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您带来更好的互动体验,麻烦您在阅读此文后,点击"关 注、点 赞"互动!
您的"点 赞、关 注"是对小编莫大的支持与鼓励,更多精彩内容将持续更新...
文|之昂
编辑| 观山
2020年5月,王忠心正式退休,脱下了那身陪伴他三十多年的军装。
作为当代“导弹兵王”,王忠心的军旅生涯中经历过太多的惊险时刻。
从初中毕业的农村小伙再到导弹测控专家,他是无数新兵们眼中的标杆人物,更是老兵们心中不朽的传奇。
告别部队生活后,王忠心回到了家乡,离开亲密无间的战友们,回到了群众当中、褪却一身荣耀后的他又过得怎么样呢?
勤能补拙
1968年的9月份,王忠心出生了。
因为家里条件不好,父母没有能力送他去上学。
王忠心只能眼巴巴看着别的小伙伴们一个个背上书包,而他直到10岁那年,才终于上了小学。
1986年的12月份,初中毕业的王忠心参军入伍,18岁的他穿上了绿军装成了炮兵部队的一员。
此时的王忠心还没有什么当英雄、做兵王的雄心壮志。
这个从贫穷村镇上走出来的小伙子,也只是单纯的想要和村子里其他小伙子那样,在部队的历练下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作为一个新兵蛋子,王忠心也避免不了因为操作失误犯错误、挨训。
可他和别人不同的是,别人都害怕犯错误,甚至还有人因此不敢再尝试。
但王忠心不一样,因为文化底子薄弱,他一直有些遗憾,不仅没什么自视清高的情绪,还一直把姿态放的很低。
常常跑去向有经验的战友们虚心求救,打破砂锅问到底,把犯错的原因搞明白才肯罢休。
因为坚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他总是会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泪水,不畏惧失败,更不害怕因此被批评。
就像王忠心说的那样,一天不努力就要被部队淘汰,一天不学习,就要被专业淘汰。
因为所在的部队需要技术和理论的复合型人才,而仅有初中文凭的王忠心在理论性知识上的领悟能力又始终差一截,这让他只能时时刻刻都紧绷着一口气。
用多于别人数倍的努力来弥补缺憾,生怕自己慢下一步,拖了战友们的后腿。
教材和图纸对他来说毫无头绪,他没有办法先通过理解再去融会贯通的记忆,可他硬是凭借着死记硬背一点点把线路图背了出来!
后来王忠心紧紧抓住了报考士官学校的机会,顺利拿到了毕业证,还拿到了两本专业证书。
一边是部队里高强度的训练,一边是夜以继日的学习,王忠心把一个人当成了两个人用,硬是把技术水平提了上来,同时在训练上也丝毫不落后。
这样超出常人的毅力和自控能力,让他成了新兵中当之无愧的“卷王”,也成了部队里不少人的榜样。
几年过去后,王忠心成了班长,也成了老兵。
此时的他有技术、有资历,参加了多次的重大军事演习,积攒了不少经验,成了新兵们眼中稳重可靠的班长。
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一问三不知,上实操台都要手脚冒汗的懵懂少年。
三十载青春
军旅生涯让王忠心成长了很多,他在这里度过一年又一年,部队成了他第二个家。
可眼看儿子荣誉奖状拿回来一张又一张,却迟迟没有个归宿。
这让他的父母有些着急,毕竟王忠心已经入伍快十年了。
因为基本上整年都呆在部队里,到现在二十好几了还是单身,这在整个村子都是少见的。
后来,王忠心认识了一位名叫杨洪苗的女孩,对方是个淳朴大方的农村姑娘,两人很合得来。
可让杨洪苗没想到的是,这个在部队里沉稳踏实的王忠心,居然在爱情这件事上也如同个愣头青一样。
当初王忠心去杨洪苗家中提亲,按照习俗是需要准备一些礼品表达自己对女方的尊重和重视。
男方还会邀请自己家族中的长辈或者是两人之间的介绍人一同前往,其中不少男孩子都会在礼品上绞尽脑汁,只为了能获得女孩父母的青睐。
可王忠心是个实在孩子,他听到对方让自己上门看看,居然真的就空着两只手去了杨洪苗家里。
别说礼品,就连王忠心的父母或者辈分高的长辈们都没有来。
王忠心就这样穿着军装,独自一人傻呵呵地进了杨洪苗的家门。
幸运的是,杨洪苗的父母并不看重这些繁文缛节,他们并没有因为王忠心的“失礼”而生气,相反,杨洪苗的父亲对王忠心十分满意。
因为此时的王忠心在部队里已经磨练了几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气质干练,岁月褪去了他的青涩和莽撞。
细小之处见本心,杨洪苗的父亲一眼就看出王忠心是个人品不错的本分孩子,他对自己的女儿也是真情实意的。
婚后没几天,王忠心又回到了部队,这对新婚小夫妻过起了聚少离多的日子。
直到1999年,王忠心的服役期满,虽有伤感和遗憾,但王忠心的家人依旧为即将到来的团圆感到期待。
可没想到的是,王忠心还没回家住一段时间,恰好就遇到了士官制度的改革。
而他因为技术精干、经验丰富成了当地被召回老兵名单中的第一个!
