月时节,在中国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海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拥军爱警服务中心成立与“拥军爱警网”的同步上线,犹如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荡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