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从来不是一场单向的屠杀,它是一场双向的摧毁。伊朗和以色列媒体的报道中,6名以色列士兵选择自杀的消息让人心头一紧。战争的创伤不仅摧毁了巴勒斯坦无数鲜活的生命,也反噬了以色列士兵的灵魂。
过去的一年,巴以冲突已然成为一场人类道德的灾难片,巴勒斯坦的血腥画面如同地狱重现:八九十岁的老人倒在废墟里,孕妇的腹中胎儿被战火连根拔起,孩子的哭声埋没在倒塌的墙砖中。对这些与战争毫无关联的平民来说,唯一的“罪过”,也许只是他们站在了不该站的土地上。而这些屠杀的直接执行者,是手握武器、原本也许只是普通青年的以色列士兵。
但是,屠刀挥下的那一刻,受害者不仅是倒地的平民,还有举刀的人本身。当士兵被命令迫使巴勒斯坦平民进入可能埋伏地雷的房屋时,他们可能在执行的瞬间还抱有“这是为了安全”的假想,但这种假想无法抵挡人性中深埋的羞愧与恐惧。在加沙战场上,士兵们的枪口瞄准的不只是一个个生命,还有他们内心对善恶最本能的判断。
长期目睹血腥场景、执行灭绝人性的命令,这样的心理压力超出常人想象。有人可能会说,这些士兵不过是完成“上级的命令”,没有选择。然而,战争不会给任何参与者留下不沾血的双手。从日复一日的屠杀任务中,他们许多人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出现失眠、幻觉,甚至精神崩溃。连“抱头痛哭”都被形容为弱点时,选择自杀成了某些士兵最后的解脱方式。
战争从未仅仅是外部的火力对抗,它更是心灵深处的持久杀戮。那些战场上的士兵,看似是强权的执行者,实际上也是权力机器的牺牲品。一旦战争的齿轮碾过,不论是被压垮的平民,还是崩溃的士兵,都是历史遗留的废墟。
然而,真正应该为这一切负责的,可能并不是枪口前的士兵,而是躲在安全地带、以“国家安全”为名指挥战争的决策者。他们利用士兵的年轻与热血,将其变为一场场杀戮的工具。但当战争结束,士兵们的心理创伤、巴勒斯坦人的家破人亡,却无人替他们承担。
行文至此,笔者想问:那些高高在上的战争设计者们,当士兵崩溃自杀、平民死于非命时,你们是否感受到任何一丝良心的谴责?这种为了一己政治利益、用生命与灵魂填充的战争逻辑,究竟还能延续多久?对此您怎么看?