原本王忠心在当地已经找好了工作,他计划着多陪陪女儿。
可看到部队需要自己后,王忠心又一次背上了行囊,告别家人,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军营。
听到熟悉的起床号,王忠心才真正意识到自己重新回到了这片自己魂牵梦萦的地方。
只长胡子,不长职务的兵王
多年的从军生涯,让他习惯了每天和专业书籍相伴。而这次回家“退役”的日子里,他没有再和过去那样整天钻研技术。
这片刻的休息让重返军营的王忠心分外担心自己的技术和理论有所落后。
为了不落后,王忠心又开始挑灯夜战,熬夜背写那些枯燥的数据知识,弥补自己这些天落下的学习进程。
而这样时时刻刻的学习和进步,让王忠心成为部队里技术骨干中的精英任务,数十年来参与了许多次的军事演习,他还参加了几千次的实操训练。
都说成绩不会骗人,而王忠心的成绩无疑是最好的。
在三十多年里,他所负责的岗位,几乎是零失误。
他本人更是能够熟练操作近二十种导弹测控岗位,这样的本事,即使放眼全军也是万中无一的。
在一次重大军事演习中,面对导弹发射装备出现的紧急故障,不少技术人员和专家们齐上阵都没有解决问题,却被旁边一声不吭的王忠心找到了故障的症结。
正如卖油翁所说的样“唯手熟尔”,王忠心也是如此。
能够在演习中精准的找到故障、成功维修,所依靠的正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学习和一次次实操台上的重复。
可惜的是,因为学历、年龄的问题,王忠心在晋升四级士官后,几次提干都没有成功。
就连他带出来的新兵们都提了干,他却还在原地踏步。像这样屡屡被卡在学历这个关卡,任谁都会有些怨言。
可王忠心却很豁达,他对于部队只有感激,从来没有想过一定要获得些什么。
一次在跟妻子打电话的时候,妻子和他开玩笑,说王忠心在部队这么多年,只长胡子不长职务,王忠心也只是温和的笑了笑。
他知道妻子也只是调侃,多年来的陪伴和支持让他很清楚妻子是十分支持自己在部队里扎根的。
在王忠心当班长的25年时间里,他带出了320名优秀的导弹测控操作员、217名测控号手,40多个火箭军基地的剪子人才。
其中获得功勋奖章的有三十多个人,还有不少战士成了部队的典型和榜样。
他成了大家口中当之无愧的最牛兵王。
2017年,原本服役30年应当退休的王忠心,因为制度调整又一次留在了部队,这一年的7月,王忠心被授予“八一勋章”。
2020年5月,王忠心退休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退休前的一次重大任务中,他把指挥的岗位和任务交给了接班人赵洋。
自己则退到了技术把关的岗位上,把实操的珍贵机会让给了新生的力量。
在办理退役手续时,作为功臣的他原本可以提一些个人要求,部队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考虑。
但他一再要求对于自己的家属户口和工作问题都要求按照规定来处理,不搞特殊化。
而他的女儿王扬,早在2016年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国防科技大学,她将承载着父亲的期望,走进军营……
退休后的生活
退休后的王忠心回到了休宁老家,他终于有机会可以和儿时的伙伴们重聚了。
和朋友们待在一起的他,穿着常服,少了几分雷厉风行,多了些许书生气质。
和朋友在一起时也很少高谈阔论,那些英雄往事也从不拿来炫耀,总是静静的坐在一边,倾听着那些熟悉的乡音淡淡的笑着。
如果不特别说明,谁也看不出这个气质谦和的中年男子居然是名震军营的兵王。
离开了部队后,王忠心也有了自己的爱好,他喜欢上了钓鱼,总是会趁着闲暇时跑到河边去垂钓,看着潺潺的河水流过,一呆就是一下午。
除了休整自己之外,他还给自己找到了一份新的事业——成立了自己的“兵王工作室”。
这个工作室为退伍老兵们服务,保护老兵们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在退伍后顺利回归社会。
兵王工作室也同样心系民众,譬如2024年6月,黄山多地出现洪涝。
王忠心得知后,立刻带着老兵工作室的15名队员们赶往受灾地点,打通道路,转移被困居民。
34年军旅生涯,退伍不褪色,希望老兵们生活幸福,也向王忠心这样的老兵们致敬!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及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信息来源:
1. “八一勋章”获得者王忠心:苦地方也是好地方 - 中国军网
http://www.81.cn/yw_208727/16266047.html
2.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王忠心:“兵王”虽解甲 “忠心”仍赤诚_合肥在线 https://www.hf365.com/2024/0702/1564393.shtml
3. “八一勋章”获得者王忠心——兵心依旧 初心永恒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979542413324537&wfr=spider&for=pc
4. 妻子眼中的王忠心--军事--人民网
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5/0630/c397239-2723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